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迎來了一場聚焦AI時代營銷與文旅人才培養的盛會——2025新時代華商管理論壇。本次論壇由廣州華商學院主辦,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承辦,廣州果行天下咨詢有限公司、華拓(深圳)體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象研學、智慧童趣研學旅行協辦,旨在探討在AI時代背景下,如何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營銷與文旅專業人才,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論壇開幕:共襄盛舉,開啟智慧之旅
上午9時,論壇開幕式在恒大酒店會議廳舉行。開幕式由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廖珍杰主持。廖珍杰副院長首先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逐一介紹了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包括來自高校、企業、行業協會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
隨后,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史傳林院長致開幕詞。史院長在致辭中介紹了華商管理學院在營銷與文旅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分析了AI時代營銷與文旅人才培養的機遇與挑戰,指出本次論壇對于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開幕式現場)
(論壇現場-全體留影)
市場營銷專業專場:探索AI時代的營銷人才培養模式
隨后正式進入論壇的主體環節。市場營銷專業專場由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袁仕海主持。袁仕海副院長在市場營銷專業專場開場致辭中指出,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市場營銷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營銷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袁仕海)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國際商學院楊德鋒教授作“數字經濟背景下數智營銷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主題演講。他指出,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市場營銷專業需要不斷強化數據科學知識,優化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暨南大學市場營銷專業以德業雙修的培養理念,培育面向國際、服務祖國、具有新時代使命感的“懂國情+系僑情”的人才。專業特色包括多元文化的培養模式和創新創業的培養導向,注重數字化營銷能力與商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對市場營銷專業既是機會也是挑戰。為此,暨南大學推出了“大數據與商務分析”精英計劃,旨在培養具有寬廣商科背景和深厚大數據能力的優秀人才。該計劃通過興趣和學習能力篩選學生,提供9學分的課程和畢業論文指導,課程設置包括《數據科學導論》《商業大數據分析》等,注重實踐與學術訓練。圍繞數字化營銷趨勢,暨南大學進行了課程開發,從專業課創新、課程理念創新、課程內容創新、教學設計創新、講授方式創新和評價方式創新五大方面入手,解決“市場營銷的專業課如何向數字化成功轉型”的問題。課程設置涵蓋數據科學知識群、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等,強調數字化營銷的相關內容和課程的數字化更新。楊教授還介紹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包括卓越學術人才培養項目和卓越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充分發揮教師專長,實行一對一跟蹤指導。同時,鼓勵青年教師依托國家級科研項目,設置開放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加強校企聯動,拓展企業資源,為學生實踐提供平臺,創辦“一營到底”創意營銷大賽,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楊教授的演講展示了暨南大學在數智營銷人才培養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實踐,為其他高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國際商學院楊德鋒教授)
廣東財經大學肖怡教授分享了廣東財經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建設的經驗與成果。肖教授從專業發展基本情況、專業建設思路與成效、個人體會三個方面展開,介紹了廣東財經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如何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強化課程建設、推進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等措施,打造具有特色的國家級一流專業。她強調,專業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適應市場需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廣東財經大學肖怡教授)
作為企業界代表,萬為瞻卓企業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沈攀分享了AI時代市場營銷人才的核心能力模型。他指出,AI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營銷的本質與方式,未來的營銷人才需要具備跨領域知識、創新思維、數據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沈攀先生還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了AI在營銷領域的應用現狀與趨勢,為與會者提供了前沿的行業視角。
(萬為瞻卓企業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沈攀)
