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初,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上提議開辦中國紅軍大學,準備從紅軍中抽調大批連排基層干部,送入紅大學習。
在討論紅大校長和教育長人選時,毛主席認為林彪打仗雷厲風行,適合做校長,羅瑞卿精明強干,適合當教育長。
按照中央政治局的決議,紅大設有三個學員科,一科是師級以上干部科,二科是上級干部科,三科是步兵科。
調選二科負責人時,羅瑞卿第一時間想到了謝振華,謝振華是一位老紅軍,不僅政治上可靠,而且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
紅大的辦學地點在米糧山,這里土地貧瘠,缺乏生活物質,連基本的食都不能保障,謝振華后來回憶說:
“當時的條件的確艱苦,好在我們苦慣了,算不上什么。”
說來也可笑,米糧山既沒有米,也沒有糧,由于中央財政困難,不能給予紅大任何幫助,謝振華和一眾干部只能自力更生。
為了解決學員宿舍和課堂問題,謝振華等人與當地老鄉協商,將破舊的窯洞改造成學員宿舍,將羊圈改為課堂,最后拿著手中為數不多的銀元向當地老鄉換了一些糧食和幾只羊。
謝振華等人平時只吃豆角和小米飯,偶爾可以吃一次芥麥面條,一個星期可以喝一次羊肉湯,也算是苦中作樂。
然而,這樣的生活持續沒多久,一場意外悄然而至,謝振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還因此與林彪發生了沖突。
事件的起因是在一天夜晚,一只野狼竄入紅大駐地,咬死并抓走了一只羊,謝振華等人很快查明了真相。
原本這類事件經常發生,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是偏偏這次林彪發起了脾氣,還訓斥謝振華等人說:
“一定要徹查,現在生活如此艱苦,怎么能丟東西?”
面對林彪的訓斥,謝振華帶頭作了檢討,可是林彪不依不饒,不停地提出批評,謝振華忍無可忍,與林彪當眾爭吵起來。
謝振華年輕氣盛,不知如何自證,就質問林彪為什么只揪著二科干部不放,林彪卻堅稱要謝振華等人負責。
眼看兩人爭吵越來越激烈,一旁的干部紛紛出面勸說兩人,最終謝振華和林彪各退一步,丟羊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自此以后,謝振華與林彪有了芥蒂,林彪雖然對謝振華懷恨在心,但是卻不敢迫害謝振華,原因是謝振華手中有林彪的把柄。
紅軍在中央蘇區時期,林彪經常發表一些消極言論,如“不該走弓背路”和“臨陣壞帥”等,因而遭到毛主席的批評。
毛主席為了提振紅軍士氣,就發出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論斷,還讓人印發了駁斥林彪思想的小冊子。
當時,紅軍指戰員人人都收到了這本小冊子,謝振華手中也有一本,這就是林彪有些忌憚謝振華的原因。
所幸的是,之后的數十年時間里,謝振華與林彪交集不斷,兩人的矛盾得以雪藏,林彪如日中天時,也沒有迫害謝振華。
“九一三事件”發生后,林彪自我爆炸,“四人幫”想要借此機會整倒謝振華,于是誣陷謝振華追隨林彪。
這一次,謝振華再一次選擇據理力爭,直接說出了紅大丟羊一事,還拿出了那本小冊子,一舉粉碎了謠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