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專屬于中國老人的“雞蛋騙局”
幾個免費的雞蛋,領幾袋免費米面糧油的小恩小惠,再來幾句聲淚俱下的“您就是我親生父父母”。
就能撬開了數十萬中國老人的錢袋子,卷走了他們積攢一生的244億養老錢,讓半生積蓄化為烏有!
6月,隨著大連中院法槌落下,號稱“中國老年人第一大忽悠”的山海集團轟然崩塌。
而這場涉案金額高達244億的中國最大老年人詐騙案,給所有的家庭都上了一課。
“免費雞蛋”敲開詐騙大門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社區的公告欄上就會貼上色彩鮮艷的傳單,“免費領取雞蛋,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幾個大字。
如果有,一定要注意,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餡餅”,這些小利小惠的背后必然是一個更大的陰謀和算計,因為免費的,往往最貴,最后一定會將你騙的體無完膚。
大連山海集團,這家表面上光鮮亮麗的“養老龍頭企業”,創始人周志峰深諳一個殘酷的現實,因為中國老人的養老錢,實在太好賺了。
專門那些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對他們含情脈脈,一聲聲“叔叔阿姨”“干爹干媽”,徹底淪陷在那些騙子的溫柔鄉,而這,正是山海集團精心設計的騙局的第一步。
待時機成熟了,山海集團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向老人們介紹所謂的“養老投資”項目,他們告訴老人,只要在山海集團預存19800元,就能享受終身福利,包括免費旅游、溫泉療養、醫療保障等,讓老人們心動不已。
為了讓老人們更加心動,山海集團還推出了“高息返利”的誘餌,甚至還能獲得遠超銀行存款的利息,年化利率高達10%甚至更高。
再加上“干兒子”“干女兒”在一旁軟磨硬泡,不少老人心動了,紛紛拿出自己的養老錢、棺材本,投進了這個看似美好的“養老投資”項目。
張大爺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時很少回家,山海集團的工作人員得知后,對張大爺格外照顧,經常陪他聊天、幫他買菜。
當工作人員向張大爺介紹“養老投資”項目時,張大爺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工作人員拍著胸脯保證:“張大爺,您就放心吧,我們公司實力雄厚,肯定不會騙您的,這錢投進去,您以后的養老就不用愁了,還能給子女減輕負擔。”
張大爺想想自己年紀越來越大,確實需要為養老做打算,而且這些工作人員對他這么好,應該不會騙他,于是一咬牙,拿出了自己積攢多年的20萬元積蓄,全部投進了山海集團。
瘋狂斂財與奢靡人生
當老人們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歸宿”而暗自慶幸時,周志峰等犯罪分子,已經拿著那些老人的“棺材本”,過著極度奢靡的生活。
周志峰名下的房產超過100套,幾乎都市各個城市的黃金地段,總價值超過10億元,每一套房子都裝修得金碧輝煌,里面的家具、擺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奢侈品。
他家中的一幅名畫,可能就是一位老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財富,甚至那些老人因為被騙,連自己原本的住所都保不住,只能在簡陋的環境中度過余生。
周志峰對豪車更是情有獨鐘,他的車庫里停放著各種百萬級豪車,甚至還有過億的限量款車型,這些對他來說就像普通玩具一樣隨意購置,甚至還有傳聞稱他擁有價值過億的豪車。
他的妻子,擁有無數百萬元的限量款包包,這些包包擺滿了一整個房間,每一個包包的價格都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生活數年。
為了慶祝兒子的百日宴,周志峰花費上百萬,在豪華酒店大擺宴席,宴會上的菜品都是頂級的山珍海味,酒水也是名貴的年份酒,現場布置得如同皇宮一般,奢華至極,而這一切的花費,都是老人們的養老錢。
張大爺把自己的20萬元積蓄投進山海集團后,原本想著能靠著這筆投資安享晚年,沒想到卻血本無歸,當他發現自己被騙后,整個人仿佛瞬間蒼老了十歲,他每天坐在家門口,眼神空洞,不敢告訴遠在外地的子女,怕他們擔心,也怕被子女責怪。
#優質圖文扶持計劃#謊言破碎,正義降臨
紙終究包不住火,山海集團的騙局終有破裂的一天,由于山海集團采用的是“龐氏騙局”模式,用新投資者的錢支付舊投資者的利息,隨著入局老人越來越多,需要支付的利息也越來越高,資金鏈終于不堪重負,斷裂了。
2023年,老人們發現,山海集團承諾的本金和利息無法按時兌現,原本熱情的工作人員也開始躲躲閃閃,電話不接,信息不回,老人們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一時間,憤怒、絕望、悔恨的情緒在老人們心中蔓延,他們紛紛走上街頭,集體維權,要求山海集團歸還他們的血汗錢,隨著老人們的集體維權,山海集團的騙局徹底曝光,警方迅速介入調查。
2025年6月27日,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周志峰等三人非法集資案,被告人周志峰因犯集資詐騙罪、洗錢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王長東、魯紅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十四年,并處罰金。
聽到這個判決結果,老人們的心中五味雜陳,雖然騙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他們失去的養老錢卻很難全部追回,不過,這個判決也讓老人們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和威嚴,他們相信,正義雖然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子女們為了工作和生活,常常奔波忙碌,無法時刻陪伴在老人身邊,導致許多老人在情感上處于孤獨無依的狀態,他們渴望關愛、渴望陪伴,這種情感上的缺失,就像一個巨大的空洞,被騙子們利用。
而在信息時代,知識和信息的更新換代速度極快,老年人由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弱,與年輕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信息差,他們對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的新知識了解有限,對于一些新型詐騙手段更是知之甚少。
騙子們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用一些看似高深、實則虛假的話術,如 “新型養老金融產品”“國家扶持的養老項目” 等,輕易地迷惑了老人,許多老人根本無法辨別這些信息的真偽,只能盲目相信,從而一步步走進騙子的圈套。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