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行知校園迎盛會,初中會場耀光芒。2025年4月18日,川內200余教育精英齊聚東城初中,聚焦課堂教學改革、共探高質量發展之路。
01
行知校園:一景一陶韻
漫步"四園一院",茶香石韻滌心;循跡"四水四聲",書聲操練聲交響成教育詩篇;聆聽"教育家精神"故事,看師道薪火在新時代煥彩。
行知像、行知廣場、德園、行園……每寸空間皆體現著"愛滿天下"的育人哲思。
02
常能課程:讓成長破繭成蝶
七大特色社團課程構建"基礎筑基+高階突破"雙軌體系:剪紙課程傳承行知,科技工坊點燃創意,運動場躍動青春活力。
師生以蓬勃姿態詮釋"教學做合一",兌現"一學生一興趣 一學生一技能"的教育承諾。
籃球社團
足球社團
排球社團
科技工坊
圍棋社
編碼探險隊
象 棋
動 漫
國 畫
超輕黏土
美術作品展
03
課堂革命:跨學科解碼世界
數學課例
《用數據說話——探索廣元涼面中的數學問題》
廣元市利州區東城實驗初級中學 張 倩
“數據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生活的解碼器!”張老師將數學課堂搬進現實——涼面網絡數據推算、社團優秀成員統計…她用學生身邊的鮮活案例搭建思維階梯。當抽象概念化作手中"砝碼",當平均數遇見真實情境的權衡較量,少年們在解題中悄然領悟:所謂“權”,正是丈量世界的一把理性之尺。
語文課例
《風景這邊獨好》
江西省萬載中學 龍 敏
“蜀道煙霞里,山河入畫來。”這個春天,東中學子在龍老師的帶領下,化身云端小導游,以筆為舟,攜萬載中學伙伴暢游詩意廣元!劍門關的峭壁在文字里巍峨聳立,皇澤寺的唐風古韻穿越千年,明月峽的古棧道化作時光隧道。從一磚一瓦到一江一岳,少年們用青澀筆觸描摹出廣元最動人的模樣——原來愛上一座城,只需邂逅她山水間跳動的文脈心跳。
04
思想激蕩:共繪教育未來
專家評課
李現武
● 中學高級教師
● 綿陽東辰初中校長
● 綿陽市外國語學會會長
兩位教師以“學會學習”為核,將廣元非遺美食和著名景點融入真實課堂,構建了“目標——實踐——迭代”的學習閉環,實現了“雙藝——三維——核心素養”的育人理念。學子們化身廣元人文推廣大使:在數學課上以“權”評選推介美食店,以“小導游”推介旅游景點。課堂大屏實時生成學習畫像,記錄每個孩子從“知識遷移”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思維躍遷。
專題報告
《踐行行知思想辦中國式現代化學校》
楊 艷
● 正高級教師
● 東城實驗初級中學黨總支書記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奔赴。”楊書記以灼灼熱忱,向省陶研會描繪了一幅行知育人的鮮活畫卷——
文化如雨,浸潤少年生命的原野;
校園若詩,每一塊磚瓦都寫滿陶韻哲思;
德育化風,以品格之筆勾勒成長筋骨;
課堂生焰,讓思維的曠野迸發創造星火;
活動成翼,帶著青春向更遼闊處翱翔。
“教育當如春風托舉萬千氣象,我們與孩子共赴星辰大海!”
專家講座
《“生·動”教育:理念內涵與實驗框架——致力于“把學校辦得簡煉而充分》
孫錦明
● 江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 院長
● 江西師大教育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 江西省陶行知研究會 會長
"教育不是靜默的繭房,而是生命與天地共鳴的磁場!"孫院長以"感·思·行"為錨,借課程化翼踐行"行——知"密碼,把課堂拆解成萬千生活腳本,讓社團、節氣課、項目制學習綻放成虹......在五育交織的土壤里生長——從觸摸一片葉的紋理到思辨社會議題,從社區調研到田野實踐,能力在與世界的對話中拔節。
李現武校長等專家共探新質課堂內核,楊艷書記以《用陶行知思想辦中國式現代化學校》點燃星火、孫錦明院長攜"生·動"教育理念破繭——這場教育磁場中,每粒思想的微光都在匯成璀璨星河。
結語
當行知精神遇見新質課堂,教育便成了破土的春芽與奔涌的江海。這場盛會不僅定格了東城實驗初中的創新足跡,更昭示著教育人——以行致知,以創賦能的永恒追尋。
未來已來,且看行知之光如何照亮更多生命的原野!
供稿 | 李 勇
編輯 | 涂 蕾
初審 | 王玲琳
復審 | 馬 玲
終審 | 董朝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