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路過南岸區學府大道的市民朋友可能會注意到,近日擁堵有所緩解。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將學府大道緩堵促暢治理納入超大城市“大綜合一體化”治理機制,采取數字仿真技術等治理手段,科技賦能,精細治理,進行緩堵促暢治理。
據了解,南岸區學府大道既是重慶工商大學、110中學、巴蜀實驗小學以及重慶康達醫院、華商酒店等學校、醫院、居民區的重要交通紐帶,又是連接江南大道、四公里立交、海峽路和渝南大道的城市主干道,全長3.6公里,雙向6車道,跨境交通與區域交通疊加效應突出,通勤通學交通特點明顯,日均車流量達到9.2萬輛,早晚高峰時段交通擁堵問題突顯,社會各界紛紛要求開展綜合治理。
南岸區交巡警支隊會同區城管等職能部門,制定學府大道綜合改造計劃,建立“部門會商、綜合治理、驗收評估”全鏈條治理體系,于今年2月份啟動實施學府大道緩堵促暢綜合治理工作。
治理期間,一是實施小工程改造,優化道路通行條件。拆除部分中央花臺新增3處掉頭開口,并通過車道瘦身和道路資源合理利用,分別在進城方向和出城方向各增加1個車道,改善了道路通行條件。
二是實施路口渠化,創新“復合型轉向”措施。重新渠化路口,綜合實施“串聯”掉頭、專用車道左轉、公交車“右置”掉頭等“復合型轉向”措施,提升了路口左轉、掉頭效率,消除了交通安全隱患。
三是加強提示引導,提高車輛掉頭效率。增設LED交通組織動畫演示設備,提高新型交通組織辨識度,并根據各路口交通流向規律,優化調整信號燈配時,平衡了交通流量。
四是完善行人過街系統,實現人車分離。將學府大道人行橫道后移,增設行人專用信號燈,行人過街等待時間明顯縮短,減少了行人與左轉、掉頭車輛交織。
目前,通過采取交通流量分析、交通運行策略優化、路口精細化設計、數字仿真技術等治理手段,學府大道交科院路口出城方向掉頭效率提升30%,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5%,高峰時段擁堵時長減少30分鐘,車流排隊長度縮短400米,學府大道交通擁堵狀況明顯改善。
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交通緩堵促暢工作作為我市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的重要抓手,是“大綜合一體化”治理機制的重要一環,公安交管部門將繼續聚焦緩堵促暢加快破題,通過數字賦能、管理挖潛、機制重塑,努力打造更多超大城市現代化交通治理首創性、標志性成果,讓城市交通運行更智能、更精準、更高效。
上游新聞記者 紀文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