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事業運來來來
《乘風2025》三公選人,陳德容本以為選比自己年齡大的葉童可以站樁抒情歌,結果葉童姐姐突破自我想唱跳。
陳德容輪空自動加入侯佩岑隊,給侯佩岑組三人干沉默了....著名主播侯佩岑女士欲言又止,最后高情商發言“吉人自有天相”。
節目里的陳德容像一個“燙手山芋”,不努力又不接受建議,是小組作業里最怕碰到的人。
一公和王蓉吵架,二公和吳宣儀抱怨“你不要逼我”的陳德容,三公選人part不努力的她又一次成了話題的中心。
陳德容選人這一段,被網友各種微表情解讀。發散了好幾條熱搜#陳德容對吳宣儀的愛是手放開# #葉童拒絕陳德容# #侯佩岑組聽到陳德容加入的表情##陳德容 我沒有跳個大概# ,陳德容姐姐成了熱搜“血包”。
翻紅不如翻黑紅,大家的注意力已經不在舞臺上了。舞臺不好看,一方面是姐姐們平均水平不及往屆,另一方面所謂“她行”“創新”的戶外舞臺,造成了更割裂的視聽感受,天然不公平的待遇,讓觀眾們摸不著頭腦。
葉童組的《大山》網投二公第一,怎么就輸給陳德容所在的《本草綱目》了?
當天的錄制是在云南石林,為了節目在線上的呈現視覺更優,犧牲了現場觀眾的感受。《大山》組表演幾乎是在石林里完成的,觀眾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而《本草綱目》組,觀眾只能注意到吳宣儀、VAVA齊舞。
姐姐劃水令人發笑,浪姐的直播策劃也令人無語。0人想看全女綜藝里,選男藝人作為理想型來增加話題度。
近期#浪姐 變味#的詞條也沖上熱搜,逐幀扣字觀察“浪學”“扯頭花”成了熱點。“勵志熱血”感也變弱了,整體充斥著照搬的模式化。節目策劃的“新”,也只體現在外殼上。
中女翻紅還需要“疲態盡顯”的《乘風破浪》嗎?
三件套:
講情懷、發劇本、拼麥麩
浪姐6,情懷、劇本、麥麩,三件套一個也不少。
《新白娘子傳奇》的經典許仙——葉童,《梅花烙》《梅花三弄》《一簾幽夢》瓊瑤代表女主——陳德容、《新還珠格格》小燕子——李晟。
情懷組把高光都給了葉童,葉童到場,全體姐姐都變成了迷妹。但最終情懷組跑出的“黑馬”是鏡頭少、無高光,被剪輯埋沒的李晟,憑借《當》登頂初舞臺第一名,成為本季“民選頂流”。
這匹黑馬也有爭議,和往屆姐姐王心凌的全民回憶、全民爆款式的黑馬是有差距的。李晟的代表作《新還珠格格》《花非花霧非霧》一直是有爭議的作品,因為離譜的劇情、演技等,被頻頻玩梗。
雖然在國民度和作品上稍有欠缺,但李晟自身不爭搶的個性,在本屆姐姐中“矮子里面拔高個”的實力,再加近期大熱劇集《雁回時》里的表現,整體很有路人緣。 當然,還有觀眾對于“預制菜”的逆反心理。現在李晟的熱度更多由外部投票驅動,而非更多由她內在魅力突破,希望節目能給李晟這樣的姐姐多一些展現自己的機會。
今年的大魔王劇本也差強人意。
一直刻意渲染宋妍霏的海外經歷、女團遺珠。但對標往屆的Amber、王霏霏、孟佳,出道組和未出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從初舞臺到選人環節,高光也聚焦在宋妍霏身上,但其唱跳實力、舞臺經驗、舞臺感染力是明顯弱于有兩次出道經驗的吳宣儀。
在麥麩這兩條路上,姐姐們倒是無師自通,cp大亂燉。此處應該有:你們麥麩賣得太嚴重了
很多人批判這一屆把“野心”“翻紅”“出圈”寫在臉上,不過,有點心機又何妨?
能夠展現女性群像、女性可愛美好的機會本就不多,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讓大眾重新認識自己,有什么錯呢?
