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裝鴕鳥了,如果外星人想干掉我們,我們早就完蛋了!
聽說過黑暗森林理論嗎?就是那個讓科幻愛好者夜不能寐的可怕設想:宇宙中充滿了潛在敵對文明,大家都躲在黑暗中,生怕被發現后遭遇滅頂之災。
這種"先發制人"的宇宙游戲讓不少人認為,我們應該立即停止一切對外星廣播,趕緊把地球偽裝成一塊宇宙中的無人荒石。
但恐怕這班車咱們已經錯過了。
自從馬可尼在19世紀末發出第一個無線電波,我們人類就像個站在舞臺中央拿著大喇叭的醉漢,對著宇宙大喊"看我在這兒!"將近一個半世紀了。
各位,收起你們的恐懼吧,如果有什么超級先進的外星文明想把我們滅了,他們早就這么干了。
費米到底問了什么?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著名的科學悖論。
1950年某個午餐時間,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突然蹦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啊?"——指的是那些理論上應該存在的眾多外星文明。
考慮到宇宙有138億年歷史,銀河系中應該到處都是比我們先進幾百萬年的文明才對。
但迄今為止?一片寂靜。
這就好比你在擁擠的露營地醒來,發現四周空無一人,所有帳篷都完好無損,篝火還在燃燒,食物都還擺在桌上——這到底發生了什么?
德雷克方程:宇宙版概率計算器
科學家們發明了德雷克方程來計算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數量。
這個方程基本上是把幾率一個接一個地相乘:恒星形成率、有行星的恒星比例、宜居行星比例、實際演化出生命的概率、進化出智能的概率、發展出可探測技術的概率,以及這些文明持續發出信號的時間長度。
根據你如何調整這些參數,結果可能從"就我們一家"到"銀河系簡直擁擠得像春運高鐵"不等。
諾丁漢大學最近的研究估計可能有30多個能與我們交流的文明,這讓黑暗森林理論看起來更加詭異。
為什么大家都這么安靜?
劉慈欣的宇宙恐怖童話
在《三體》三部曲的第二部《黑暗森林》中,劉慈欣提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解釋:所有智能文明都躲在暗處,因為一旦暴露位置就意味著死亡。這個理論基于兩個公理:
- 生存是文明的首要需求
- 文明不斷膨脹,但宇宙資源有限
結論?一旦發現其他文明,唯一安全的選擇就是立即消滅它們,因為你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懷有敵意,而且等待只會讓潛在威脅變得更強大。
聽起來很合理,不是嗎?
畢竟,看看我們人類的歷史:強勢文化總是壓制或消滅弱勢文化。想想西班牙征服者對阿茲特克人做的事,想想歐洲殖民者對土著人的所作所為。放大到宇宙尺度,似乎更加可怕。
為什么這種理論根本站不住腳
首先,這理論假設所有外星文明都是理性統一的整體,能夠持續數千或數百萬年保持同一政策。
講真,我們連一個小小的國際條約都搞不定超過幾十年,還期望外星人能有"萬年不變的星際安全政策"?
退一萬步講,假設某個超級外星文明確實存在一個類似"星際議會"的機構,能夠制定并執行"保持隱形"的政策。你真以為在整個銀河系范圍內不會有任何"星際異見分子"或信息泄露存在?不會有任何因技術事故而發出信號的情況?
黑暗森林理論犯了經典的科幻錯誤:把整個星球甚至整個文明簡化為一個單一的聲音和一個統一的意志。
而現實中,任何足夠復雜的社會都會有不同派系、不同意見和公然的反對者。
人類已經在宇宙中高喊"我在這兒"將近一個世紀
自從1970年代以來,我們已經多次有意識地向宇宙發送強力定向信號。
1974年的阿雷西博信息向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條包含我們DNA結構、太陽系位置和人類外形的信息。2017年我們又向僅39光年外的特拉皮斯特-1系統發送信號,上面甚至包含了一些數字加密信息,上面包含了比特幣區塊鏈的信息(沒錯,我們居然向外星人推銷加密貨幣)。
如果真有外星獵人在那兒監聽,我們早已經被發現了。他們要么不存在,要么已經判斷我們無害或不值得跨越星際來消滅,要么就是根本不在乎。
更可能的解釋是什么?
大概率事件:簡單生命可能相當普遍,但智能生命極其罕見。從地球歷史來看,單細胞生命出現得相對較早,而復雜智能卻花了幾十億年才進化出來,而且經歷了無數次幾乎滅絕的危機。
技術窗口:能夠發送和接收星際信號的技術窗口可能非常短暫。我們自己的文明才剛開始尋找外星信號不到一個世紀,而核武器、氣候變化和生物技術已經對我們構成了威脅。也許大多數文明在掌握星際通信技術不久后就自我毀滅了。
錯過時機:考慮到光速限制和宇宙年齡,我們可能正好錯過了銀河系的"黃金時代",或者還沒等到它的到來。也許大多數先進文明使用了我們還不了解的通信方式——想象一下古代用烽火傳信的人試圖截獲無線電信號的荒謬場景。
他們就在我們眼皮底下:也許先進文明已經以我們無法理解的形式造訪了地球。如果某種超級智能文明比我們先進幾百萬年,他們對我們的觀察方式可能就像我們研究螞蟻一樣——地球上可能到處都是他們的"研究站",而我們完全沒察覺。
所以,我們該怎么辦?
對黑暗森林理論提出的威脅,我們有兩種可能的回應:
選項一:嚇得縮成一團,切斷所有對外通信,試圖讓地球在宇宙中"隱形"。
選項二:大膽前進,繼續探索宇宙,尋找其他智能生命的跡象。
考慮到我們已經向宇宙喊話將近一個世紀了,選項一顯然已經不可行。而且說實話,任何能夠跨越星際的文明都應該擁有足夠先進的技術來發現我們,無論我們多么努力地隱藏。
歸根結底,黑暗森林理論是一個吸引眼球的科幻概念,但作為對費米悖論的解釋,它漏洞百出。它忽視了文明的內部復雜性,過度簡化了可能的星際關系,并假設所有先進智能都遵循同樣的邏輯和動機。
關于"他們在哪兒"這個問題,更謙虛的答案可能是:我們才剛開始尋找,耐心點吧。
要知道,現代射電望遠鏡才使用了不到90年,相比人類文明的歷史甚至相比地球45億年的年齡,這只是一瞬間而已。宇宙很大,信號傳播很慢,而我們的搜索才剛剛起步。
與其躲在黑暗中瑟瑟發抖,不如點亮燈塔,繼續呼喚星辰大海。
畢竟,如果我們是銀河系中唯一的智能生命,那將是一個難以想象的資源浪費;而如果不是,那么發現我們宇宙鄰居的潛在回報可能遠遠超過任何理論風險。
最壞的情況?
外星人已經收到我們的信號,正在駕駛飛船過來的路上。
但話說回來,如果他們能穿越幾光年到達地球,他們的技術肯定遠超我們。與其擔心被毀滅,不如期待他們帶來的新知識和可能的友誼。
畢竟,宇宙這么大,何必一定要打打殺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