作者:肖赤
學習與訓練
1929年下半年,我由獨立團選調到紅二十軍訓練隊學習。
紅二十軍 的軍長是曾丙春,和我同期的學員有從興國縣獨立團選調來的鐘人仿(新 中國成立后曾任裝甲兵副司令,已病故)。
學習內容以政治常識為主,并 兼學文化。我們先后讀了幾本“馬克思主義淺說”小冊子,聽了一些有關蘇 聯十月革命和蘇維埃運動的政治時事報告。通過學習,基本懂得了什么是 剝削、壓迫、革命,什么叫階級、階級斗爭,革命的最終目的是共產主義等 政治常識,同時也學會認寫了許多生字。
1930年上半年,我在紅二十軍訓練隊學習了三四個月,學習沒結業, 又和鐘人仿一起,被選派到陂頭紅軍學校學習。
紅軍學校的校址在河東 陂頭,校長由李立三兼任,第二大隊隊長是陳奇涵。我和鐘人仿以及一些年齡較小的紅軍戰士,都被 編入第二大隊下屬的“列寧少共 青年隊”,隊長是曾隆福,他是 泰和縣梅山村人。
紅軍學校的 學習、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教 學設備一無所有。我們學習和宿 營都在山里,整天在深山、野 外摸爬滾打。學習內容是以軍事 常識為主,同時兼學一些政治 常識和文化知識。軍事訓練從 稍息、立正等隊列訓練開始,到 刺殺、射擊、投彈等技術訓練。
經過半年的學習訓練,使我們懂 得了很多的革命道理,特別是通 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使我們具有 了一個革命軍人必備的基本素質。
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吉安陂頭
1930年下半年,領導上抽調我到沙村特委黨校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 理論。黨校校長由特委書記陳洪時兼任(他是留蘇回來的,后來叛變了革命)。通過幾個月緊張的學習、生活,使我受益不淺,思想水平和理論水 平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回想起這一二年中比較系統的學習、訓練生活,是令人難忘的,因為這 是我參加革命后,所打下的最初基礎。
開辟中央蘇區的根據地
1931年至1932年上半年,中央蘇區雖然在肅反運動中經歷了一定的 挫折,但在擴大紅軍,發展蘇區,鞏固政權,發展工農商生產,改善群 眾生活等方面還是卓有成效的。這樣,就使得整個贛江東面沿岸線都得 到了發展和鞏固,為中央蘇區和紅軍粉碎蔣介石的“圍剿”打下了良好的 基礎。
1931年初,我從黨校學習結束后,組織上派我籌組萬泰特委東、 浪、縫(即東沔洞、浪川洞、縫嶺洞)臨時工作委員會。
這三洞長 一百五十里,寬三十里,都通興國縣和贛州,地理環境十分重要。東、浪、 縫臨時工作委員會的主任姓匡(名字忘記了),我任副主任,委員會下設幾 個組。
我們把工作委員會籌建起來后,肖克領導的紅軍獨立五師從萬安縣、 安福縣開進了泰和縣,我們馬上隨獨立五師部隊打進了東、浪、縫,并與 獨立五師緊密配合,做了大量的開辟工作。
肖克對我們工作委員會十分重 視和關心,他經常親自參加我們的會議,指導我們的工作,和我們共同研 究部署如何解放和開辟東、浪、縫的革命根據地。同時,肖克還從生活上 處處關心照顧我們,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困難,經常給我們送來糧菜,還 送了幾次水牛肉給我們改善伙食。
總之,我們工作委員會和獨立五師部隊親 如一家,團結奮戰,對整個東、浪、縫地區的解放和開辟工作,對鞏固沙村 地區,發展萬泰蘇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同當地人民群眾的關系勝似魚水情。我們組織貧苦農民斗地主、 打土豪,沒收了地主的全部土地,打開了地主的糧倉、寶庫,將土地、糧 食和衣物分給受苦受難的貧雇農。還幫助農民建立起自己的武裝,帶 領他們四處伏擊,打得白狗子和土匪狼狽逃竄。
我們僅僅用了不到半年 的時間,就全部解放了東、浪、縫地區。廣大農民為慶賀翻身解放,盡 情地唱啊,跳啊,喧鬧聲、鑼鼓聲、口號聲響徹云霄,晝夜不停。農民 群眾基本組織起來,建立了革命政權,革命士氣空前高漲,“擁護紅軍、 參加紅軍”的口號聲深入人心。許多農民紛紛送兒送郎參軍,并將分得的 糧 食 、 衣 物 省 吃 儉用,盡全力支援給 紅軍隊伍,到處洋溢 著 一 片“軍愛民,民 擁軍”的熱烈場面。
1931年底,中央萬泰縣委又將劉唐生和我派往冠朝地區,去做新的開辟工作。劉唐生任中共區委書記,我任少共區委書記。劉唐生到任不久,打AB團 時出了問題,組織上決定由我接任中共區委書記,并兼任肅反委員會主席,由曾道發接任少共區委 書記。
當時和我在一起工作的,還有從獨立五師派來的團長劉子奇,從萬泰 縣委派來的組織部長胡加賓(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國家民委副主任)以及從河 西來的鄧典桃(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等。
冠朝地區緊靠贛江,江對岸就是馬家洲。馬家洲是一個集鎮,交通 方便,經濟繁華,北通吉安、安福,南通萬安、贛州,東臨泰和,是敵 人的軍事武裝重地。敵軍經常派出小股敵人,到江東沿線和中央蘇區進 行騷擾破壞。敵軍那時每天都要過江前來搗亂破壞,有時一天要來幾次。
我們區委駐地在大罔,有時也住冠朝小學等處,為了不遭敵人破壞,我們 經常變換地點。我們區委身邊只有一個獨立營,我兼營政委。
我們根據 實情,對敵采取的原則是:你大股出動,我們快撤;你小股出動,我們 狠打。我天天帶著隊伍東奔西跑,與敵軍四處周旋,展開了靈活多變的游 擊戰和運動戰。我營所有干部、戰士,在緊張的戰斗和艱苦的環境中,沒 吃過一頓安穩飯,沒睡過一次踏實覺,但大家毫無怨言,表現了革命者應 有的英勇頑強的作風。
我們邊戰斗邊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擴紅運動。使冠朝整個地區的工作局面很快全面打開,革命形勢發展得又快又好。贛江 東岸基本全部獲得解放,吉安府地區,河東的蘇區都連成了一片。
中央蘇區 的革命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熱忱空前高漲,掀起了“踴 躍支前,擁軍參軍”的革命熱潮。僅僅三個月,光沙村地區就擴大紅軍近 兩千人,編成四個營,組成了一個團,上級領導指派我任政委,又派來獨 立五師的一個王團長和三十多名干部,負責將這些新參軍的青年送到了興 國縣的紅軍補充師,在那里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大會。我們完成了一切交接任 務后,全面地進行了總結工作,大力表彰了先進,同時找到了不足之處。
由于我們開辟東、浪、縫和冠朝地區的任務完成得出色,成績顯著, 黨組織、紅軍部隊和當地政府部門的幾方領導十分滿意,為了表彰我們的 事跡,當地蘇維埃主席曾吉祥、萬泰縣委書記陳洪時,獨立五師師長肖克 等領導,當即給予我們通報表揚,使我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