當然,姐姐們麥麩之余,再多提升一些實力,讓舞臺更好看,就再好不過了。
舞臺不如話題
人造“浪學”
今年姐姐們實力相對拉胯,精力都放在真人秀上了,每次舞臺都會產生新話題。
初舞臺:曹穎低情商提問王珞丹制造名場面,網友評“拆臺式社交”;
一公舞臺:陳德容擺爛,房琪升級為“房學”。
在曲目《免我蹉跎苦》的小組練習階段,陳德容就表現得比較消極。舞蹈老師反復糾正她的動作時,陳德容表示動作太難學不會。同組有經驗的王蓉提出先整體過一遍動作再摳細節,陳德容回懟指責對方“自我”。
以“親愛的”禮貌開頭拉近距離,再回懟“我有這樣說過嗎?” 陳德容回懟又不失禮貌,陰陽怪氣的說話方式成了新梗,“溶語”引發全網模仿。
為了照顧陳德容,舞蹈動作改得簡單了一些。正式公演,對比練習室版的動作更加簡化,陳德容仍然動作不標準、節奏混亂,和同組的黃蓉、黃英差距過于明顯。導致團隊墊底,實力更強的王蓉反被淘汰。
做過小組作業,經歷過職場的人,看到這里已經生氣了吧。但節目組不甘于此,如果陳德容只是擺爛,能讓你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職場背刺”的房琪更加點燃觀眾的怒氣值。
《珊瑚海》組,從節目的剪輯來看,房琪反復提到自己的消息沒有被彭小苒、何泓姍回復。彭小苒多次要求加rap的行為,導致本就緊張的房琪崩潰。無論是備采還是和老師溝通,房琪都在自責沒統籌好小組,不夠果斷,造成初次合練效果差。
初看以為是彭小苒、何泓姍“欺負”素人,隨后彭小苒登上多個負面熱搜。已經淘汰的何泓姍整理完整時間線,表示自己都有回消息,中間有工作耽擱也進行了報備,拿到手機的第一時間也進行了相關回復。在何泓姍工作的期間,彭小苒和房琪有過多次討論。
這番澄清和節目組的剪輯呈現的劇情背道而馳。再往后,彭小苒托朋友制作的rap曝光,是一段很輕柔舒緩的旋律說唱,網友覺得很契合歌曲,并且很入耳,被很多旅行類短視頻用作bgm。
房琪表面強調團隊責任,實則推卸問題,突然在老師面前爆發出認為改編不合理、時間緊張、無能力完成rap部分等客觀且具體的理由,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的“職場綠茶”行為。再加節目組的移花接木式剪輯,通過剪輯放大隊友的“消極形象”,共同造就了這次輿論風波。
房琪一下子從治愈才女塌房為“職場綠茶”,墻倒眾人推,一些不知真假的前合作伙伴也發帖說與她合作溝通困難。網友開始“扒皮”房琪,大有當初研究“麥學”的架勢。
房琪的塌房也是“人設”的崩塌,在高壓中崩潰,暴露出焦慮與控制欲;相對其他藝人,房琪并沒有暴露在鏡頭前進行表情管理的經驗,白眼和不爽表情都會被不知道在哪里的鏡頭記錄,和觀眾期待的“治愈淡然”反差巨大。
二公:“事業運”眷顧的陳德容,躺贏晉級。
《本草綱目》里的陳德容貢獻了笑料級別的劃水。
三個人像在表演兩個節目,怕暴露這個世界的參差,剪輯基本上不敢切全景。“主會場”吳宣儀、VAVA唱跳、齊舞俱佳;“分會場”舞蹈跳個大概的陳德容偶爾亂入,貢獻一段冷宮發瘋妃子式表演。
練習室的陳德容依然覺得自己不被理解,面對吳宣儀,VAVA苦口婆心地勸說陪練,直接難哭了。舞蹈總監淡淡直指“就是練習的不夠”,陳德容覺得大家對她沒有同理心。
舞蹈總監安慰陳德容的一番話,說出了一個最簡單,陳德容卻搞不明白的道理。這個舞臺并不是專門給專業的歌手和舞者去提供的,而是給有挑戰精神的姐姐們提供的。觀眾對不同專業程度的姐姐們,期待值本來就是有差異的。像吳宣儀、VAVA、宋妍霏這樣的姐姐,本身有專業能力需要更拼才能獲得認可,觀眾才能看到她們的努力;而像陳德容這樣的小白,只要努力一點、專注一點,就能夠獲得被看到、被喜愛。
的確如此,比如往屆的寧靜,泡練習室努力地跟進度。甚至到后來老師加速喊拍子,姐姐們都能達到整齊劃一的程度。這一屆的葉童、鄧萃雯也是陳德容的對照組,她們身上也有乘風精神的體現,沒有因為咖位心理負擔很重,反而更多地去學習和融入,挑戰自己的舒適區。
