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7日訊山東職業學院立足農業農村實際,以黨建為引領,發揮職業教育辦學優勢,下沉產教資源、校地一體聯動,精準助力定陶區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探索建立鄉村振興“定陶實驗”,取得積極成效。
建立“前后方協作”工作推進機制。學校在定陶區建立定陶實驗前方工作聯絡站點,選派優秀教師擔任駐定陶區“第一書記”,依托省派工作隊,具體負責鄉村振興工作需求匯總、項目推進和服務保障;學校后方成立重點幫扶定陶區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和院長任組長,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紀委書記任副組長,相關職能處室和二級院部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學校建立經常性調度機制,開展5次項目需求對接,研制《重點幫扶菏澤市定陶區工作方案》,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時效化”,建立到月到人工作臺賬,同時做好跟進式監督,確保履職盡責。
打造“定陶玫瑰花”產教融合模式。學校會同定陶區認真分析當地優勢產業,以“萬畝玫瑰園”項目為突破,打造產教融合品牌項目。聚焦解決萬畝玫瑰種植園枯枝修剪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人員受傷率等問題,協同研發玫瑰種植園專用剪枝粉碎機,有效填補玫瑰剪枝設備市場空白,有效提高智能化作業水平,幫扶村集體增收增效。成立高層次人才領銜的“博士科技服務團”,對菏澤陶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幫扶和指導,完成“玫瑰鮮花餅”和“精釀啤酒”成果轉化2項,帶動12名貧困村民就業,累計創造經濟效益50萬元。啟動西紅柿秧苗處理項目技術攻關,著力解決支柱產業發展難題。會同山東科創集團等企業合作組建產教融合和成果轉化平臺,孵化菏澤陶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企業設立“教學實訓基地”,帶動貧困村民就業12人。
創新“五進式幫扶”精準振興路徑。堅持校地雙向賦能,創新打造“基層黨建進基層、教學改革進學校、社會實踐進鄉村、技術服務進企業、社會培訓進社區”五進工作模式,聚力推進實驗效果。學院2個學院黨組織與定陶區鎮村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創共建,有效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面向定陶職業中專全面開放我校國家級和省級在線精品課程資源,吸納定陶職業中專為山東職業學院牽頭成立的全國工業數智化和數字化設計與3D打印兩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理事單位,吸納定陶職業中專骨干教師進入省機械行指委,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與定陶區省派第一書記“智惠鄉村”工作站合作,提供玫瑰全花、玫瑰花餅、玫瑰保濕噴霧、養生黃酒、解酒飲、凈體酵素、山楂果汁等7個產品,參加科技成果路演活動。開展“山職號·青春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42名中小學生到校開展研學活動,提供留守兒童學業功課輔導、職業規劃、普通話推廣志愿服務,惠及400余人次。
閃電新聞記者 蘇佳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