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劉賢沛 通訊員羅越衡 4月18日下午,中山市三鄉鎮舉辦“岐澳風雅,共傳新聲”媒體專場活動,邀請粵港澳大灣區近20家省市主流媒體代表走進古鶴村。此次活動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展現三鄉“百千萬工程”在產業升級、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領域的發展成果。
活動以“文化+體驗”為主線,媒體代表先后參觀古鶴新牌坊、岐澳古道、沉香館、成榮美術館等歷史與文化地標,見證傳統村落與現代治理的和諧共生,深入了解三鄉鎮“百千萬工程”推進中“強、美、治”的實踐路徑。
在古鶴村日東祠,媒體代表們沉浸式體驗了三鄉民樂團帶來《金蛇狂舞》《二泉映月》《龍騰虎躍》等經典民樂演出,傳統民族音樂與現代發展成果創新交融,展現文化傳承的時代新章。
南都記者了解到,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三鄉鎮按照小城市標準建設中心鎮,聚焦“強、美、治”,明確“1158”總體工作思路。2024年GDP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在產業、生態、文化等領域全面發力:將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與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相結合,“工改”累計整備土地2043畝,中山半導體產業園引進7個重點項目,投產后預計新增產值超90億元,中山三鄉產業園區被認定為省級產業園,塑造產業強鎮;完成6000余戶農房風貌提升,打造“美麗庭院”1006戶,雍陌村入選省級“美麗庭院”特色村,三鄉鎮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培育國家級、省級文旅品牌15個,鄉村民宿增至19家,游客量同比增長150%,香山文化品牌持續擦亮。
三鄉鎮黨委委員艾立強介紹,作為中山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古鶴村位于岐澳古道中山段的盡頭。近百年來,無數香山人從石岐出發,越桂山岐水,于古鶴告別家鄉,走向世界。如今在古鶴村內,海內外鄉親捐助的石板街、石碑、戲院、學校、福利中心、僑房、碉樓保存完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我們將民樂表演設在村內古色古香的日東祠,作為常設性的表演項目,定期為游客帶來表演,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此外,我們也會定期將演出送進企業,豐富企業員工的文化生活,這也是三鄉鎮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行動之一”。
2025年是“百千萬工程”初見成效的關鍵年,三鄉將圍繞“灣區美谷”城市品牌,推動城鄉功能重構與品質提升,加快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深化“一村一特色”建設,力爭全域形成示范效應。同時,通過“國企+鎮+村”資源整合模式,激活鄉村經濟新動能,實現全民共建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