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隨著美國退出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烏克蘭在戰場已經岌岌可危。
今日俄羅斯RT總編瑪格麗塔·西蒙尼揚在RT電視臺節目說,烏沒有任何前途,以前屬于烏的領土將被瓜分,就像波蘭曾被瓜分一樣。我們跟一直以來那樣,不需要別人的東西。我們將拿回自己的土地,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我們的語言、我們的人民生活的這片土地,他們想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西蒙尼揚強調,歡迎我們的這些土地將歸俄,中間將成為緩沖區。其它地區,無論如何,會有人來瓜分。
一、戰局!
戰爭打到今天,局勢已經基本明朗:
俄羅斯將贏得最后的勝利,烏克蘭將永久失去部分領土或者大部分領土,烏克蘭最終還能剩下多少領土,要看周邊所有鄰國的意圖,尤其是俄羅斯和波蘭的態度。
如果俄羅斯最終占領烏克蘭一半領土,波蘭很可能會趁機出兵占領烏克蘭西部地區,最終烏克蘭很可能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
特朗普為何要和俄羅斯瓜分烏克蘭?因為他發現,美國和北約只靠著軍事援助,已經不可能改變戰局。
唯有美國直接下場參戰,才有可能較量一番。但是,美國需要緊盯著中國,根本不敢與俄羅斯開戰。
因此,拜登執政的三年俄烏戰爭期間,美國的主要策略是利用烏克蘭人打代理人戰爭,消耗俄羅斯的國力。
到了特朗普上臺,考慮的就是挽回美國的經濟投入,獲取戰爭回報。
俄羅斯最終一定要贏,但付出什么樣的代價,要看戰爭的過程。
這時候考驗俄羅斯的決心和意志。目前來看,俄羅斯國民支持俄烏戰爭的人員超過75%,這值得我們佩服。
唯有不畏強敵,不懼犧牲,才能實現國家的戰略目的。
二、俄羅斯!
俄烏戰爭爆發后,全球大部分專家都出現了判斷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認為俄羅斯在軍事領域占據絕對優勢,軍事行動會非常輕松。
第二個錯誤是認為俄羅斯將在經濟領域和金融領域遭到美國和歐洲的重創。
然而,戰爭爆發以來的事實與預期相反。俄羅斯在軍事領域反而不太順利,而金融領域和經濟領域并沒有遭到美歐的重創。
俄羅斯軍事行動受挫的主要原因是太過托大,低估了烏克蘭武裝的戰斗力和抵抗意志。驕兵必敗是鐵律。
自 2014 年吞并克里米亞半島引來美歐制裁以來,如今俄羅斯已經遭受到一萬多次制裁,成為了世界上受到制裁最多的國家。
然而,美歐坐擁世界金融霸權和美元霸權,對俄羅斯全面制裁,殺傷卻非常有限。
這個怪異的現象,闡釋了一個道理:在亂世,印出來的紙幣并不是硬通貨,真正有價值的是能源,糧食,軍工。
當貨幣買不著東西的時候,紙幣就沒有意義了。當然,美國是肯定不會承認這個問題的。美國要維持美元霸權,必須向全世界放水狂撒美元。如果美元神話被戳穿,那么誰還會拿實物換美元廢紙呢?
美歐拼命制裁俄羅斯,主要集中在兩個維度,一是封堵俄羅斯出售能源的通道,二是阻斷俄羅斯參與國際貿易的金融通道。
一方面,美國攛掇歐盟棄用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全面轉向購買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美國對盟友包藏禍心,偏偏歐盟還樂意上鉤,關鍵不是因為歐盟愚蠢,而是因為美國對歐盟的深度控制。
另一方面,美歐將俄羅斯踢出他們掌控的國際支付結算系統,雖然使俄羅斯的貿易結算面臨困難,但俄羅斯方面有成熟的應對手段。
目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大量銷售給中國和印度,貿易結算采用本國貨幣或者干脆采用易貨貿易的方式。
俄羅斯最絕的一手妙招是強勢推出石油盧布,最大的意義是撬動了石油美元的霸權。
此前,俄羅斯能源和資源的貿易主要以美元結算。為了準備攤牌,俄羅斯有意去美元化,轉向歐元結算。俄烏戰爭爆發后,歐盟鬼迷心竅和美國一起凍結俄羅斯的外匯儲備,迫使俄羅斯拋棄歐元,轉向人民幣結算,同時推出石油盧布!
