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經過2023年的戰略調整,業務優化,安能物流2024年取得了盈利8億元的好成績,成為同行學習的榜樣,競爭的標桿;2025年,是個關鍵年,安能能否再接再厲,實現業績高增長呢?
一、掌聲之后競爭或加劇
近年,安能走出了一個V形反轉曲線,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2024年,安能物流全年營業收入115.76億元、同比增長16.7%;零擔貨運總量1415萬噸、同比增長17.5%;經調整凈利潤8.37億元、同比增長64.2%。但一切過往,皆成序曲,人們更加關注的是2025年的安能物流。
為此,安能發布了業績指引:2025年業務規模將有10%-15%的增長,毛利率繼續保持穩中有升,凈利潤率將實現20%左右的增長,沖擊10億元利潤,目標切實可行,謹慎有為。
繼續聚焦主業,走高質量增長的發展路徑,是安能2025年的主旋律,更為可喜的是安能將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后公司有望公布歷史首次分紅方案,這標志著安能正逐漸從發展期向成熟期過渡。
安能的亮眼業績,引來行業關注,同行的學習,在學習的同時,也加大了對標競爭的力度,新老玩家都在盯著這位快運龍頭企業在布局。
同行中不少企業對安能知根知底,比如融輝物流,創始人祝建輝是安能物流“鐵三角”之一,融輝用36天最快起網和80天最快破萬噸刷新了行業記錄,截至2024年12月底,融輝全網的網點數量已達到了7519個,2025年的貨量目標是日均2萬噸。
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雖然融輝物流最初的定位是專注于300kg-3T的大票零擔市場,而安能在調整貨品結構后,在向下走,但并沒有放棄大票。2024年安能300kg以上的大票零擔,增速僅有10.2%,與本身業務調整有關,也與融輝競爭有關。
融輝目前主營產品,細分為時效產品融速達、安全產品融安達、經濟產品拼大貨和普貨產品精準零擔,基本和安能之前的定時達、安心達、普惠達和精準零擔快運相似,目前融輝并未和安能存在直接的業務對標,然而未來就很難說。
中通集團旗下聚焦快運零擔業務的中通快運,雖然是在2016年才成立,但也是加盟制快運,已經步入第一梯隊,甚至從營收上已經在2023年超過了安能,只是貨量上還有點差距。營收超越,貨量有差距,突出了中通快運延續了中通快遞的以利潤為目標的模式。
2024年安能和中通快運貨量增速旗鼓相當,安能在向小件電商件調整,而中通快運脫胎于中通快遞集團門下,有著天然的電商件基因,必然是安能拓展新業務的主要對手,需要安能認真對待。
就以小票戰略而言,出身于快遞企業的快運公司,具有天然優勢,小票,需要細密的網點作支撐,如中通快運,可借其中通快遞的網點來起小票,在布局上就先勝安能一籌,而各大快遞企業也都在逐步加大力度布局快運小件業務。
老牌企業如德邦物流,早年也發布迷你小票產品,但歸入東京物流旗下后,可能主要擔綱京東物流的大票業務,未來在京東的支持下,其實力不可小覷,很可能成為安能的又一強有力對手。
這兩年整個快運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變化很快,短短半年內,多位行業大佬入局,而今年3月,笨鳥速運開始起網更引人關注,招商加盟,短短幾日,華東地區簽約數已超過100家,平均單日簽約數達到30家/天。
笨鳥的定位5-100KG快運市場,與安能的小票戰略形成競爭,并且其創始人團隊都出自快遞企業,對快運小件更熟悉。(想了解笨鳥速運的讀者,可參考本公眾號3月14日是發表的原創文章《笨鳥會是快運里的“極兔”嗎?》)
隨著快運市場的競爭格局在持續演變中呈現出新的態勢,從貨量上來說,安能面臨著高公斤段貨增速放緩,低公斤段電商件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
其實,大票零擔的市場規模更大、貨量更大,確實利潤也較低。因為產品結構、競爭策略的調整,安能高公斤段貨物增速在放緩,但是,不僅融輝專攻大票,而且中通快運旗下中通智運也在今年2月宣布進軍大票市場,借助大票零擔來進一步提升貨量,4月中旬啟動全國網絡,未來規劃成為專線的“戰略合伙人”。而3月20日,順心捷達以5.5億元入股德坤物流布局大票,以此強化順豐在B端市場的服務深度。
對于零擔大票來說,雖然貨值低,價格低,但快運行業作為靠規模效應來獲得收益的行業,不是全無益處的。市場份額或代表著客戶的選擇,對于安能來說,是否重新將進軍大票零擔市場作為重點,要根據它的利潤目標來調整。
我國零擔快運市場受宏觀經濟、市場參與者增加雙重因素影響,競爭日趨白熱化,作為快運第一股,安能物流在全網快運行業中市占率達12.7%,展現出穿越經濟周期的強韌性,并且堅持不要營收泡沫,不要無效的規模,只要真金白銀的利潤。
