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作為保護和激勵創新的基本制度,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保護創新就是服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日,互助縣人民法院經過多次線上調解,成功調解并當庭履行了一起原告上海某公司訴某區黃金珠寶店侵害商標權糾紛的知識產權案件。針對該案涉及到的問題新穎、調取證據繁雜、侵權損失難以確定的特點,法官在案件審理中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和“審執一體”工作理念,把調解工作貫穿案件全流程,通過向當事人釋明法律、闡明裁判規則、分析訴訟成本以及對經營者產生的影響等方法,同時運用已生效的典型案例增強法律釋明效果,以縮短雙方當事人對案件結果預期的差距,促使當事人作出有利于雙方的調解選擇,被告當庭履行賠償40000元經濟損失,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是保護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近年來,互助縣人民法院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為保護知識產權豎起了堅強的“司法之盾”。立足全市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實際,主動延伸司法保護觸角,以更高質效的司法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度,開展對象針對化、內容精準化、形式多樣化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向企業和群眾普及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知識,提高公眾的維權意識,營造全社會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法官提醒
知識產權是人類智力勞動的成果,它是具有財產屬性的。知識產權也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一項改變人們生活的發明專利,到日常追劇、觀影,從閱讀書籍到收聽歌曲再到網絡游戲,知識產權正在融入生活、改變生活、成為生活。不要認為“知識產權”離我們很遙遠,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被侵權者,每個人也都可能成為侵權者。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不僅會侵損權利人的民事權益,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知識產權包括哪些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供稿:陳樹蓮
編輯:席英玲
校對:劉學芬
審核:鄭俊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