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變革元年”,業績遭遇轉型“陣痛”。
近日,“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發布了2024年年報,營收、凈利潤連續第二年“雙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3.71億元,同比下降11.61%;扣非凈利潤1.07億元,同比減少78.13%。核心業務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收入同比減少31.62%,營收占比由61.83%降至47.84%。因管理變革的組織架構升級、薪酬體系變革、咨詢公司費用和股權激勵費用等超過7000萬元。
就戰略調整及業績現狀等問題,華熙生物日前回復風口財經表示,當期公司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將逐步解決多項關鍵運營管理問題。
營收、凈利第二年“雙降”
據年報披露,華熙生物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研發、生產及銷售企業。公司于2019年11月登陸A股。
華熙生物有三大業務,即原料業務(主要是透明質酸)、醫療終端業務(醫美、醫藥業務)、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原個人健康消費品業務)。
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是核心業務。2024年,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收入25.69億元,同比下降31.62%,占營收的47.84%,毛利率為72.80%,同比下降1.13個百分點。對業績影響明顯。
圖片來源:2024年年報
2024年,醫療終端業務收入14.40億元,同比增長32.03%,毛利率為84.37%,同比增長2.27個百分點;原料業務收入為12.36億元,同比增長9.47%,毛利率為65.57%,同比增長0.86個百分點。二者合計占營收的五成左右。
“報告期內,公司業績短期承壓,主要受管理變革成本、長期戰略投入、前瞻性研發費用增加以及創新性業務投入、消費品業務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4月15日,華熙生物回復風口財經記者采訪函表示,當前,公司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逐步解決多項關鍵運營管理問題,為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風口財經記者了解到,3月3日,“華熙生物”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從嚴治理組織、重返業務一線、重回創業狀態——趙燕內部講話全文》,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在總裁辦公會上發表內部講話。
文章指出,最近兩年華熙生物有比較大的業績調整,調整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場造成的,更大的原因是組織、人才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而主動踩了剎車”。
華熙生物自稱全面變革始于2023年,在2024年進入“變革元年”。這一點也體現在業績上。
2023年,公司營收、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0.76億元、4.9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4.45%、42.44%。2024年,為華熙生物連續第二年營收及利潤“雙降”。
2019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及增速。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值得注意的是,趙燕表示,目前華熙生物依然沒有走出危機,但這種危機并不是因為業績下滑,而“在于現有組織的熵增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允許的速度,已經到了必須出重手整頓的時候。”面對之前寬松的企業管理滋生的內部問題,她表示公司已經開始“刮骨療毒”,要求所有貪腐人員無論職務高低,必須在3月31日前限時交代問題、提交辭呈。
銷售費用占總營收45.88%
2024年,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合計占總營收的58.14%,較前一年增加了3.26個百分點。
2024年,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為24.64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45.88%。
圖片來源:2024年年報
作為對比來看,A股和港股申萬“醫療美容”二級行業中,與華熙生物營收鄰近的巨子生物(2024年營收為55.38億元)和愛美客(2024年營收為30.26億元),二者銷售費用分別為20.08億元和2.7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6.26%和9.15%。
2024年,公司銷售費用下降13.31%至24.64億元,主要是對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進行戰略調整,其中,渠道及推廣宣傳費同比降低23.04%至13.77億元。
華熙生物對風口財經記者表示,銷售費用方面的調減得益于公司戰略調整與運營效率提升,在保障市場推廣效果的同時,合理控制費用支出。公司也正在多措并舉,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實際上,2023年以來華熙生物已開始對銷售費用進行管控。2023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為28.42億元,同比下降6.79%。
2024年10月17日,“華熙生物”微信公眾號發布《致大家的一封信》。文章指出,2024年華熙生物聘請IBM管理咨詢團隊,用時4個月對公司進行了全面調研及系統診斷,并發布了48個變革項目。
華熙生物在年報中披露,(2024年)因管理變革的組織架構升級、薪酬體系變革、咨詢公司費用和股權激勵費用等超過7000萬元。
這也導致公司管理費用激增。2024年,華熙生物的管理費用為6.58億元,同比增長33.77%。
2019年至2024年,華熙生物年度管理費用總額及增速。圖片來源:同花順iFinD
其中,因管理變革的組織架構升級、薪酬體系變革導致職工薪酬同比增加4398萬元至2.78億元。
具體來看,2024年,董事長、總經理趙燕的報酬總額為222.82萬元,相比2023年增加20.33萬元;副總經理劉愛華報酬總額為335.04萬元,增加152.95萬元;董事、副總經理郭學平報酬總額為343.18萬元,增加248.51萬元;董事、副總經理郭珈均報酬總額為622.13萬元,增加529.6萬元;董事、業務副總裁樊媛、鄒松巖報酬總額分別增加245.12萬元、135.91萬元至331.41萬元、198.60萬元等。
圖片來源:華熙生物官網
風口財經記者注意到,2024年以來,華熙生物已有多名高管及核心研發人員的職務發生變化。2025年3月18日,華熙生物審議通過《關于高級管理人員調整以及聘任的議案》。對部分高級管理人員職務進行調整,同時根據公司經營管理需要,聘任新的高級管理人員。
此外,作為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石。2024年,華熙生物研發投入占總營收的8.68%。
華熙生物表示,2024年,公司在研項目310個,研發投入合計4.66億,同比增長4.46%,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項目研發和創新發展。應用場景涉及化妝品原料、醫療器械、功能食品、醫療美容等。
計提資產減值1.89億元
年報顯示,2024年,華熙生物對應收賬款、存貨、商譽等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對存在減值跡象的相關資產計提了大額減值準備1.89億元。
“根據公司業務發展情況和外部經濟形勢,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及公司會計政策等相關規定,公司基于謹慎性原則,對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和減值測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華熙生物對風口財經記者表示,這一舉措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夯實資產質量。
商譽方面:
2022年,華熙生物收購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益而康”)51%的股份,布局膠原蛋白產業。2024年,益而康營收3936.21萬元,凈虧損564萬元。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2024年,益而康主要財務數據。圖片來源:2024年年報
經評估,華熙生物對益而康計提商譽減值準備7408.88萬元。截至2024年末,華熙生物商譽的賬面價值為1.74億元。
存貨方面:
2024年,華熙生物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670.39萬元,較2023年(4847.78萬元)大幅增長。其中,庫存商品減值6294萬元(占82%),原材料減值1376.39萬元,顯示終端產品滯銷風險高于原材料。
截至2024年末,華熙生物存貨的賬面價值為12.48億元(2023年為11.35億元)。
應收賬款方面:
2024年,華熙生物計提應收賬款(2600.64萬元)、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合計2980.98萬元。以應收賬款為例:
分境內外企業來看,2024年,公司應收境內企業客戶4.57億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的占32.21%,逾期360天以上的占12.66%;應收境外企業客戶1.77億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的占45.95%,逾期360天以上的占2.93%。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單項計提壞賬客戶達19家,合計374.48萬元應收賬款“預計無法收回”,100%計提。
圖片來源:2024年年報
截至2024年末,華熙生物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5.43億元,壞賬準備余額為9431.26萬元,占比超17%。應收賬款周轉率從2023年的13.57次下降至2024年的10.85次。
對于客戶信用評估體系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如何保證應收賬款健康等問題,華熙生物給予相關回應。
2025年,華熙生物“變革”成效仍待觀察。后續,記者將密切關注華熙生物公司動態及業績情況。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張亭旺)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