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 姜培軍 郭衛東
4月15日,菏澤冠宇牡丹園內的“西施浣紗溪”成為春日焦點——10萬朵牡丹在此破水綻放,以水為紙、花為筆,在碧波之上繪就流動的東方美學畫卷,吸引眾多媒體及攝影愛好者聚焦記錄。
當日,“西施浣紗溪”水面上,繽紛的牡丹花朵被精心排列成圓形與方形圖案,從空中俯瞰,幾何圖形與自然花色相映成趣,蔚為壯觀。10余位模特身著傳統華服漫步溪邊,衣袂與花瓣共舞,演繹出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交融之美。
午后暖陽下,金黃的“姚黃”、雪白的“玉版”、紫紅的“魏花”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花瓣隨波流轉,在 20余米直徑的溪面水域內構成巨型“八卦陣”。據中國園藝學會牡丹芍藥分會副秘書長、牡丹省級農高區高級工程師龐志勇介紹,為實現這一創意,團隊耗時多日精準計算水速、風速與花瓣密度,確保圖案在水流與風中保持穩定。“此次水上大規模呈現牡丹景觀,在國內尚屬首創。”龐志勇透露,該方案由他與冠宇牡丹園負責人邵珊珊、技術員王洪憲共同策劃,歷時數月打磨。
霧森系統營造的朦朧水霧中,花瓣倒影與實景交疊,形成“虛實雙生”的夢幻效果。模特們的動作設計汲取唐代《簪花仕女圖》的古典意韻,俯身掬花、揚袖拂波間,仿佛從傳世古畫中走出,與《洛神賦圖》般的飄逸意境相映成輝。
夜幕降臨時,溪流兩側的LED冷光裝置勾勒出花瓣輪廓,讓千朵牡丹在光影中流轉生姿,打造出晝夜皆美的視覺盛宴。據悉,冠宇牡丹園此次創新融合傳統農藝與現代科技,未來還將推出AR導覽系統,游客掃碼即可通過虛擬“西施”形象聆聽文化典故解說。這場持續至5月初的春日盛會,不僅突破傳統花展形式,更以科技賦能激活文化基因,重構東方美學的當代表達。
作為今年完成提升改造的重點景區,冠宇牡丹園已形成千畝花海景觀,16個主題展示區按科學分類呈現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品種,為游客提供沉浸式賞花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