隨著順豐快運、京東物流、中通快運、壹米滴答、順心捷達等巨頭持續加碼,融輝、融躍、笨鳥等新玩家的加入,會給安能帶來不小的壓力。但是,行業的競爭,無處不在,今日的追趕者,明日可能就是領跑者,超越了彼時的對手,今天又會有新的對手,因此,企業的發展,在競爭中取勝的精髓是,不僅要眼盯著對手,更有向里看,超越自己才是制勝之道。
二、小票滲透將遇硬骨頭
安能有意淡化對“量的追求”,更加注重“質的躍升”,如此轉變背后,與行業發展方向和競爭主線的變化密切相關。
此前,安能物流的產品結構一直以大票零擔為主,今天,小公斤的貨物已然成為安能的高毛利產品、拳頭產品,和三年前相比,安能物流最大的改變在于產品結構的變化,這是安能近幾年對市場策略的重塑。
安能明確指出,不會為了純粹追求貨量增長而喪失利潤,追求的是有效規模貨量,認為小公斤段貨才是高毛利產品。安能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小票/迷你小票產品占比日漸增加,產品結構優化是安能物流能夠實現盈利的一個重要核心因素。
安能2024年之所以盈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向小票滲透,向電商滲透,卡位電商大件與區域市場,0-70kg的迷你小票貨量增長了30.0%,70-300kg的小票零擔增長了19.2%。2022-2024年,安能物流票均重量分別為102公斤、93公斤和84公斤,逐年下降。零擔小票單位重量貨值更高,托運人價格敏感度更低,產品的利潤更高。
安能票件“小型化”,也帶動了帶動了安能物流增值服務業務的增長,2024年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約37%,超出整體16.7%的營收增幅。
零擔物流在電商行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貨物批量較小、貨源分散的情況下,零擔物流的靈活性和經濟性使其成為電商物流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在電商大件、家居建材等領域,隨著消費升級和線上交易的普及,對快運服務的需求日益旺盛。
安能物流將目光投向了蓬勃發展的電商領域,并推出了MiNi電商系列產品,這一系列產品主要面向電商賣家、中小企業及個人消費者的10-70kg公斤段物流產品。
安能物流已成為拼多多TEMU平臺物流合作排靠前的合作商,同時,安能物流內部也成立了專門的總對總電商部門。除此之外,安能物流還與1688、抖音TikTok等電商平臺簽訂合作協議,并積極推進與其他電商的接洽。
長期來看,安能物流會持續探索電商總對總業務的增長潛力,服務好跨境電商的國內段物流,深化與電商、實體企業的業務協同,從物流運輸向供應鏈一體化管理轉型。
然而這里是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拓展快運的地盤,安能物流在電商領域的業務保持高增長的同時,也面臨來自“三通一達”、順豐等寡頭的激烈競爭。電商物流的持續擴張與‘迷你小票’市場的滲透為其打開增量空間的同時,也將成為一塊難啃的骨頭。
未來安能將加強與電商平臺業務合作,加大對電商大客戶的拓展,電商平臺業務量未來可能成為貨量增長點。
安能高管表示:“初創期大票零擔貨量占比達到80%,發展期時這一比例是40%,成熟期可能大票只占貨量的16%”。現在安能物流迷你小票/小票貨量占比為60%出頭,可見安能發展觸及成熟期之前還有著不小的成長空間。
發展迷你小票/小票件聽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極難,首先就需要網點數量夠多,覆蓋足夠廣,布局足夠密,才能攬收到足夠的票件數量,實現“小票替大票”。攬收半徑決定物流企業的服務能力,這是核心競爭力,同時,更要網點實現盈利,才能達到正循環。
票件“小型化”,增加迷你小票,小票零擔,關鍵是織網,鋪覆蓋率,截至2024年底安能全國網點數突破33000家,同比增長超5000個,增加客戶觸達,減少配送盲區,全國鄉鎮覆蓋率達到99.3%,穩居加盟快運網絡首位,形成網點成護城河,支撐小票策略發展。其實,零擔快遞企業都看到小票的高毛利率,只因網點數量不足,暫無法全面實施。
增加網點容易,保證終端網點的留存與轉化較難。網點賺錢是最樸實的追求,為了網點能夠“進得來、留得住、活得好”,少談罰款,多談生態。安能物流力爭為門店提供數字地圖、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等輔助工具,賦能經營管理的盈利模型。
