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醫院最新數據刺痛年輕人:控糖反成致病元兇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診室,李晴看著糖化血紅蛋白6.9%的檢測報告單渾身發抖。這個堅持半年只吃水煮西蘭花和雞胸肉的姑娘,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收到糖尿病確診通知。
健康焦慮正在制造新病人
中國營養學會2023年調查報告顯示,18-35歲群體存在47.6%的極端飲食行為,其中「完全戒斷碳水」占比達29.3%。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指出,長期低碳飲食可能引發胰島素抵抗,這正是李晴患病的根本原因。
被妖魔化的主食藏著救命真相
《柳葉刀》持續12年的追蹤研究證實,每日攝入200-300克全谷物的人群,糖尿病發病率降低34%。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發現,用糙米替代30%精米,餐后血糖波動可減少28%。
吃對順序比不吃更科學
日本糖尿病學會推薦的「蔬菜-蛋白質-主食」進食法,能使血糖峰值延遲45分鐘。上海瑞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衛慶提醒:「先吃200克綠葉菜,再吃掌心大的肉,最后吃半碗雜糧飯」的進食順序,比單純戒碳水健康得多。
我們究竟在害怕什么
當超市貨架開始標注「低GI」符號,當外賣平臺「輕食」訂單量暴漲300%,這代年輕人對碳水的恐懼,是否正在演變成新型飲食障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