隨著美國軍事霸權的動搖,美元霸權已經事實上難以為繼。如今,美元信用主要依靠中國提供的天量廉價商品來維持。
如今,東方世界成為俄羅斯唯一能夠依托的大后方。中國有必要抓住這個時機,深化與俄羅斯的合作,化解能源進口和外向型經濟受制于美歐的弊端。
三、全球化!
從全球博弈的角度來看,蘇聯解體后,美國力推全球化進程長達20年之久,試圖利用全球化進程完成對世界各國的滲透和控制。
一個出乎意料的因素成為全球化進程最大的變數,那就是中國的崛起。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利用全球市場全面釋放了無與倫比的生產能力,將美歐中低端產業全部擊敗。
資本聯盟發現全球化進程已經不受控制,所以對未來充滿畏懼,唯恐為中國做嫁衣。
因此,美國從特朗普政府開始就試圖戰略收縮,主動割裂與中國為首的東方世界的關系,即便中國崛起為世界第一,資本聯盟也要守住自己的大本營,也就是西歐和北美。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主動誘發俄烏戰爭,制造俄羅斯與歐盟的徹底對立,根本目標并不是俄羅斯,而是歐盟。徹底控制歐盟,實現北美西歐一體化,是猶太資本聯盟的真實意圖。
由于美國國力下降,不足以控制全局,特朗普完全不認可資本聯盟的戰略,反而要搞美國優先,本質是遠交近攻,將北美徹底控制在手中。
四、得失!
烏克蘭在美國和北約的蠱惑下挑釁同宗同族的老大哥,以為可以加入北約。但如今烏克蘭沒有得到任何收益。
烏克蘭的損失巨大無比:人口已經降低到戰前的50%,領土被占領20%,基礎設施被轟炸,經濟基礎被摧毀,維持一個正常國家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毫無疑問,烏克蘭是最悲催的一方。
俄羅斯的戰略收益最大:完整控制頓巴斯地區,解決了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的交通問題,擴大占領區,奪回1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實現了領土擴張。經濟方面一直頑強支撐,儼然走出了一條擺脫西方自力更生的道路!
俄羅斯并不在意戰爭損失,戰略損失似乎也沒什么意義:唯一的損失是與美國和歐盟的關系惡化,但俄羅斯并不在乎。
即便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又如何呢?核武器托底,橫豎就這樣了!
美國實現的戰略目標:迫使歐盟和俄羅斯決裂,大量出售石油和天然氣給歐盟,幾乎徹底削弱了歐盟。
俄烏戰爭擠出的金融資本,大量流向美國市場。
美國的損失在于霸權動搖:石油盧布產生,石油美元動搖;將俄羅斯踢出國際支付結算系統,使美國國家信用受損,金融霸權將受到巨大影響。
歐盟在俄烏戰爭中,深度體會到了強權即真理弱雞無話語的定律。面對俄羅斯,歐盟就是一堆肉,除了收獲了俄羅斯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零收益。
歐盟的損失巨大無比:能源價格上漲,經濟損失無法估算;俄歐關系惡化,戰略安全空間被擠壓,獨立自主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中國在戰略層面收獲很大:俄羅斯徹底倒向東方世界,中俄關系空前穩固,能源安全將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中亞地區的戰略安全將大幅改善。
中國在戰略層面也有一定的壓力:北約東擴到亞太,臺海局勢緊張;東西方對立態勢越來越明顯,中國和平發展的愿望受到挑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追求實現中華崛起,就不能總是受制于人,更不能把和平發展的希望寄托在對手身上。
未來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俄羅斯西進之路已經被堵死,向東是日本和美國,處于被包圍夾擊的狀態,未來只能向南看中國和印度,東盟在內也將是俄羅斯的目標市場。
五、洞見!
中國有很多專家學者,是典型的恐美癥患者,一說與美歐關系惡化,就感覺世界末日一樣。
中俄陣營一直重在軍事合作和戰略協同,經濟領域存在明顯的差距。這次在美歐外力之下,中俄經濟全面合作迎來了最好的契機。這種合作,對亞歐大陸上最大的兩個國家而言就是最佳戰略機遇。
中國作為經濟龍頭,帶動世界經濟發展三十年,未來帶動東方陣營毫無問題。東盟各國和中亞各國,一直到中東地區,陸地上已經連成一片,完全可以實現共同發展經濟繁榮。
中華文明偉大復興是歷史的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