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見財經
“立足錢塘潮頭,深耕之江沃土。”
規模增、質量優、效益穩、分紅足——在杭州銀行(600926.sh)2024年年報中,這四組數據成色十足。杭州銀行是“愉見財經”長期追蹤觀察的績優城商行樣本之一,這家被券商分析師譽為“業績常青樹”的銀行,在2024年再度交出一份優秀成績單。
截至2024年末,杭州銀行資產總額21,123.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72%;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3.81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169.83億元,同比增長18.07%,營收、凈利持續雙增;資產質量指標維持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24年年末,不良貸款率0.76%,保持歷史低位,撥備覆蓋率541.45%。
這可是在銀行業集體迎難而上的2024年取得的成績啊,多么不易。這一年,外部經濟環境錯綜復雜,行業面臨著市場需求疲弱、凈息差收窄、風險抬頭等多重考驗。機構們也加速分化中。
風浪越大,越見馭舟者之“能人所不能”。杭州銀行錨定實體本源,明確戰略定位,堅定“輕資本、流量化、國際化、數字化”轉型路徑,實現了規模、質量、效益的均衡發展。
更可圈可點的是,拉長期限來看,杭州銀行近十年都保持著營收、凈利潤雙增長;近4年都錄得利潤的雙位數增長。一家銀行的高質量發展,力透紙背。
這背后的韌性與底氣來自哪里?本期“愉見財經”嘗試從四組數據出發,一一分析。
資產規模穩健增長,存貸兩旺
2024年,杭州銀行資產規模突破2.1萬億元,貸款和墊款總額9,374.9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04.03億元,增幅16.16%;負債總額19,763.0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23%;存款總額12,725.5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
72.74億元,增幅21.74%。
第一層分析,我們先來看:量能增長。
都說2024年市場遭遇“資產荒”,但杭州銀行還是表現出了逆勢韌勁,存貸兩旺,增速遙遙領先大勢。更甚之,存款增速還是歷年來相當出色的一年。
這一擴表在2025年的“開門紅”中得到充分延續。據一季報,2025年第一季度末,杭州銀行貸款和墊款總額較年初再增6.2%。可以預期2025年信貸投放增量將高于2024年。
這種穩健,固然來自業務主要輻射的區域經濟本身呈現出的韌勁,同時也來自一家銀行長期戰略的遠見,源自對“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堅持,以及在此理念之下因地制宜制定區域差異化營銷,全力推進“拓客訪客一號發展工程”,數字化產品配套等各項策略的組合拳。
杭州銀行董事長宋劍斌在致股東的信中表示:“客戶是立行之本,共贏是發展之魂。”“以客戶為中心”是貫穿在經營管理全鏈條之中的。2024年杭州銀行通過著力擴大客群,深化客戶經營,為客戶爭取市場機會、創造價值,力爭實現雙贏。該行全力推進“拓客訪客一號發展工程”,提升公司金融“六通六引擎”、小微金融“云貸e通”、零售金融“幸福金桂”、理財公司“幸福99六合”等產品體系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杭州銀行因地制宜制定區域差異化營銷策略,以覆蓋率及市場影響力提升為目標,促進客戶結構優化和自身專業能力提升。2024年該行有效客戶數同比增長14%,其中公司條線有效客戶數增幅超過20%,客群質量與規模同步提升。
第二層分析,我們再來看:結構優化。
從信貸投放方向看,杭州銀行抓住“三個主流”:主流市場、主流客戶、主流資產;同時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小微貸款在穩固個人基本盤基礎上加速推進向企業端延伸,零售信貸重點抓消費貸新客。
打穩基礎方能利長遠。圍繞“五篇大文章”戰略部署,杭州銀行向制造業、中小企業、信用小微、跨境金融、科創服務轉型,2024年末制造業貸款、綠色貸款、科技貸款、普惠型小微信用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26.27%、21.52%、29.52%、29.91%,高于一般貸款增速,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對于“五篇大文章”中的科技金融領域,杭州銀行持續深耕、經營愈發得心應手。該行通過構建“1+7+N”科創金融專營體系,深入推進科創金融體制機制改革;依托“數據+專業化雙輪驅動,圍繞客戶場景需求創新數字化服務產品;自主研發科創企業成長性評估模型, 同步加強科創金融生態圈建設,打造全周期、全鏈條金融服務生態。截至2024年末,杭州銀行服務科創企業超2.3萬戶,其中95%以上為民營企業,75%以上為小微企業,首貸戶占比更是超35%;累計培育超320家公司上市。