最佳實踐管理集團主席袁達文博士在演講中探討了AI在銷售與營銷領域的應用及其帶來的變革。他指出,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其營銷策略和業務流程,以適應這一新的技術趨勢。袁教授提到,根據麥肯錫2024年的報告,70%的亞洲企業已經在客戶互動中使用AI,AI驅動的個性化營銷在亞洲的電商銷售中提升了30%的銷售額。他強調,AI在銷售和營銷中的應用包括超個性化、AI聊天機器人和語音助手、預測分析、程序化廣告和自主銷售代理等。他還分享了AI在不同行業的應用案例,如亞馬遜的產品推薦、印度HDFC銀行的客戶服務聊天機器人、中國的抖音直播購物和平安好醫生的遠程醫療診斷等。袁教授還討論了AI在業務轉型中的作用,包括自動化任務、優化操作流程、提高客戶體驗和數據驅動的決策制定。他指出,AI能夠通過個性化互動和及時支持增強客戶體驗,從而建立更強大的客戶關系。此外,AI還可以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和預測分析,幫助企業優化營銷策略,提高營銷活動的效果和響應性。袁教授還強調了AI倫理的重要性,指出數據隱私、算法偏見和透明度是企業在使用AI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倫理問題。他呼吁企業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必須確保負責任地使用技術,建立消費者的信任。
(最佳實踐管理集團主席袁達文博士)
賀州學院肖軍老師在演講中強調了在AI時代,個人IP孵化和自我營銷的重要性。他指出,個人品牌推廣是讓個人價值得到市場認可的關鍵活動。他分享了個人IP孵化的三個核心策略:一是多平臺持續輸出,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直播等多種渠道進行內容傳播,擴大影響力;二是巧用AI技術優化內容創作,提升內容吸引力;三是提升個人技能,如攝影和后期制作,以適應圖文視頻時代的需求。肖教授還提到,個人的審美和藝術鑒賞力在內容創作中至關重要,同時,利用人際關系和MCN矩陣傳播可以有效提升個人IP的影響力。他鼓勵在座的同學們要有個人IP思維,因為個人IP是個人最具長期價值的資產。
(賀州學院肖軍老師)
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湯敏超教授在演講中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的城市營銷與高質量發展,強調了新時代營銷需緊跟時代變遷,注重消費者群體身份與情感化營銷。他提出,隨著時代發展,消費者不再僅為產品功能買單,而是更看重產品背后的故事與情緒價值。同時,技術革命推動社會權力結構重組,未來將更傾向于跨界融合與創新,單一技能人才將被復合型人才取代。湯教授還指出,AI技術的發展將使教育范式發生變革,未來教育將更注重知識駕馭與意義創造能力的培養。
(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湯敏超教授)
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優秀畢業生、無限人生留學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彭澤彬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在AI時代對跨界人才的思考,強調了跳出標準化思維、培養跨界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AI的發展可能淘汰那些不主動、不思考、依賴模板化操作的人。他建議學生從個體層面提升主動性和思考能力,從職場層面拓展跨界能力,從行業層面關注AI對崗位的影響。他鼓勵學生培養問題型思維,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不盲目跟從他人,而是探索自己的節奏,實現自我成長。
(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優秀畢業生、無限人生留學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彭澤彬)
旅游管理專業專場:聚焦文旅人才培養與行業創新
3月29日下午,旅游管理專業專場由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廖珍杰主持。廖珍杰副院長在致辭中提到,文旅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AI時代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培養適應行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推動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是本次論壇的重要議題之一。
廣東財經大學喬國玲教授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影視文旅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展開演講,指出大灣區具備政策支持(2019年國家戰略定位)、資源優勢(惠州微短劇拍攝基地、香港國際化人才、澳門文化資本)及經典IP基礎(如《72家房客》),但面臨核心問題:三地政策壁壘(審批/稅收/資金流動差異)、產教脫節(學科分割導致專業人才缺口)、國際化能力薄弱(國際獎項參與度低)及協同機制不足。對此,她提出協同發展路徑,包括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融合影視創作/文旅策劃/數字技術/國際傳播)、建立大灣區影視文旅實訓基地(與佛山/惠州政府共建數據庫)、推動學分互認計劃及灣區青年創投基金,并通過案例實踐(佛山南方影視中心全產業鏈運營、AI技術賦能招生宣傳片制作)探索“灣區模式”,旨在通過協同機制突破、產教深度融合及政策賦能,將灣區影視文旅經驗提升為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中國經驗”。
(廣東財經大學喬國玲教授)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文彤教授圍繞“旅游定制套餐中的框架效應”展開分析,指出消費者決策受信息呈現方式影響顯著。研究基于“加法框架”(逐步添加付費選項)與“減法框架”(預設全包套餐后刪減選項)對比實驗,結合心理賬戶理論與時間距離因素,發現消費者因“損失厭惡心理”更傾向選擇減法框架(避免放棄體驗),且該效應在價格敏感度低、體驗預期高的旅游場景中尤為突出。時間距離(預訂與體驗的時間間隔)起調節作用,遠期預訂場景下加法框架更易激發購買意愿。他表示,實踐啟示強調,旅游企業可通過減法框架設計套餐、提前布局遠期產品營銷,并注重傳遞體驗價值以弱化價格敏感,最終通過優化信息框架策略提升消費者決策效率與滿意度。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文彤教授)
