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問五臺山弘愿老禪師:人怎樣越長越帥氣?怎么判斷自己長大后帥不帥?是不是用心照自己,便可以一目了然?人長相各有千秋,都是天地造化的唯一存在,是不是只要心相漂亮,心相美好就一定越長越帥氣?
弘愿老禪師慈祥地說道:阿彌啊,佛經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五臺山的千葉蓮長在人的心中,她在污泥中生出清凈相,正是因她心向光明。《大乘心地觀經》有載,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由累世修持慈悲心所化現。我為你分說這“帥氣三昧”。
第一重境界在“眼波流轉”。不是教你學那畫眉深淺,而是要修“慈目觀”。昔日目犍連尊者墮餓鬼道時,因前世嗔目視母,雙目如炬灼人。你且每日晨起對鏡,觀想雙目如春山含霧,將所見眾生皆作未來佛想。這般修持三載,眉間自有祥云流轉。
第二重境界在“骨相莊嚴”。莫要執(zhí)著皮囊美丑,當修“正念脊梁"”。你看那菩提樹縱遇狂風亦不折腰,是因根系深扎大地。行住坐臥常存“頂天立地”之念,脊骨如貫佛光,百日之后,自現松柏之姿。昔年玄奘西行,黃沙蝕面而氣度愈顯,正是此理。
第三重境界在“氣韻生動”。這最是緊要處,需修“無相功德”。好比那月光潭水,潭深則月明。每日三省:可曾口吐蓮花?可曾手播善種?可曾足踏正道?如此綿綿密密,三年五載后,縱是粗布麻衣,旁人見你亦如觀自在菩薩踏浪而來。
至于明鏡照影,恰似《楞嚴經》中“認賊作父”的公案。若你執(zhí)鏡問美丑,便已墮入分別心海。當學那敦煌飛天的琵琶,弦動時不計宮商,但奏無我妙音。待你證得“無我相”時,三千大千世界的清風朗月,俱是你眉目間的倒影。
最后送你四句偈子:莫向皮囊問始終,心田自有玉芙蓉。慈光流轉三千界,步步生蓮是帥翁。
破除我執(zhí)相,慈悲待眾生,心生玉芙蓉,越長越帥氣。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頂禮至尊諸圣為眾生祈福:南無阿祖太上老君!阿彌陀佛!六時吉祥!阿觀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積德,越來越好!南無阿彌陀佛,一切變得越來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阿觀自在,菩提薩婆訶!阿觀自在,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
(李松陽2025公歷0423《非常財富》 第02885篇 阿彌聞道第1045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