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內,刷到3篇關于死亡的文章,讓我悟出了3點。
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名男子去世了,他女兒用父親的手機發訃告,卻無意中看到父親離世前與AI的對話。
這位男子,生前很喜歡問豆包各種問題,女兒就想看看父親離世前說了什么。
當她打開父親手機里的豆包時,真看到了父親跟豆包的對話。
父親問豆包:我要去世了,豆包。
看到這里,她瞬間淚奔。
另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75歲的老人突然去世,老伴悄悄把他火化了,沒有驚動任何人。
老人患腦溢血,在醫院搶救幾天后,因醫 治無效死亡。
死后,家屬做出了一個決定:人不進家門,不舉辦葬禮,不通知任何人,給他買來壽衣穿上,讓火葬場把人從醫院直接拉走火化。
為何這樣做,是因為:老人和幾個兄弟因房產問題早已斷絕來往,退休多年和同事也沒什么來往,親戚不多,女兒未婚,社會關系單一,如果辦后事,估計也很冷清,所以干脆低調處理。
第三篇文章說,人死后不留骨灰,不買墓地,不求后人祭拜的,多半是三種人:非常獨 立的人,看透生死的人,有大智慧的人。
這3篇文章,都講到了死亡的問題,讓我悟出了3點:
一是人老了,真的很可憐,陪伴我們的,可能只剩下手機,只剩下AI,我們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老了后,不要對子女有太多指望,他們有他們的事要忙,他們也許過得比你還要辛苦。
生兒育女,能在你行將就木之時陪你一時送你一程,幫你料理完后事,就很不錯了。
二是人死了,喪事從簡,甚至越簡越好。
子女減少、親情淡 化、社會冷漠,你的死亡,除了家人,真沒幾個人在乎,何必搞得人盡皆知、人仰馬翻?
你在家人的笑聲中來,又在家人的哭聲中走,一頭一尾有家人陪著就夠了。
三是人走了,就要走得干干凈凈,不留一點麻煩。
不要留骨灰,交代子女把骨灰撒在江河大地,省卻買骨灰盒的錢,讓自己塵歸塵、土歸土,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多好。
不要買墓地,花那筆”巨資“不值當,還要子女不斷給你交管理費,人都死了,就省點心吧。
不要立墓碑,本就是一普通人,也沒必要讓世人記住,子女省卻每年掃墓祭拜的麻煩,也免得讓他們反復回憶過去重揭傷痕。
其實,死亡的話題,也沒什么忌諱的,它雖然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這并不影響我們提前有所思考和準備。
當我們想清一些問題后,當死亡真的來臨時,才會不慌不忙,才能恬靜淡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