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起訴狀像寫作文,現在像填表格一樣簡單!”4月15日下午,在興慶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一位當事人通過新上線的“要素式訴狀智能生成系統”,僅用10分鐘就拿到了一份規范的紙質版要素式訴狀。
“要素式訴狀智能生成機系統里有11類常見糾紛模板,選好類型后,只需要填寫借款金額、轉賬記錄這些關鍵信息,就能夠生成訴狀。”立案窗口工作人員介紹。
這套系統內置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離婚、借貸、勞動爭議等民事案件要素模板,不但能夠引導當事人規范填寫身份信息及證據信息,還能用通俗語言引導群眾填寫“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等法律術語。當事人上傳材料后,系統自動將復雜的法律文書拆解成“當事人信息”“糾紛經過”“證據清單”等結構化表格,同時還用紅字標注“必填項”,讓訴訟參與人看得明白、用得方便。
同時,針對部分當事人撰寫的訴狀常出現格式混亂、關鍵要素缺失等問題,該系統通過接入大模型技術,當事人僅需通過“智能生成要素式起訴狀——選擇糾紛類型——微信掃碼上傳照片——生成要素式訴狀”的簡單步驟,即可實現傳統訴狀3分鐘智能升級。
不僅如此,該系統還能實現“立等可取”。訴狀智能生成后,當事人既可以選擇將電子版訴狀“掃碼帶走”,也可以免費進行“文本打印”。同時,人工復核也會同步跟進,確保每一份文書“零差錯”。
通過上線“問答式生成”“一鍵智能轉化”服務,讓訴訟“小白”也能寫出一份規范的訴狀。根據興慶法院立案窗口數據顯示,試點以來,民間借貸、物業糾紛類案件因訴狀中案件信息不完善造成的退案大幅減少,立案窗口排隊時長縮短至原來的四分之一。訴狀智能生成,正在悄然改變群眾與司法的“第一次接觸”。
下一步,興慶法院將深化智能生成及轉化功能與審判系統聯動,探索爭議焦點自動提煉、類案預判等場景應用,并擴展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定制化模板,推動“填好訴狀”向“高效解紛”升級,讓技術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來源:興慶區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