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廣告語“你沒事吧”走好的企業要再次IPO了。
對于休閑零食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溜溜果園”)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IPO了,而這次港股IPO,可能是它的背水一戰了。
早在2019年,溜溜果園就曾經向深交所創業板申請IPO,但不知為何,在同年12月份溜溜果園選擇撤回,甚至連證監會都沒來得及反饋意見。而近日又選擇港股IPO,保薦機構也從沖刺A股時候的中泰證券換成了在港股實力較強的中信證券。
不過,再次沖刺IPO的溜溜果園,此次能成功如愿嗎?
1、從北漂創業到“梅業帝國”
創始人楊帆于1999年創立安徽溜溜,在最初的時候以膨化食品為主,但市場競爭激烈。2001年試水青梅產品“溜溜梅”,但未成氣候。2005年,楊帆考察發現青梅在海外市場的潛力,決定聚焦青梅加工。2006年,公司砍掉其他業務,引入臺灣技術改良生產工藝,確立青梅為核心賽道,這就是溜溜果園的成立。
2013年,公司以年營收5000萬元的規模豪賭營銷,斥資千萬邀請楊冪代言,憑借“你沒事吧”魔性廣告迅速出圈,銷量突破20億顆。2016年推出西梅產品,2019年推出梅凍,開啟第二增長曲線。至2019年,公司營收達8億元,但凈利潤從2016年的8145萬元下滑至5603萬元,暴露品類單一風險。
在2019年,溜溜果園因首次沖擊A 股失敗后,公司轉向渠道變革:降低經銷商依賴(從90%降至40.8%),擁抱量販零食店,2024年直銷收入占比升至59.2%。2024年營收16.16億元,梅凍貢獻25.4%,但核心產品毛利率持續下滑。
并且,溜溜果園的核心產品梅凍由第三方代工廠“蕪湖梅凍天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該廠在2022-2024年間被監管部門5次檢查,4次因質量問題被責令整改。此外,梅干零食的浸漬工序外包導致品控難度加大,公司坦承“可能損害品牌形象”。
對于消費者來說,健康和食品安全如今成為首要條件。而溜溜果園截止到2025年4月21日,黑貓投訴平臺累計收錄421條關于“溜溜梅”的投訴,涉及產品變質(如梅凍發霉)、異物(石頭、指甲、毛發)甚至“被咬過的青梅”等嚴重問題。盡管招股書強調“端到端質量管理系統”,但實際投訴與宣傳形成強烈反差。
甚至,溜溜果園的子公司詔安溜溜曾因污水排放、標簽違規等問題被罰款超67萬元,2023年詔安工廠因廢氣超標再次被罰。環保合規性問題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溜溜果園的營收從11.74億元增至16.16億元,凈利潤從0.68億元增至1.48億元。然而,增長主要依賴量販渠道低價策略:梅干零食均價從39.4元/千克降至35.2元,梅凍均價從27.2元暴跌至18.6元。
甚至,在溜溜果園的凈利潤中,2024年政府補助3380萬元,占凈利潤22.8%,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卻從2.02億元銳減至0.84億元,盈利質量存疑。
哪怕溜溜果園的核心產品梅凍雖以45.7%市占率居果凍行業第一,但面臨喜之郎等巨頭擠壓,且毛利率從49.2%降至47.8%。而其西梅產品因進口成本上漲(2024年20,700元/噸),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導致溜溜果園的利潤下滑,毛利率下滑至32.4%。
2024年溜溜果園的研發費用驟降43.8%至1895萬元,研發團隊僅26人,對比3.1億元營銷開支(廣告費7900萬元)凸顯“重營銷輕研發”模式。公司專利42項中僅5項為發明專利,創新持續性不足。
2、紅杉離場與對賭倒逼
2019年,溜溜果園宣布沖刺深交所創業板IPO,結果沒想到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就宣布撤回IPO申請。
到了2024年,溜溜果園開始轉戰港股市場,保薦機構也轉為中信里昂與國元證券,估值降至22億元。
2015年,紅杉資本曾以1.5億元獲15%股權,陪跑近十年后于2024年6月退出,累計收益僅約1000萬元。在招股書上,2024年,溜溜果園支付2.61億元回購其股份。
此外,在D輪融資入局的蕪湖國資背景的華安基金(4000萬元)和興農基金(3500萬元),對賭協議要求2025年內上市,否則需以年息6%回購股權。
然而,2024年末溜溜果園的現今等價物僅0.78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連續兩年下滑(2023年降8000萬元,2024年再降4000萬元)。
目前,公司的實控人為楊帆夫婦通過直接持股37.97%、通過聚潤投資間接控股36.53%等實體合計控制87.77%,深圳君榮持股5.52%為第二大股東。機構投資者華安基金、興農基金等合計持股不足5%,話語權有限。
在面臨對賭倒逼,現金流不足的情形下,溜溜果園上市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3、細分龍頭的背水一戰
在國內,2029年預計果類零食市場規模預計達780億元(CAGR 8.6%),而溜溜果園的在青梅(60%市占率)和梅凍(45.7%市占率)細分領域具備先發優勢。
但是,作為產品單一的溜溜果園,依然面臨著多重挑戰,像是同行業的零食巨頭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加速滲透果干賽道。
并且,溜溜果園的產品青梅價格受氣候影響顯著,如2017年霜凍導致成本飆升,2024年原材料成本占比升至47.7%。如果不能解決成本難題,在未來依然面臨被其他巨頭搶占市場的風險。
溜溜果園選擇港股IPO,主要基于香港資本市場對輕資產運營模式及高毛利企業的偏好。然而財務數據顯示,其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例達32.7%,與典型輕資產特征存在結構性差異。在競爭格局層面,公司正面臨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綜合零食品牌的強勢擠壓,后者通過多品類擴張持續蠶食細分市場。若港股IPO進程受阻,企業或將觸發對賭協議中的回購條款,疊加現有市場競爭壓力,可能引發連鎖性現金流風險。
港股IPO是溜溜果園突破品類天花板、化解對賭壓力的背水一戰。若食品安全、成本控制等問題未解,資本市場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