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貴州旅游市場愈來愈“沸騰”。每天清晨,在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延安南路,幾十輛旅游大巴滿載游客從花果園出發前往全省各大景區。
上午6:50,幾十輛旅游大巴在百來米的路邊排得滿滿當當,等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登車,游客們排著隊,提著行李箱,戴著太陽帽,手握自拍桿,臉上樂呵呵地,儼然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但是,旅游大巴集中停靠,會不會給周邊居民出行帶來新的困擾?如何快速有序地疏散人群,安排游客前往目的地,也是貴陽能否接住“潑天富貴”的關鍵。
從4月份開始,貴陽旅游進入旺季。而延安南路上集聚了多家酒店,每天到此接送游客的旅游大巴車漸增。貴陽市交管局南明區分局七中隊民警任海介紹:“大概高峰期有4、50輛。早上主要是集中在6點50分到7點半,下午送游客返程,主要集中在4點半到6點。”
為保交通通暢,也提升游客的交通舒適度。貴陽交警做好以下措施:一是要求旅游大巴車在7點半之前,也就是交通高峰期來臨之前完成旅客的接車。同時在整條延安南路、小車河路上進行分散停放,避免扎堆雙排停放;二是大巴車接客即停即走,不能長時間停放;三是在6:40到 7:00期間,加強警力部署進行交通疏導,確保該道路的暢通有序。
記者觀察到,旅游大巴停放的路段雙向均為4車道,加上時間尚早,即使在大巴錯車高峰時,也能保證其余社會車輛的正常通行。在上午7點40分左右,旅游大巴相繼發車,道路逐漸恢復暢通。
交管部門提醒,市民朋友駕車通行該路段時,如遇旅行大巴候客高峰,請勿違停、鳴笛,以免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旅行團隊做好接客準備,引導旅客按序上下車,不要橫穿馬路,不要扎堆在馬路中間上下客,以免產生交通隱患。
貴陽“出行熱”折射了經濟的澎湃活力,“人從眾”模式對于當地交通承接能力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好的交通體驗,也將對地方的文旅消費起著正向作用。景色美、美食香、城市文明,才能讓旅游更有底蘊,為貴陽帶來“回頭客”和新增量。
來源:貴州交通廣播、南明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