珠海科技學院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闞興龍教授在演講中系統介紹了學院在產教融合與職業經理人培養方面的實踐與經驗。學院自2004年成立以來,始終以“應用型職業經理人”為人才培養定位,依托產業需求設計培養方案,通過校企深度合作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具體實踐中,學院采用“高管進課堂”模式,邀請企業管理者講授《旅游前沿講座》等課程,并聘請行業資深人士擔任全職教師;通過“訂單班”實現教學、實習、就業三位一體,與珠海龍頭國企、凱悅集團等合作,定制化培養酒店管理人才;在特色方向建設中,聚焦高爾夫裁判培養領域,依托校內實訓基地及國際認證優勢,累計培養國家級以上裁判占全國總數三分之一,包括東京奧運會高爾夫項目唯一中國裁判。此外,學院與會展等校友企業合作開發項目制課程,強化實踐能力。歷經20年發展,學院獲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教育質量認證及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形成“產業需求驅動、校企協同育人”的特色路徑,通過戰略定力與產教融合實踐,為行業輸送了大批兼具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珠海科技學院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闞興龍教授)
廣州果行天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冰輪發表了題為“Z時代研學人才如何培養”的演講。李總經理從大灣區研學行業的現狀出發,分析了研學人才需求的特點與趨勢,提出了“六邊形戰士”的人才培養模型,即要求研學人才具備懂教育、會帶團、有邏輯、重創意、能營銷、善溝通等六項能力。她還介紹了公司內部的輪崗制度與人才培養策略,強調了企業與高校合作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廣州果行天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冰輪)
海象研學、智慧童趣研學旅行總經理董曉明先生作為鄉村振興和研學振興派發起人與實踐者,分享了珠三角區域研學人才需求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結合。他指出,鄉村振興戰略為文旅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研學旅行作為文旅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急需高層次、復合型人才。董先生結合自身在鄉村文旅項目中的實踐經驗,分析了研學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與價值,提出了通過校企合作、政策支持、產業融合等途徑培養研學人才的建議。
(海象研學、智慧童趣研學旅行總經理董曉明)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吳普研究員從氣候旅游、康養旅游的角度,探討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需求。他指出,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氣候旅游、康養旅游等新興旅游業態迅速崛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旅游產品與服務。吳教授還分享了他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吳普研究員)
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優秀畢業生、華商科教集團會議中心副經理吳瑩分享了自己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變歷程與職業成長經驗。她從自身實踐出發,強調了實踐經歷、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在職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并為在校學生提出了寶貴的學習與職業規劃建議。
(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優秀畢業生、華商科教集團會議中心副經理吳瑩)
論壇閉幕:總結與展望
經過一天的深入交流與探討,2025新時代華商管理論壇在下午6時圓滿結束。閉幕式由廣州華商學院管理學院市場學系主任張麗娟副教授主持。張麗娟副教授在閉幕詞中總結了本次論壇的主要成果,她指出,本次論壇圍繞AI時代的營銷與文旅人才培養這一主題,開展了深入的學術交流與實踐分享,與會嘉賓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人才培養的模式與路徑,為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契機。
張麗娟副教授強調,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營銷與文旅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精英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也促進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思想交流與碰撞。她提到,通過本次論壇的學習與交流,與會嘉賓對AI時代的營銷與文旅人才培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未來將繼續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張麗娟副教授還特別提到,本次論壇的舉辦得到了廣州華商學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協辦單位的積極協助。她對所有參與本次論壇的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并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交流機會,共同探索AI時代的教育與產業發展之路。
(管理學院市場學系主任作閉幕式總結發言)
2025年,是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營銷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關鍵時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州華商學院特別舉辦“2025新時代華商管理論壇”,以“AI時代的營銷與文旅人才培養”為主題,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和優秀校友,共同探討AI技術如何賦能營銷創新、文旅產業如何轉型升級,以及高校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管理類復合型人才。
本次論壇,既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智慧的盛宴,更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深度對話。我們滿懷喜悅與感恩將迎來廣州華商學院20周年校慶。我們借此論壇召開,不僅是為了慶祝華商學院20年來的發展成就,更是為了展望未來,共同探討華商在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論壇現場)
(圖文/管理學院責任編輯/劉育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