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圖據受訪者
除了“甜”,“內江味道”還有多少種可能?
內江黑豬、白烏魚,一黑一白,兩種風味獨特的美食,近年來頻現餐桌、走紅網絡,撐起了內江市市中區高達10億的特色農產品產值,成為內江美食的一道新風口、“內江味道”的新風尚。
內江黑豬們正在玩皮球
內江市市中區的白烏魚
“一黑一白”兩塊金字招牌背后,內江黑豬和白烏魚這兩大產業,是怎樣征服天下好吃嘴兒們的味蕾、成為10億美食“大產業”的?
跟隨封面新聞一探究竟。
基因優良的食材 讓“內江味道”多了另外兩種可能
兩種美食打造出的近10億產值,是奇跡?還是名副其實的產業邏輯?
“內江豬,是在內江地區馴養了1800年以上的優良地方豬種?!痹谒拇ê阃▋冉i保種繁育有限公司的60萬頭生態內江黑豬農牧循環產業園,總經理王麗芳正在和飼養人員一道,為黑豬“檢查身體”。
“我們正在建立‘活體保種+基因備份’的遺傳資源保護體系,這是打造基因優良的黑豬種群最關鍵的一步。”她介紹,因全身被毛黑色,其又被稱為“內江黑豬”,是全國首批、四川第一個納入“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目錄的地方豬種?!斑@種豬具有體格大、配合力好、抗逆性強、抗病力強等特點,其肉質鮮美、口感細嫩香糯、回味濃郁,是做回鍋肉等川菜最安逸的食材?!?/p>
與內江黑豬齊名的白烏魚,名氣也不小。早在2021年10月,內江市市中區就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白烏魚之鄉”稱號;2022年12月,內江市市中區成功創建以白烏魚為特色產業的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也是在這一年,在內江誕生的烏鱧“玉龍1號”成功通過農業農村部審定,為內江市市中區特色水產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內江市市中區的白烏魚
“白烏魚原產地就在內江,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市中區的漁民在烏龍河中發現了從沒見過的白烏魚,大家都非常好奇,于是捕撈回來進行飼養?!卑诪豸~養殖大戶余躍說,幾年前,他正是看中了這個品種的稀缺性,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于是決定提前介入市場。
“白烏魚的用途也很廣泛,富含高蛋白、粗纖維以及數十種氨酸,營養豐富,適宜溫補,具有消水腫的功效,可食用、藥用、觀賞?!庇嘬S說。
白烏魚養殖大戶余躍正在運送白烏魚
“內江味道”,除了“甜”以外,又多了另外兩種可能。
蓬勃發展的產業 “一黑一白”成特色金字招牌
都說豬是會享受的,內江黑豬“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也充分體現了它風味獨特的口感。在市中區永安鎮尚騰新村的60萬頭生態內江黑豬農牧循環產業園,三棟中式風格的大型建筑里,內江黑豬從小“住別墅、聽音樂、玩玩具”的生活,就在這里開始。
內江黑豬居住的“豪華別墅”
“這里的黑豬,每天都要以玩玩具的方式‘健身’,早、中、晚餐時,伴隨不同的音樂享受美食,舒緩情緒,我們還會用中藥方案對它們的身體進行調理,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王麗芳說,這一點都不夸張,豬寶寶們也是動物,也有喜怒哀樂,也會想要表達自己。它們高不高興,看它們的尾巴就知道了,“尾巴使勁甩,就說明它們現在的情緒很快樂”。
內江黑豬們正在玩玩具
王麗芳說,只有快樂的豬,才能生產健康的肉?!斑@并非嘩眾取寵,情緒好的豬肉才不會分泌有害激素,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的‘福利養殖’12項標準、‘快樂福利養殖’6大指標,高于國際動物福利養殖標準。全程不使用抗生素,用粗糧發酵液態飼喂系統進行生態喂養。”
通過5年到7年時間的繁殖選育,公司直屬繁殖場內江母豬達到3萬頭,每年生產銷售加工商品內江黑豬60萬頭左右。公司在保種、育種、育肥、屠宰加工、冷鏈配送、生鮮連鎖、餐飲等環節均有布局,即將建設20萬噸生物飼料加工中心。