通過安能學堂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了門店網點的獲利能力,同時通過總部補貼支持網點拓展市場,進一步增強了客戶粘性,提升了服務響應速度。
只有加入安能的新網點盈利能力更強,才會有更多的新網點加入安能;只有網點密度夠高,才可以提升有效規模,才可以從服務體驗、產品品質上挖掘客戶,而不是只靠低價競爭獲客。也就是說,快遞也好,快運也罷,其目的都是服務于客戶,最終也是由加盟網點去落實。完善的網絡為安能帶來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和市場潛力。
2025年安能將聚焦網點渠道、然而,網點到一定密度時,再提高的難度就較大,因為網點越多,服務越好,但網點越多,盈利相對就較困難,這是一個雙向選擇題,如何做好這個平衡很重要。
在新的一年里,安能要擴網點,必然面臨一些后起網的快運公司采用0加盟費+保證金模式吸引網點加盟的競爭。還有一個隱憂是,安能2024年頭部網點留存率比2023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雖然很小,但不能不引起重視。并且,在安能歷史上,有過網絡管理方面一度深陷困境,使網點運營舉步維艱的教訓。
增加網點,留存網點的根本是網點的盈利能力,優化網絡生態推動提升網點盈利能力成為必選項,安能掌舵人秦興華稱2025年要繼續提高網點盈利能力,但能給加盟商的長期回報是最具競爭力的。
對于加盟制,特別是安能這種“中心直營,網點加盟”的模式,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關系,是需要深入考慮的問題,也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中通只所以引領快遞行業,就是在這方面作的較好,通過有償派費制度和同建共享理念,使全網一體化,利益共享化。
不得不說,滲透電商,獲取小票,落地小票戰略,對安能物流經營的裨益是多方位的,比如經營現金流凈流入金額就由2021年的10.84億元增至2024年的21.31億元,年化復合增速25.2%,據稱,為此安能的長期借款由1.05億降至0,去年貸款成本也較2023年減少了2600余萬元。
在電商滲透上,安能肯定要受曾跨行進入快遞所遭受的漫長虧損期的陰影影響,雖采取謹慎的態度。2016年,安能物流做出了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投入20億元進入快遞領域,結果是連年虧損,不得不在2019年終止快遞業務,無獨有偶,德邦也是因為步入快遞企業而帶來長期虧損,不得不賣身京東。
三、效率革命進入深水區
安能發布會上強調“量質雙升 長贏之道”,長贏之道,并不容易,立桿見影的效率革命都在近幾年實施,后面較多的是硬骨頭。
2022年下半年始,安能物流果斷放棄簡單粗暴的燒錢換市場,轉為保留合理利潤、有效規模可持續增長、票件履約保障優先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這為效率革命打下了理念基礎;安能物流毛利率從2022年中期的6.62%波浪增長至2024年末的15.91%,也得益于效率革命。
效率革命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成本的革命,也包括服務的提升,是一個多元的綜合概念,也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重此失彼。
回顧過往,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創新的商業模式,是安能成功的密碼,“中心直營,網點加盟”的模式,既保證了公司對核心業務環節的掌控,又借助加盟商的力量實現了快速擴張,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市場響應速度。
經歷了2022年的業績下滑之后,安能加速轉型,從組織架構、運營管理、產品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成本最優、品質最好、時效最穩、服務響應最快、網絡覆蓋最密”的“五最”愿景為引領,堅定地聚焦于利潤和品質并重的有效規模增長戰略。
去年安能的效率革命,有兩大舉措,一是升級“3300產品”升級,二是建設“9996時效標準”,都取得了較好效果,為2024年穩定盈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前者是取消300公斤內貨物特殊區域附加收費,具體地說是300公斤以內的產品“0加收”,就是免除保稅區、出口倉、偏遠鄉鎮等地的額外特殊加收費用,激發了市場需求,贏取更多小票客戶。
