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廣為傳播的劉煜輝的這段話,的角度很有意思:美國的消費能力或許被高估了,他們的消費有一大塊是在美國國內的,包括大學學費,醫療,(虛擬)房租以及法律服務,跟世界貿易沒有關系。
過去幾十年,美國這幾塊的通脹水平遠高于商品。
美國認為,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對中國的貿易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在大幅度提升中國關稅,可以保護美國制造業,并對中國的發展勢頭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甚至有美國一些學者認為,如果中國不再向美國出售任何東西,即中國沒有美國市場的支撐,那么,中國的經濟發展將難以為繼。
所以一切的一切就是美國政府的一些人對中國“一無所知”。在談到中美談判時,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說,中國需要跟美國達成協議,但是,美國并不需要跟中國達成協議。在她和特朗普看來,中國跟其他被美國欺凌的中小經濟體并沒有什么兩樣,中國只不過是規模更大一些而已。如果這就是他們在挑起中美貿易戰時對中國實力的評價,那我只能說,萊維特和她的老板們,完全是拿錯了黃歷本。
怕美國一家搞不定中國,特朗普還試圖脅迫其它國家選邊站隊,但現實卻讓他不斷破防。中國外貿在全世界有130多個朋友圈,并且對38個國家實行了0關稅,這些國家又不傻,又便宜又豐富中國貨誰不愛?
歐洲對美國"撤資中國換關稅豁免"要求反應冷淡。
最近還有一則新聞不知道大家看到沒有:德國《經濟周刊》等媒體最近稱,正在組建新政府的德國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制定的聯盟協議中,“華為條款”被刪除。這意味著,華為在未來幾年很可能不會被排除在德國5G網絡外。
自2018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針對華為的“封鎖行動”一步步升級。2020年開始,英國跟隨美國腳步,宣布全面移除華為設備,計劃到2027年徹底清除所有相關設備,德國規劃到2026年前徹底拆除所有的中國華為核心設備。
歐盟認為:若盲目配合美國戰略,將導致歐洲企業更深度綁定北美市場,反而喪失戰略自主權。尤其在俄烏沖突中,歐洲因追隨美國制裁俄羅斯,承受能源危機與產業外流雙重打擊,不愿再為地緣博弈當"炮灰"。
當前中歐貿易額達7000億歐元/年,中國是歐盟汽車、農產品重要市場。歐洲企業擔憂:若切斷與中國供應鏈,短期內找不到替代市場,反而會讓美國借關稅杠桿控制歐洲經濟命脈。德國化工園區運營商直言:"依賴美國能源就像手握火藥桶"。
面對美國施壓,歐盟正通過三步反制:啟動對美半導體補貼調查、加速審批俄氣過境協議、擴大與東盟的自貿談判。法國Engie集團高管透露:"我們正在測試中俄天然氣管道復運方案"。這種戰略騰挪反映出,后俄烏時代歐洲更傾向"多極化生存",而非單邊倒向美國。
看完這個數據對比就知道美國想拉起孤立中國的貿易聯盟是不可能的。
川普的 “美國優先” 政策正在瓦解二戰以來的西方聯盟體系。2025 年 4 月,英國、日本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債,其中日本持有量降至 1.128 萬億美元,中國持倉量降至 7674 億美元,創 2009 年以來新低。這種 “去美元化” 趨勢反映出各國對美國經濟政策的不信任——美國30年國債收益率在4月一度突破5%,10年期美債遭遇歷史性拋售,市場對美元資產的避險需求急劇下降。
就連跪的最早的日本,越南,臺灣省和印度這幾個地方。目前看來,除了臺灣省是真心孝,趕著把自己最值錢最有含金量的產業雙手奉上,其他地區都是認錯積極,堅決不改。
越南說我們雙邊零關稅,日本說不簽新廣場協議,印度更牛批,說希望通過購買美國黃金的方式減少逆差。
三哥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在農產品貿易領域,美國的傳統盟友正加速 “去美國化”。巴西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2025年對華出口量占中國進口總額的 68%;澳大利亞牛肉對華出口額三年增長6 倍,2025年達到150億澳元。這種貿易轉向不僅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更是對美國單邊主義的無聲抗議。正如澳大利亞國庫部長莫里森所言,“中國市場的開放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繁榮機遇”。
美國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世界這么大,世界市場如此廣闊多樣,離開了美國,地球照樣轉。中國有足夠的智慧應對關稅危機。
通過這一輪貿易戰,美國政府將會痛苦地發現,他們想擺脫從中國的進口,他們想把從中國進口“武器化”,用來拿捏、訛詐中國,沒有那么容易。中美經濟在幾十年來早就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這種關系在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如果美國政府一些人非要覺得自己在中美經貿關系中“拿著更好的牌”,那就讓現實狠狠地教育他們吧。
海外·商務·咨詢
點擊下方“關注我們”,避免失聯
點個在看和贊吧你最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