目前,市中區共有“內江黑豬”國家保種場2個、原種場1個、二級擴繁場1個,同時有序推進“內江黑豬”新品種配套系培育工作。數據顯示,2024年該區全年出欄“內江黑豬”8.53萬頭,實現產值5.28億,年末存欄5.65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5000余頭;2025年一季度出欄“內江黑豬”2.65萬頭,主要銷往內江本地和成渝兩地市場。
今年,是市中區朝陽鎮黃桷橋村村支部書記丁勝利返鄉創業養殖白烏魚的第12年?!按謇锏陌诪豸~養殖基地,有60多口魚塘,年產成品白烏魚達12萬斤,完全不愁銷路?!倍倮冀K保持著當初創業初期的興奮,“我們在意的,是如何多元化發展,把白烏魚的產品線拓寬、品牌做強、市場做大?!?/p>
如今,在市中區,像黃桷橋村這樣的規模白烏魚規模養殖片區還不少。白烏魚產業正以永安鎮、朝陽鎮為核心,輻射多個村鎮,全區養殖面積約7200余畝,苗種供應占全國90%以上,成為內江漁業經濟名副其實的“領頭魚”。
廣闊的市場空間 10億產業只是一個“小目標”
27歲的余躍在養殖白烏魚的過程中,還觀察到下游的一個巨大商機:醫院手術人群對白烏魚食補有剛需。而這個巨大商機,則是背后的產品超市化和互聯網銷售。
“我的成魚銷售渠道,主要是為內江市餐飲協會、隆昌市餐飲協會及部分餐館供貨,育苗養殖通過短視頻平臺銷售。”余躍介紹,他觀察到有人煲好白烏魚湯,專供醫院手術康復人群,而且供不應求?!斑@個市場如果打開,會有不錯的黏性和空間。這類人群每天消耗量大,又是剛需,還可以通過超市化走向全國市場,通過短視頻拓展互聯網知名度,打開市場天花板?!?/p>
余躍的思路,與市中區對白烏魚產業發展的規劃不謀而合。近年來,市中區與華西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院校合作,開展《白烏魚營養成分分析及鑒定》等白烏魚功能性營養價值科學評價。開發白烏魚預制菜、白烏魚面、白烏魚餅干、白烏魚干、白烏魚丸、白烏魚養生粉等產品7個。目前,年加工120余噸。
在品牌創建方面,白烏魚養殖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市中區已建成國家級垂釣中心、大千藝苑漁樂園、永安甜蜜漁村等10余個漁旅融合景點。開發白烏魚菜品56個,完成白烏魚藝術作品及文創產品22個。
一條龐大的白烏魚產業鏈,已初具雛形。
2024年9月11日至20日,云頂土內江黑豬肉參與了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暨2024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第十屆四川農業博覽會。活動期間,內江黑豬肉憑借其獨特的風味、細膩的口感以及豐富的營養價值,贏得了眾多嘉賓的青睞與好評。尤其是現場品鑒環節中,客商品嘗后給予了高度評價,獲得了大量訂單。
這次亮相,不僅獲得第二十二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榮譽,還有效提升了內江黑豬肉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更為企業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深化市場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中區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賓運梅認為,當前“內江黑豬”產業發展仍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精深加工產品仍有待深挖,但市場空間巨大。“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凌家鎮20萬噸生物飼料加工中心建設,推動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內江黑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良好的市場口碑、尚未完全成型的產品矩陣、巨大的市場空間、利好的政策背書,都在預示著,“一黑一白”的10億產業,只是開始的一個“小目標”。
未來,無限可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