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很多人都在關注大同的那個訂婚強奸案。首先,我尊重法院的判決,具體的案件分析,很多律師法律專家都已經有非常專業的探討了,所以我也不去贅述了。而我,作為一個35歲依然單身的男性,我只是想從我的視角來聊一聊我的一些想法。
看完這件事我最想說的是:我依然非常相信愛情,但我不敢輕易相信現在的婚姻。
在那個大同訂婚案件中,最讓我皺眉的就是,那個女方的母親,在男女發生事情之后,她并不是純粹的在為女方討要清白,而是她打電話用要挾的態度,要求男方在房本上加上女方的名字,而且她還把男方的關鍵性談話錄了音。
我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最真實的想法就是:這樣的婚姻真的太令人毛骨悚然了:
在這個案件當中,本質上暴露了當代兩性在婚姻中是一種深度的互害模式。男性成為了"供養者工具人",女性淪為了"生育機器"。男的認為有了婚姻就可以隨意處置女方的身體,而女方的家人認為,婚姻意味著可以拿女方的性資源來算計男方的財產。
女方母親像在菜市場挑揀白菜一般掂量女婿的資產,而男方則把訂婚當作性權利的預付款。這場悲劇最荒誕之處在于,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受害者。
在這種婚姻當中,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其實都沒有被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去被尊重。女方的家人更是把女方的意愿當成了一顆棋子。女方的家人甚至還希望通過讓男方在房本上寫女方名字來繼續這段婚姻。而這樣的操作讓我相信,他們其實并沒有在想如何為女方去經營一個家庭,而是執著于財產上的數字算計。這種把伴侶當假想敵的婚姻模式,讓我完全感受不到一丁點兒的溫暖,只有冰冷的交換和勾心斗角,這讓本該締結生命共同體的婚姻,異化成了一場零和博弈。
而這是最讓我不能理解的:這樣的婚姻到底有什么意義?為什么年輕人一定要進入到這樣一種婚姻當中?
說實話,作為一個35歲的單身狗,每次回家我肯定是會被長輩們催婚的。但我非常抗拒去聊這個話題。不是因為我不憧憬去組建一個家庭,而是我發現長輩們所催的那個婚姻和我所期待的那個婚姻是完全不一樣的。
說實話,以下這些話可能有點冒犯那些長輩們,但說實話,在我的感覺里,長輩們并不是希望我因為幸福而進入婚姻,而是他們希望我通過婚姻可以完成某種任務,可以完成某種證明,證明我是他們認為的正常人,證明我具有了某種能力或實力。
每次一回家聊起結婚這個話題,我媽就會非常焦急的和我說:快點找個對象吧!你現在在村子里都已經成了大家笑話的對象了!
我并不是說我的長輩們不是真心的關心我。我是想說,他們所認為的那個婚姻,給我帶來了非常大的恐懼。
再說一遍,我當然非常期待組建一個家庭,但我非常期待的是和愛情一起進入婚姻的神圣殿堂。而不是經過一番精心的算計挑選之后,和一個我不愛或者不怎么愛的人湊合搭伙過日子。
現實當中,我也進過一些相親群,登錄過一些相親網站。我非常驚訝于一些女性同志,她們一上來就宣稱:自己有多么年輕漂亮,希望男方有房有車,存款多少萬,每個月掙多少萬,自己結婚之后絕對不能下廚房,不能做家務,暫時也不想要孩子……
說句冒犯的話,那幾天待在那個相親群里,我看到那些女性的發言,我就感覺對方根本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塊被她們自己明碼標價的豬肉。
再次聲明一下,我不是說所有的女性都是這樣的,我只是說我看到的這種把自己明碼標價把自己進行推銷的現象是讓我非常震驚的。
這種場景讓我想起動物世界的求偶儀式:孔雀開屏展示羽毛,園丁鳥收集藍色垃圾筑巢。但人類更“進步”的地方在于,我們把求偶量化成了數字統計表。
有人也許會說:你不就是不想出錢就想得到一個老婆嘛!
絕對不是!我這么大年紀了,我也談過戀愛,我也為愛情付出過。我非常愿意為我所愛的人去做任何我能做到的事。
但是,如果一個人以讓我完成某個目標為前提條件作為婚姻的入場券,我會尊重她的價值觀,但我一定會讓她帶著她的價值觀去另找別人。因為在我看來,不是以情感而是以權衡利弊為地基的兩性關系是對兩個人類的侮辱,而這種地基的婚姻關系也是對婚姻的不負責任。
有人也許會說:快拉倒吧!你說的自己好像有多么清高似的!你把自己說那么清高不就是想少出一點彩禮嗎?!連彩禮都不肯給,怎么證明你能負責?!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結婚,我絕對不會和女方去計較彩禮的事。我只是覺得,我們似乎被困在“要錢=物化女性”“不給錢=不負責任”的邏輯怪圈里,我們好像失去了平等對話的可能性。現如今,一談到彩禮,網絡上就會掀起“男性吐槽女性拜金”“女性指責男性雞賊”的罵戰。
這些對罵聲讓我們無法冷靜的去思考:我究竟想從婚姻中獲得什么?我們能互相給予什么?當婚禮燈光褪去之后,還有什么能支撐我們并肩前行?
一些人也許會說:想那么多干什么?現實是,很多人就想擁有自己的一個家!有多少人能真正娶到自己的愛情嫁給自己的愛情呢?現實情況就是很多人在搭伙過日子而已。
我明白這個現實。現實當中確實很多人并不是因為愛情而進入婚姻。但這就是問題啊!找個人搭伙過日子就真的那么重要嗎?重要到需要和一個在相親網站婚姻介紹所認識不到幾個月的人一輩子捆綁在一起的地步嗎?
大家是因為什么而相信這種婚姻觀呢?
是因為年輕人自己覺得和一個人走入婚姻是自己對雙方都負責任的行為呢,還是說,是周圍的環境在告訴他,你有了婚姻才能傳宗接代,才能是一個正常的人,才算完成了所有長輩們的期盼……
我暫時沒有答案,因為我實在不想去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我只是看到,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婚姻觀,所以很多男性被急著推入婚姻,很多女性被物化成生育機器,在婚前,女性占據主動權可以漫天要價,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不能上桌吃飯。
很多人似乎為了完成某個任務,于是把婚姻當成了問題的解決方案。但問題是,婚姻本身就會制造新的問題。
文案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肖申克的救贖》里有句臺詞:“這些墻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恨它們;后來你適應了它們;最終你離不開它們。”我突然覺得,很多人被著急的推入這座由物質、算計和道德綁架筑成的高墻里,慢慢的,他們適應了,最后離不開這座高墻。
此時的我只是站在高墻底下,我看著被推進去的男男女女,我不想去苛責個體,我也不想去鼓勵對立。我只是想嘟囔幾句我自己的一些掙扎罷了。
本期推薦影視:《肖申克的救贖》《父母愛情》《再見愛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