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胡潤全球富豪榜宛如一場盛大的財富嘉年華,吸引著全世界的眼球,聚光燈下,一串串金光閃閃的數字此起彼伏,中美富豪們你追我趕。
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聚焦東亞,在中國富豪們屢創紀錄的同時,日韓富豪們卻仿佛集體施展了“隱身術”:在最新出爐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除了排名第36的迅銷董事長柳井正、第60的軟銀董事長孫正義之外,前200名中再難覓日本企業家的身影。與此同時,韓國首富三星會長李在镕在該榜單中僅位列第293。
反觀另一份榜單《2024胡潤全球高質量企業TOP1000》中,日韓企業諸如三星、LG、豐田、索尼、松下等都有著不俗的表現。不禁令人感到費解,這背后究竟藏著什么玄機?
“看得見企業,看不見個人”:
財閥式控股結構解密
“財閥”一詞,相信對于熟悉日韓的人而言并不會陌生,在這兩個國家長期以來都是主導經濟發展的存在。所謂財閥是由家族創辦并持續運營的大企業,這些家族企業通常強調長期穩定的經營與集體努力,而非個人品牌的塑造與財富的迅速擴張。
以韓國頂級財閥三星集團為例,自李秉喆創立至今始終由李氏家族控制,在《2024胡潤全球高質量企業TOP1000》榜單中,三星以27500億人民幣的資產規模位列第24,不可謂不亮眼。而作為當下這家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之一的實際控制人李在镕的個人財富為685億人民幣,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僅位列第293。
圖片來源:搜狐新聞
細看一下其背后復雜的交叉持股結構便不難理解個中緣由,子公司間接持股比例高達60%以上,而家族直接持股比例不足2%。相比之下,美國科技巨頭創始人持股比例普遍要高得多:《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排名第1的馬斯克持有特斯拉21%的股份,而排名3的扎克伯格持有Meta約13%的股份。由此可見家族企業中財富的分散和隱匿。
另一家亞洲巨無霸企業——位列《2024胡潤全球高質量企業TOP1000》榜單第37位的豐田集團情況也是類似,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公司的控股權雖仍由豐田家族掌握,但其股東結構復雜,多個外部投資者和機構股東的存在使得家族成員的個人財富并未過度集中。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因此,盡管家族財富不容小覷,但這些財富并未單一、集中地體現出來,導致他們在富豪榜上的位置相對較低。
除股權社會化之外,日韓企業“長期經營”的理念也體現在將利潤用于研發和員工福利上面。豐田汽車2022年研發投入達1.1萬億日元(約合80億美元),占凈利潤的35%,而蘋果同期研發投入占比僅為6.7%。另一方面,日韓企業的終身雇傭制也導致財富分配更均衡:高管與普通員工薪酬差距普遍在10倍以內。
產業錯位與時代錯過:
財富創造的結構性缺陷
日韓兩國在上個世紀分別創造了“漢江奇跡”和“日本制造”的神話,然而21世紀以來,兩國卻未能抓住互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這種產業轉型的滯后,直接導致其財富創造能力落后于中美,也是其富豪榜上“隱身”的關鍵原因。
日韓兩國的全球競爭力長期集中在汽車、造船、電子等傳統制造業,但這些行業的特性天然限制了財富爆發式增長的可能。
圖片來源:趣味科技
2023年,豐田汽車銷量超過1000萬輛,但凈利潤率僅為8.3%;相比之下,蘋果公司憑借iPhone生態鏈和軟件服務,凈利潤率高達25.3%。即便是韓國引以為傲的三星電子,其半導體業務利潤率也從2018年的50%下滑至2023年的不足20%。
而人口結構或許是造成這樣局面的一大推手,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29.3%,韓國獨居家庭也已經超過1000萬戶。正是嚴重的“老齡化”導致消費偏好轉向醫療、養老,而非科技產品。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即便是年輕人,日本30歲以下創業者比例僅5%,70%的年輕人首選公務員或終身雇傭制企業;而韓國青年失業率達7.9%,受財閥擠壓,初創企業存活率不足10%。反觀中國,2022年日均新增企業2.38萬家,是日本的12倍。
文化桎梏與稅負高墻:
東亞財富展示的雙重隱蔽
在東亞集體主義傳統與現代社會對財富的復雜態度交織下,日韓社會始終將集體利益置于個人成就之上。這種價值觀深刻影響了財富展示方式,企業家們普遍認為“過度炫富會破壞商業信譽”。
常年位居日本首富的柳井正,在其公開演講從來只談“為消費者提供價值”,個人生活更是簡樸到乘坐經濟艙出行。當李在镕佩戴價值2億韓元的百達翡麗手表出席聽證會時,社交媒體上立即出現“財閥傲慢”的聲討浪潮,迫使三星官方出面解釋“此為家族傳承物品”。
圖片來源:搜狐新聞
另一方面,日韓兩個國家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嚴苛的遺產稅體系,采用超額累進制:日本對500億日元以上遺產征收55%稅率,韓國對3000億韓元以上遺產稅率達50%。這意味每次傳承就將經歷一次財富“腰斬”。
正是這嚴苛的稅收制度與文化禁忌相互作用,也迫使財富持有者采取更隱蔽的管理策略。離岸信托、宗教/文化基金會架構、藝術品與酒類資產池都是比較常見且受歡迎的方式,而新生代的富豪們則更鐘情于采用加密貨幣等技術手段重構財富隱匿方式。
富豪榜背后的人類文明分岔口
富豪榜的稀疏與稠密,恰似一面棱鏡,折射出人類現代化進程中兩種文明路徑的分野。當硅谷的科技新貴用代碼重構世界時,東京的百年商社仍用匠人精神打磨精密齒輪。
未來的真正懸念,或許不在于日韓能否誕生更多富豪,而在于人類能否找到第三種道路,既能讓馬斯克們暢想火星殖民地,也能讓大邱的泡菜匠人安守百年秘方。財富的哲學定義或將重構——不再僅僅是胡潤榜單上的簡單數字組合,而成為文明延續的燃料,既推動太空探索的火箭升空,也照亮街頭面包爐里的溫暖火光。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