負債方面,杭州銀行深入推進結算、代發等戰略性基礎業務,并通過供應鏈金融、債券承銷、場景支付類產品深化流量經營,實現客戶綜合金融資產增量創歷史新高,日均低付息存款增速超過40%,推動全年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5個基點,負債結構的持續改善成為該行效益增長的“穩定器”。
從銀行發展的本質上看,以穩健的經營帶動穩步的擴表,并將資源傾斜至“五篇大文章”戰略部署,這本身也體現了一家銀行的國企擔當,以金融之力助力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
經營效益經得起周期考驗
2024年,在規模的穩健增長、以及非息收入同比20.21%快速增長的貢獻下,杭州銀行的經營效益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3.81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凈利潤169.83億元,同比增長18.07%,位居同業前列。
在ROE這一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方面,杭州銀行亦是保持了增長,截至期末,該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6.00%,同比提升0.43個百分點;基本每股收益達2.74元,同比增長18.61%。
綱舉而目張。“常青樹”的業績實則是戰略規劃與執行的試金石。2024年是杭州銀行實施“二二五五”戰略的承上啟下之年,戰略引領之下,各大業務板塊表現亮眼,成為支撐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大公司板塊,完成從“1+3”到“1+5”(公司金融+交易銀行、投資銀行、科創金融、跨境金融、中小企業)的架構升級,“六通”客戶經營體系持續推進分層分類管理,“六引擎”產品服務體系積極踐行綜合化經營,“拓客訪客”“數字化轉型”兩項一號工程全面推進。其中,“財資金引擎”累計服務集團客戶數4,759戶,較上年末增長29.22%;“貿易金引擎”累計服務客戶數16,959戶,同比增長29.02%;人行口徑綠色貸款余額828.33億元,增幅21.52%。
大零售板塊,小微業務聚焦戰略重點,深化“拓客訪客一號發展工程”,圍繞行業、優企、園區等重點客群升級營銷打法;穩步推進信用小微模式發展,做優信用小微增長極,開展綜合營銷,向企業端延伸,小微金融條線貸款余額1,518.77億元,增幅14.56%。零售業務圍繞新“五位一體”零售戰略,秉承“客戶導向”理念,聚焦“財富業務轉型升級”“消費信貸渠道攻堅”“專業機制賦能保障”三方面,截至2024年年末,代銷業務余額716.24億元,增幅22.36%。
大資管板塊,圍繞打造金融市場全鏈條服務商的戰略目標,堅持專業化導向、輕資本導向、數字化導向。全面布局“托管+”綜合服務體系,推動業務全流程智能化升級,托管規模17,960.3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89%。杭銀理財存續產品規模超過4,3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代銷規模較上年末增長50%,代銷客戶簽約數較上年末增長51%,渠道網絡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
從凈利息收入來看,2024年杭州銀行實現凈利息收入244.57億元,同比增加10.24億元,增幅4.37%;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63.72%。應對銀行業凈息差持續下行的挑戰,杭州銀行多措并舉,采取三大策略構筑息差收窄壓力“緩沖帶”,保持凈利息收益率處于合理水平,為經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持續強化實體經濟金融服務供給,穩步提升信貸資產占比; 二是加強存款定價管理,有效引導存款成本下行; 三是提升同業業務擇時能力,靈活調整資產負債業務結構,驅動利息凈收入實現增長。
在本章節開篇提及的亮眼的非息收入方面,杭州銀行開辟多條業務增長新路徑,加快培育財富管理等中間業務發展新動能,提升非息收入貢獻。2024年,杭州銀行非利息凈收入139.24億元,同比增加23.41億元,增幅20.21%;非息業務收入占營收比例提升至36.28%,同比增加3.20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就像穿了鎧甲
在低息差的市場環境下,有效控制風險等同于創造收益。宋劍斌董事長在致股東的信中提到,“我們深刻意識到風險的長期性和反復性,始終將全面風險管理和合規經營作為高質量發展生命線。”
