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開的盒馬鮮生揚州新店
交流盒馬,實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進群
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沈剛將接任盒馬鮮生事業部(盒馬鮮生大店體系)CEO一職。
《商業觀察家》求證盒馬,未獲回復。盒馬官方早前宣布盒馬鮮生事業部前CEO趙家鈺退休。
根據盒馬于2022年做的上一大輪組織調整,盒馬設置了三個平行事業部,分別是:盒馬鮮生事業部,主要負責盒馬當下主營業態——“店倉合一”的盒馬鮮生大店;盒馬NB事業部,主要負責盒馬NB社區生鮮折扣店經營,這個業態前景被看好,處于大規模復制的“臨界點”;盒馬MAX事業部,主要負責盒馬X會員店業態,這個業態當下在收縮,2025年來,關了3家店,目前還有5家店。
三大事業部是獨立平行的事業部,各事業部負責的業態在各區域市場所設置的分公司多由事業部總部垂管,"互不歸屬"。
三大事業部也分別對應了三大消費場景、三種能力——城市潮流、社區效率、倉儲批發。
今日,盒馬也官宣2025年財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實現盈利,這是盒馬成立以來的首個年度財年盈利,也是嚴筱磊于2024年3月接任盒馬CEO后,交出的首份年度成績單。
盒馬在過去一年做了許多“降本增效”舉措;組織管理層面也做了大量“年輕化”調整;管理風格則似乎有“切換”——盒馬前任CEO侯毅以鼓勵創新精神聞名,其過去領導下的盒馬,做了非常多有價值的創新,無論是業態創新(盒馬NB等),還是商品創新(烘焙、餐飲、大海鮮等),這些創新實際上也引領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創新的背面則是高成本(創新都有成本)、頻繁試錯、組織管理變化大,以及一定程度的混亂。
嚴筱磊接任盒馬CEO以來,盒馬的各個業務條線正逐步條理化,成本也摳得更細,相對應的創新投入力度似乎則有下降。
業務布局層面,目前的盒馬看起來更有焦點,“盤子”沒有攤得那么大了。盒馬X會員店在收縮,盒馬將資源與精力聚焦在盒馬鮮生大店與盒馬NB折扣店兩大方向。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2月中旬突然到訪長沙盒馬門店,則被一些市場人士解讀為:這是對嚴筱磊的一種認可。
一
沈剛
沈剛為市場熟知的一段履歷是盒馬鮮生西安區總。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上海與西安被認為是盒馬鮮生做得最好的兩座城市,“西安盒馬發展得很不錯,銷售好,利潤好”。
上海是盒馬的總部與起家城市,西安則是盒馬跨區域復制的一個標桿與成功“范例”城市。
2018年,盒馬首進陜西,當年4月其于西安太白印象城開出第一家店,到目前盒馬全業態在陜西有近30家店。而除了西安,盒馬鮮生在陜西也將門店下沉到了三線城市渭南。
西安市場的開拓與成功離不開沈剛的貢獻,作為西安區總,從市場進入到快速拓店到業績表現,沈剛一直是作為負責人在“全情”參與。
供應鏈方面,盒馬在西咸新區也投資6億做了一個占地265畝、總建筑面積超10萬平方米的西北供應鏈運營中心,2022年末首期交付,盒馬西北供應鏈運營中心是盒馬全國八大供應鏈運營中心之一。
除了在西安的履歷外,沈剛后續回到了上海。2022年2月,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由侯毅變更成為了沈剛。
2023年6月,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再度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從沈剛變更為孫慶陽。
有市場人士也對《商業觀察家》評價沈剛過去的升遷:“讓年輕人上來。”
二
時機
單就盒馬鮮生大店的經營來看,盒馬目前存有一個良好的市場發展時機,但與此同時,盒馬鮮生也面臨市場競爭壓力逐步加大的現實。
時機表現在:城市化、業態升級、市場下沉三個層面。
城市化:城市化發展推動了購物中心建設供給浪潮,進而帶來一個市場拓展機遇,尤其是在二三線市場,全國性購物中心品牌的下沉,以及供給增加帶動了一批新超市品牌的興起與市場空間的出現。
在長沙、在鄭州、在西安,受益于城市化發展,更貼近用戶需求的新超市品牌,現在是開一家火一家。
業態升級:傳統大賣場業態老化,無論是門店現場運營、供應鏈運營效率,還是商品力,都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消費升級需求了,進而在大量關店。大賣場的關店反過來又把市場份額讓出來了,進而在很多區域市場出現了一個市場空白期:新玩家剛出現還未成勢,老玩家則在退出的情況。
這對于盒馬是一個市場時機。
市場下沉:下沉市場消費者對更安全、更可靠的品質商品有了更多需求。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想要更好的飲食解決方案(熟食加工)、社交互動空間(堂食及互動)、潮流化的新商品資訊體驗,以及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對自有品牌的接受度更好了)。
這些構成了盒馬鮮生大店的一個發展時機,也是盒馬鮮生計劃2025年要新開100家店原因之一。
而要更好地去抓住這波市場機遇,可能是盒馬鮮生事業部最近這波人事調整的原因之一。
三
競爭
時機的背面是競爭,每當機會出現、市場空間放大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圍聚”,進而加入到對“機會”的爭奪中。
一塊是老玩家的“覺醒”。
憑借數據驅動訂貨,實現清晰目標客群+商品開發創新來精準鎖定用戶需求,以及在食百標品領域的供應鏈改革、對即食品類商品的創新開發、做生鮮源頭基地的標準化建設,盒馬過去每進入一個新區域市場往往都會帶來一種“降維”打擊——盒馬有的,其他很多老玩家都還沒有開始做。
但是,近兩年來,很多老玩家也“覺醒”了,比如永輝做的“胖改”,既在做標品的供應鏈改革,也在大力補上即食品類的過往短板。其整體做的定位升級、賣場升級、用戶群升級,使得其跟盒馬的重合度越來越高了。
另一塊是新玩家開始成勢。
比如鮮風生活,《商業觀察家》了解到,鮮風生活進入鄭州市場的一個原因是,其看到盒馬鄭州的一家店銷售能抵得上鮮風生活在開封的兩家店銷售,于是就進入鄭州試試,結果是開一家店火一家店。
它的熟食加工做得很好,超市小吃化表達有特色,堂食互動區緊湊,自有品牌做出了價格優勢,對年輕客流很有吸引力。鮮風生活過去三年左右時間開出了10家店,2025年,計劃新開8家店,其中4家要開在鄭州。
還比如成山農場,它借鑒了鮮風生活的一些東西,但把目光聚焦在了西安市場,并做了很多本地化落地,做得也有聲有色。
所以,每當機會出現時,競爭也會同步出現。
去贏得競爭,可能也是盒馬鮮生事業部最近這波人事調整的原因之一。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