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4月19日)
詩意街子即將迎來一場
別開生面的“大集”
呈上中醫養生與詩詞文化交融的惠民盛宴
由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指導,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成都市中醫管理局主辦,“2025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進基層暨中醫集市——蜀州集”活動將于4月19日在街子古鎮銀杏廣場舉行,以傳統中醫的智慧守護百姓安康,讓千年詩韻浸潤健康生活。
2025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進基層暨中醫集市系列活動,通過搭建中醫集市,在活動中普及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讓群眾直接與省級名中醫面對面交流,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下沉。繼都江堰市“古堰集”、溫江區“魚鳧集”、龍泉驛區“花驛集”后,即將在街子古鎮舉辦的“蜀州集”是2025成都名中醫流動車進基層暨中醫集市系列活動的第4場。
活動當天,涵蓋兒科、呼吸內科、針灸科等多個科室的省級名中醫團隊將攜針灸、推拿、脈診等絕技來到現場,為游客及市民提供免費體質辨識、節氣養生指導、中醫外治法體驗。
義診時間
4月19日
義診預約時間
4月17日——4月18日 9:00-17:00
預約電話
028-82279821
“蜀州集”義診專家簡介
刁本恕兒科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
主任中醫師、四川省名中醫、成都市十大名中醫、國醫大師王靜安傳人,刁本恕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專家。
擅長以傳統的中醫臟腑經絡學為基礎,結合中醫經典傳統方法和現代科技,以自主創制的內病外治法治療小兒咳喘、發熱等內兒科疑難重癥。
張文勝呼吸內科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四川省名中醫、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學術帶頭人。
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急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等。
張虹針灸科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四川省名中醫,全國老中醫專家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生健康領軍人才。
擅長以針藥結合方式治療腦病、心身疾病,各種痛癥和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疾病。
江中潮骨傷科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四川省名中醫,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骨與關節運動損傷性疾病,髖、膝關節退行性疾病,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鐘磊針灸科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副主任醫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仲愚杵針療法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李氏杵針流派第16代代表性傳承人。
擅長運用李氏杵針、針灸、中醫推拿、中醫方藥等傳統中醫手段治療各種脊柱和關節疾病,并擅長應用現代醫療技術對脊柱病的進行手術治療。
謝剛腫瘤科 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
主任醫師,四川省名中醫,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院長,四川省中醫管理局學術技術帶頭人。
擅長以中醫藥為主,中西醫結合方式防治惡性腫瘤及其并發癥,在惡性腫瘤手術后的恢復及預防復發轉移、放化療期間的減輕毒副作用增加臨床效果、晚期的控制和減輕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有較好療效。
曾上劼腫瘤科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四川省名中醫,成都市名中醫,主任中醫師。
從事中醫內科及中醫治未病臨床工作40余年。擅長癌癥術前術后、亞健康等各種疑難雜癥的調治。
陳云鳳呼吸內科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主任醫師、四川省名中醫,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四川省中管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辦有陳云鳳“四川省名中醫工作室”“成都名醫工作室”及“天府名醫工作室”。
擅于中西醫結合救治常見病、多發病及危重癥,尤其擅長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疾病治療,對肺間質纖維化、肺癌等呼吸疑難病有較深入研究。
羊浩內科 崇州市中醫醫院
崇州市中醫藥學會會長、崇州市第七批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成都市醫師協會優秀醫師。
擅長中醫藥經典著作研究,涉獵各種中西醫專業書籍,學驗俱豐,尤擅六經辨證,圓機活法,因證施治,治療呼吸、消化、心腦血管、婦科、風濕等疾病。
李文江骨傷科 蜀州頸腰病醫院
主任中醫師,成都市名中醫。崇州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四川省中醫藥信息學會痹癥學會副主任委員。
從事臨床中醫骨傷工作20余年,對中醫骨傷常見病多發病均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尤其擅長手法推拿、中醫辨證施治、骨病專科等疾病治療。
集市區將舉辦游戲、膳食、手作以及文化展示等體驗,以“可觸摸、可體驗、可帶走”的創新模式,讓市民和游客還可以感受到傳承千年的中醫藥文化與現代技術的奇妙融匯。
“煙雨蒙蒙籠古街,青石板路映斜陽。”
街子古鎮青山如黛、流水潺潺、
青瓦飛檐、處處詩意流淌。
而今,這份詩意
將與傳統中醫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除了詩情畫意,北宋時期中醫藥大家唐慎微誕生于崇州,其著作《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對后世影響深遠,為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藍本。“慎微故里,蜀州本草”,多年來,崇州實現多項相關非遺項目的突破、成為多味中藥的重要產地,為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如今,街子古鎮群康養旅游度假區是崇州三大產業園區之一,而康養度假便是該園區的三大特色產業之一,通過培優育強,打造醫養結合的詩畫養生地。
當青石板路遇見中醫脈診
當古橋流水映照藥草芬芳
街子古鎮以“詩意的健康”之名
邀您共赴一場穿越時空的養生之旅
記者|李穎
編輯|余霞 周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