這條“生命線”杭州銀行一直把守得牢固。截至2024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0.76%,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541.45%,風險抵補充足,資金“安全墊”厚實。兩大核心指標在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愉見財經”還發現了一個潛在趨勢,2024年杭州銀行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分別為72.74%和55.61%,分別較上年末下降9.79、2.55個百分點,可見潛在風險敞口進一步收斂。
為何在行業風險抬頭的背景下,杭州銀行資產質量就像穿了鎧甲?從年報中找答案,我們發現了該行長期堅持的“風險防范是發展的前提、不以風險換發展”理念。
一直以來,杭州銀行堅守全員全程的風控策略,持續優化大額風險排查檢查、信貸結構調整、員工行為管理“三大法寶”, 逐步建立信貸稽核機制、員工內控行為評價、團隊內控行為分類評價“三大抓手”;不斷強化風險政策和授信標準對資產投向的引領和約束,持續加強資產組合管理和大類資產配置管理;聚焦大額授信、中小實體、大零售三大客群,提升風控有效性;進一步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優化風險管理機制,深化數智風控技術應用,持續推進風險監測預警中心、數據模型中心、檢查中心“三大中心”和系統支持部建設;持續加強風險管理隊伍建設,提升風險管理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股東回報策略積極
先劃重點:杭州銀行2024年采取了更為積極的股東回報策略。
在實施2024年度中期分紅的基礎上,杭州銀行計劃2024年末期實施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80元的分紅政策,2024年度現金分紅達每10股6.50元,實現每股分紅金額同比增長25%,分紅總額同比增長29%——這為投資者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回報。
再說根源:銀行本身經營得好,“量質效”均衡發展,既是股價的支撐,也是分紅的保障。與此同時,杭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穩步提升,2024年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5%,較上年末顯著提升0.69個百分點,為業務可持續增長與分紅政策落地夯實基礎。
為了鞏固投資者長期信心,杭州銀行日前披露了《估值提升計劃暨“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重點聚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推進業務轉型發展、強化風險管理、堅持穩健分紅、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以及踐行價值增持等措施,提升公司投資價值,增強投資者回報。
盤點過往,杭州銀行一直遵循“效益為本、兼顧長遠”的分紅原則,實現了利潤增速與DPS(每股分紅)增速同頻共振。比如,近三年(2022年-2024年),杭州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區間在18%-26%,每股現金分紅同比增幅在14%-30%,利潤的增幅和現金分紅增幅基本匹配。
再拉長期限看,從杭州銀行上市以來的利潤與分紅增長可以看到,2024年度和2016年度相比,該行凈利潤增長了3.26倍,每股分紅增長了3.25倍,現金分紅總額增長了4.07倍,同期現金分紅的增長幅度是上市銀行均值的3倍左右。
據統計,自上市以來,杭州銀行普通股累計現金分紅規模將超過188億元,這一數字已超出該行迄今已完成的全部股權融資金額。
自2024年初至發稿,杭州銀行(600926.sh)股價漲幅高達近60%,在一眾上市城商行中排名靠前,這一漲幅也穩步跑贏行業指數與上證指數。
立足錢塘潮頭,深耕之江沃土。從以上四組數據,我們可以看見一棵“業績常青樹”歷周期始終保持的挺拔向上:
之于客戶,它是“金融為民”的生動實踐; 之于同業,它是差異化發展的典型樣本; 之于投資者,它是值得長期關注的好標的。
作為植根區域經濟的金融生力軍,杭州銀行以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2025年是杭州銀行“二二五五”戰略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輪戰略的謀劃開篇之年。
杭州銀行表示,將堅持黨建引領、從嚴治行、質量立行,緊扣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續推動輕資本、流量化、國際化、數字化轉型,著力推進“兩大工程”,守正創新,實干爭先,爭做“優等生、好銀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