舞蹈總監淡淡用委婉的方式告訴陳德容,不要覺得吳宣儀她們水平高,不代表她們不努力不辛苦,我們對你的要求并不高,你也努力一點,別劃水。這番話聽得VAVA、吳宣儀眼淚汪汪,但陳德容似乎并不理解,點評淡淡的這番話是第一次讓她感受到被安慰。
正式公演舞臺,依舊不見進步,簡單地揮揮袖子,甚至都無法做到優美。憑借如此擺爛的表演,陳德容卻能躺贏穩居安全區。
二公舞臺內外大爭論小drama不斷。比如吳宣儀選卡琳娜反復橫跳,結果得到了被剩下的陳德容;房琪想唱跳所以不選精力不足的葉童,葉童懟房琪;宋妍霏請楊迪吃飯事件,自己cue自己,結果被網友發現和另一檔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的解釋不一樣。
乘風破浪,本應是看到女性的互相幫助、女性力量的堅韌,但目前從陳德容、房琪引發的輿論事件,只看到了節目刻意引發輿論爭吵,女性之間互踩、協作能力堪憂,變成了浪姐版《甄嬛傳》。本應是放大30+女性的魅力和價值,現在反而更加壓縮女性的生存空間,濾鏡碎一地。
抓馬環節年年有,但不應該是像今年這樣舞臺難看,完全靠撕x出圈。
芒果技窮?
掩不住的“綜N代”疲態
房琪并不是第二個麥琳,在她之前還有《我家那小子》里余承恩的姐姐和媽媽。或許是《再見愛人》的“麥學”,又賺流量又賺錢,吃到了甜頭,想如法炮制。
綜藝在招商引資方面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去年雖然誕生了爆款頭部綜藝,但仍有不少節目裸播。
去年的《歌手2024》30個品牌、《種地吧2》26個品牌的贊助規模。同樣是頭部綜藝,今年《乘風2025》只有金典、三星、中免日上、賽靈藥業4個品牌贊助,是《乘風2024》的一半。受節目模式疲態、觀眾審美疲勞等影響,吸金力明顯不足。
綜N代如何創新帶來新鮮感?
第五季浪姐通過擴大國際姐姐比例,多元化女性內核讓人眼前一亮。
本屆選擇走出去,在戶外舞臺踐行「她行」的理想。但現實很骨感,戶外拍攝對綜藝工作人員、舞美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樣身為打工人,自然理解戶外拍攝的難度。但最終的呈現效果,反而費力不討好,看起來是沒苦硬吃。
網傳五公會在新疆錄制,晝夜溫差大也會是一大考驗。外在的美麗的自然風景對舞臺來說是一種負擔,華而不實的精美外殼。
提到浪姐有感染力的舞臺,《精衛》《佳人》《蘭花草》...這些舞臺都是靠姐姐們的用心和努力造就的。舞臺的生命力應該由姐姐們去呈現,而不是交給大自然。
這屆浪姐,在細微之處還是能看到曾經的內核。
在陳德容崩潰擺爛的時候,吳宣儀、VAVA也在努力地靠近和幫助她;
看似高能量的祝緒丹,遇到難事也會有壓力,但身為隊長的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時候自己絕對不能泄氣,努力的給隊員帶來正向的情緒價值;
李晟表達對葉童的美麗和贊賞的時候,葉童會說美麗不是全部,及時糾正李晟的不自信,引導她走到舞臺前面來;
鄧萃雯給妹妹們“撐傘”,講自己推翻重來的故事,“女性都可以,不只是我”。
叨叨不希望這樣一檔女性綜藝的內核消失,曾經的“姐學”是突破規訓,逆轉所謂年齡劣勢,不斷照亮自己、反對性別壓抑的一種姿態。
雖然這一屆浪姐基礎很差,但如果浪姐6走到最后,能打出一張逆風翻盤的養成系神牌,也能算一種勵志。
視覺| 蛋蛋
運營 | 曉滿、杜杜
請聯系:TDDshangwu(微信ID)
轉載
請聯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愛豆 · 看劇 · 聊電影 · 吃瓜
↓關注【AKA桃叨叨】視頻號,收獲更多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