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實習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來自不同法學院校的年輕面孔
一齊匯聚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相同的實習舞臺
不同的觀察視角
他們共同體驗著法律的實踐魅力
沉淀著對法治的獨特感受
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實習生活,像是一段奇幻的旅程。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一方面,我更了解審判工作的性質和內容,對法條的理解和法律的適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我增長了辦事的能力,諸如整理卷宗、校對文書等等細碎的工作都讓我多了一份細心,也使我懂得做事情要注意細節、尋找方法、提高效率。
—— 華南理工大學 周端鋮
在著作權庭,我主要接觸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在學校的學習中,相較于程序法,我更重視實體法的學習;經過實習,我逐漸意識到,只有當案件的審理符合程序法的要求,實體結果的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當事人的權益才能在法律框架下得到保障。每一個案件都有其獨特性,當事人對于訴訟請求的變更、舉證義務的負擔、證據的證明力等,每一步都需要以程序法為依據。
—— 暨南大學 何雨翎
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實習的這段時間,我對司法保護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一次比對兩款智能設備產品外觀時,我糾結于局部差異的權重,法官的指點讓我明白:保護創新,需要在技術分析中融入普通消費者的視角。在切身的觀察和學習中,我慢慢感受到,司法裁判不僅是結論的輸出,更是用邏輯鏈條編織的公正網絡。這次司法實踐的機會,讓我領悟到遠超教科書案例的豐富內容。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袁思祺
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立案庭實習的時間,我接觸了庭審筆錄、撤訴裁定、卷宗歸檔及校對文書等程序性事務,每一項工作都要求高度的專注、細心。整理案卷時,面對動輒百頁的專利案件卷宗,要依據當事人主張提取關鍵證據信息,以規范形式呈現。這段實習經歷,讓我真切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習鏈接了理論與實務,也讓我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堅定了在法律和知識產權領域發展的決心。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王靖瑜
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實習期間,我結識了優秀的前輩,學習了豐富的法律實務經驗。這段經歷不僅讓我直觀觸摸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前沿脈絡,更完善了我對法律職業的認知體系。在整理當事人提交的文書過程中,確權、抗辯、比對、承責等專業詞匯逐漸具象化,精彩的法庭辯論和意見交鋒散見于一沓又一沓證據材料。曾經生硬、孤立的知識在應用于實際案例的過程中重新變得生動、具體,讓我受益良多。
—— 暨南大學 陳燁華
從初來乍到的茫然無措,到如今逐漸適應節奏,我清晰感知到自己在這段時間的蛻變與成長。曾幾何時,頻繁出現的錯誤讓我苦不堪言,但隨著實習的深入,我逐漸轉變心態,將文書工作視為打磨心性、錘煉能力的熔爐。以前學的法律知識到底能不能用在實際工作里,這次實習就是檢驗的好機會,更重要的是,它能幫我重新認識法律這個行業。知識產權案件情況復雜,審判流程又要求特別仔細,而且這個行業還在不斷變化,這些對我都是挑戰,但我覺得越是難,越能讓我進步。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黃萬童
攝影 | 陳逸霞
編輯 | 黃芷丹
校對 | 羅冠明
審核 | 冼文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