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采茶工人在采茶。胡思梅攝
“今年行情特別好,茶葉都已經被預定了,采多少要多少,為了盡快完成訂單,每天都有好幾百名采茶工人在茶園?!迸d安縣泰鼎農場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盛玉一邊忙著稱重一邊介紹,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茶園采摘的黃金期,這里的黃金芽茶茶香馥郁、茶味醇正,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今年也是早早就被預定一空了。
走進興安縣湘漓鎮龍禾村茶園里,450畝黃金芽茶陣陣茶香撲鼻而來,上百名采茶工背著竹簍穿行在茶壟間,一捏一提間,一芽一葉簌簌落入簍中。采茶工忙碌的身影與生機盎然的茶園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春日采茶長卷。
采茶工蔣玉華面帶笑容地說:“每年黃金芽茶開采的時候我都會來采茶,已經連續來了五年,采茶速度快的話,半天能有100來塊的收入,在家門口有事做,還能一日三餐把家里照顧好,這種感覺很滿足很踏實?!笔Y玉華家里的小孩一歲多,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又不想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按她的節奏,現在留在村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春天采茶,春夏蔬果(葡萄),夏秋天掰膠筍,秋天幫村里的合作社收稻谷、茶籽,冬天跟著做一條龍,有事做的時候,每天的收入在80-100元,除了補貼家用,最主要的是還能照顧孩子。
目前正是采茶高峰期,據李盛玉介紹,茶園也會按長工和短工來請,長工從頭到尾管事,在養護和采摘時期請短工來做,最多的時候能雇上500個短工采茶崗位,茶園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增富,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興安縣以茶產業為抓手,通過升級加工工藝、嚴控品質標準,推動傳統茶業向現代化、品牌化轉型,讓一片片綠葉成為致富增收的“金葉子”。
在茶園邊的茶葉稱重點,采茶工陸續挑籮筐送新鮮采摘的茶葉來稱重。今年50多歲的張大姐,清晨五點便和自己的丈夫來到茶園采摘,不一會兒功夫已采茶三四斤,一筐筐鮮茶葉換來一上午的收入,順便在竹林里扯些春筍,中午回去做飯吃,下午接送孩子放學,一家人其樂融融。
山上采茶忙,山下茶芳香。走進加茶葉工廠,技術人員有條不紊地對茶葉進行殺青、攤涼、揉捻、烘干,把一顆顆嫩芽變成蘊含濃郁清香的新茶。制作出的干茶,色澤嫩綠、湯色清亮、口感清冽,銷往浙江一帶,深受市場歡迎。
據悉,龍禾村的黃金芽茶采摘期跨度長,從今年的3月23日開采以來,都是“一芽一葉”的嫩芽頭,可持續到中秋節。一年可制作2萬斤左右的干茶,年收入近200萬元,為茶農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湘漓鎮龍禾村是興安縣發展茶產業的一個縮影。以茶為媒,跨越山海,在綠水青山間繪就“一葉富萬家”的共富畫卷。近年來,興安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高效、規模發展”路子,將茶產業作為重要產業抓實抓細,串聯起茶葉采摘、加工、銷售全產業鏈,讓當地村民鼓起了“腰包”,收獲了“綠色財富”。下一步,興安縣將繼續延伸茶產業鏈,推進茶旅融合發展,讓游客體驗采茶、制茶、品茶的全過程,在綠水青山間繪就“葉葉生金、戶戶增收”的共富新景。(付秋紅、王艷)
茶葉生產車間內工人忙制茶。王佳斌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