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歷經56年,從抗議污染到倡導共生,見證人類從征服自然到敬畏生態的覺醒。
中國生物志庫構建數字時代的生命共同體,訪問志庫開啟高效生物多樣性研究及知識分享,進行科技賦能的“共生實驗”。
一場油污引發的“覺醒革命”
1969年,美國加州圣巴巴拉油井爆炸造成了大規模的海洋污染,致數千只海鳥死亡,威斯康星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在訪問油井爆炸現場后,深受震撼,決心組織一場全國性的環保教育活動。
他邀請了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擔任活動主席,在全國各地建立了數百個辦事處,招募了數千名志愿者。
他們選擇了1970年4月22日作為活動日期,因為這一天是星期三,既不會與周末或假期沖突,又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和上班族參與。
那一天,全美國共有2000多萬人走上街頭游行示威,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護環境。
這場運動就是世界地球日的雛形,它直接催生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縮寫:EPA)的成立,以及《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等法案的落地,為美國的環境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
1990年,地球日升級為首個“世界地球日”,140多個國家參與“拯救臭氧層”行動。
當年4月22日,地球日20周年之際,李鵬總理發表了電視講話,支持地球日活動。從此,我國每年都進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
北京市東四九條小學“李四光中隊”代表和江西的小朋友向全國的青少年朋友們發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做新時代保護地球小主人”倡議。
(楊征 攝/侯一俊 編)
截至目前,世界地球日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環保盛事,有力推動了全球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促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議題之一。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各國通過宣傳活動、義務植樹、環保展覽等多種形式,呼吁人們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參與者們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傳播環保理念,讓更多人意識到保護地球不再是個別人的責任,而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使命。
從“征服”到“共生”的中式哲學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作為“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今年的地球日主題依然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珍愛地球”,核心在于認知地球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家園。當前,地球資源消耗與生態破壞已逼近臨界點,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頻發,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擾動遠超其自然恢復能力。這不僅威脅著生物多樣性,更動搖著人類文明的存續根基——保護地球已從選擇題變為生存必答題。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征服自然”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轉變,通過生態修復、物種保護、循環經濟等手段,構建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平衡體系。
我國提出的“雙碳”目標,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覆蓋陸域國土面積≥30%),推行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都是在努力實現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舉措。
“數字共生”我們在進行
“中國生物志庫”是科學出版社權威發布的生命科學綜合數據庫,目前收錄物種條目39萬余條,覆蓋在我國分布的全部植物、大部分動物、已探明的淡水藻海藻、常見大型真菌及部分海洋生物,約12萬種以上。
生物志庫聚焦在物種本身,記錄物種的形態特征、習性、生境、與其他物種的生態關系等信息,同時放眼生命科學相關的一切議題,例如保護區的建設、糧食安全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實驗方案的擬定等等,它不僅是科研人員的資料庫,更是公眾探索自然的“數字窗口”。
核心功能亮點
?全景檔案:高清圖像+分布地+瀕危等級,一鍵觸達。
?ai識別:上傳圖片即可識別物種,同步閱讀相關信息,解鎖自然觀察新姿勢。
?全網互鏈:以生物志庫為原點輻射全球,鏈接行業相關網站,一站直達。
瀏覽器搜索“中國生物志庫”即可體驗。
訪問https://speciesv5.sciencereading.cn
還可體驗新版嘗鮮,視覺煥新,體感流暢,布局合理。
!目前資源量還未完全更新,僅提供測試體驗。
一場關乎人類命運的“共生實驗”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是口號,更是需要全球協作的系統性工程。在“十四五”的關鍵窗口期,我國正以制度創新、科技突破、文化覺醒為支點,撬動一場從理念到實踐的文明范式變革。唯有敬畏自然、攜手共生,方能書寫人類文明的可持續未來。
參考
[1]“世界地球日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2010-04-13. https://www.mnr.gov.cn/zt/hd/dqr/41earthday/dqrhg/201807/t20180709_2055713.html
[2]"時光穿梭機(4月22日)-1970年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時光穿梭機. 知乎. 2023-04-25.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4749185
[3] "第56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海報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2025-04-16. https://www.mnr.gov.cn/gk/tzgg/202504/t20250416_2883058.html
科學權威的生命科學綜合數據庫
“中國生物志庫”!
更多書訊、行業咨詢、硬核科普
歡迎持續關注賽拉艾芙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