后者是時效標準建設,即“干線中轉率90%、當日簽收率90%、實時簽收率96%”,這一精準的時效標準,完美匹配了電商大件與制造業高頻運輸的需求;通過智能分撥中心、路由算法優化使其平均運單時長縮短了7小時至65小時,在時效穩定性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推動客戶滿意度提升,贏得了更多客戶的信任和口碑。
十萬件遺失率和破損率同比下降79.7%和64.7%,客戶的投訴率也下降了91.0%,2023年安能物流服務終端客戶總數為550萬,2024年增長至630萬,同比增長超80萬,
毛利率的顯著增長,更加直觀地反映出安能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成果。成本,主要由分撥成本與運輸成本構成,降本就是在二者之間降本,并使其無縫銜接,降成本是盈利的重要途徑,2024年,安能單位運輸成本同比下降5.0%,單位分撥成本同比下降16.5%。
也就是說,對分撥結構進行了優化,全年凈減少55個小型集散分撥中心,帶來人效場效的提升,單位分撥成本降至142元/噸;優化車線規劃和投產配置使得運輸效率得到提高,單位干線運輸成本降至301元/噸。
然而降低成本,是一場長期艱苦的戰斗,精耕細作,全環節運營成本再壓降,越到后越難,越是硬骨頭,在保證規模的情況下,降低成本,需要投入設施基建,以“性價比”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
據說,今年安能在數字化投入、車輛升級等方面還將投入約3億元,運輸端引入新能源運力、智慧運力,分撥端提升自動化水平,建設數字化系統,分階段推進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應用場景落地,引領長期健康發展。
2025年,在美國關稅的沖擊下,上游制造業和消費需求的疲軟態勢,在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回升,這將直接導致零擔快運行業的貨量減少,進而給安能的業務帶來沖擊。去年,安能憑借優化成本結構與精細化運營,在價格策略上保有一定優勢,得以穩住市場份額。今年,如何保持價格競爭力與盈利能力的精妙平衡,恐成為安能亟待破解的難題。
安能物流內部結構性調整已經基本完成,進一步降本壓力加大,精細化運營進入深水區。隨著業務擴張,分撥的設備更新、人力、場地租賃等費用水漲船高,怎樣精細化管理是關鍵點;探索新能源運力應用,降低單位運輸成本也是今年的重要工作。
打造健康網絡生態驅動良性增長,實現網絡協同降本,更是一場長期的戰役,如何構建差異化的服務壁壘,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升級,實現降本增效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成本管控壓力仍需謹慎應對。
關鍵是推出創新性產品,以此提升整體的價格帶,讓客戶愿意買單,又避免因價格提升幅度過大而造成客戶流失;只有構建起綜合競爭優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能否通過數字化升級與生態協同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或將成為其能否在零擔快運賽道持續領跑的關鍵。
長贏之道,首先是要高管有信心,安能物流聯席主席秦興華自掏腰包購入安能股票,反映了他對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持續發展的支持。2025年,安能物流的挑戰與機遇并存,安能物流的下一步棋,或將定義中國快運市場的新格局。
結語:回顧過去,安能物流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展望未來,安能還將面臨眾多挑戰。就快運今天的競爭態勢來說,過去的成績再輝煌,稍不留意就很有可能掉隊。好在安能物流提前完成戰略校準,已握有規模化盈利的密碼,有望在政策驅動與存量市場整合中開啟新一輪價值突破。
關注“物流產品網”視頻號
推薦企業
【聲明】本文為物流產品網原創。物流產品網發布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及圖片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更多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展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