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不限癌種” 成為可能,NTRK 靶點藥物的研發浪潮洶涌來襲,國產創新藥更以超六成的參與比例強勢突圍。
圖源:再鼎醫藥官網
再鼎醫藥:瑞普替尼膠囊的研發與進展
Guide View
4月21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最新公示,由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申報的瑞普替尼膠囊新適應癥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根據再鼎公開信息,本次申請適用于 NTRK 融合基因陽性實體瘤成人患者。針對既往接受過 TRK TKI 治療失敗的 NTRK 融合陽性的晚期實體瘤,瑞普替尼已被 CDE 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
圖源:CDE官網
從藥物特性來看,瑞普替尼具有獨特結構,與靶點蛋白的結合位點位于 “ATP 口袋” 內,且不受多種耐藥性突變影響。這一特性使其能夠克服多種對其它 TKI 產生抗性的基因突變,可殺死攜帶 ROS1 或 NTRK 基因融合的多種腫瘤細胞,在治療 ROS1 陽性的 NSCLC,以及 ROS1、NTRK 和 ALK 陽性的實體瘤方面頗具潛力。其創新結構設計旨在提升臨床獲益的持久性,包括顱內病灶控制,并克服獲得性耐藥機制問題。
瑞普替尼的研發歷程頗為曲折。其最初由 Turning Point 公司研發,2020 年 7 月,再鼎醫藥與 Turning Point 簽訂合作協議,獲得該藥物在大中華地區的獨家研發和商業化權,Turning Point 公司因此獲得 2500 萬美元現金預付款及最高達 1.51 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2022 年 6 月,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以超 40 億美元收購 Turning Point 公司,瑞普替尼也隨之成為其研發產品之一。
在市場布局上,瑞普替尼已在海內外取得諸多進展。在海外,它已獲 FDA 和歐洲 EMA 批準兩項適應癥,即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 ROS1 陽性 NSCLC 成人患者,以及成人和 12 歲及以上兒童的 NTRK 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
在國內,瑞普替尼于 2024 年 5 月首次獲得 NMPA 批準上市,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 ROS1 陽性 NSCLC 成人患者;以及本次提交的補充 NDA 適應癥為 NTRK 陽性實體瘤。今年 3 月,相關兩項適應癥在中國臺灣地區獲批。
再鼎醫藥新聞稿表示,瑞普替尼有望成為新一代TKI藥物,可廣泛用于治療不同瘤種的NTRK融合陽性實體瘤患者,包括TKI初治和TKI經治患者。
諾誠健華:卓樂替尼片的突破與潛力
Guide View
4 月 16 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顯示,諾誠健華自主研發的 1 類抗腫瘤新藥卓樂替尼片(研發代號 ICP-723)上市申請獲受理。作為第二代泛 TRK 抑制劑,該藥擬用于治療攜帶 NTRK 融合基因的晚期實體瘤成人及青少年(12 周歲≤年齡<18 周歲)患者,這一進展標志著中國在 “不限癌種” 靶向治療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圖源:CDE官網
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卓樂替尼片有效性與安全性表現良好,總緩解率達 85.5%。相較于第一代 TRK 抑制劑拉羅替尼、恩曲替尼,卓樂替尼的核心優勢在于能夠有效克服其耐藥性問題,憑借對 NTRK 基因融合突變的高效抑制能力,展現出顯著的競爭力。
目前,第一代 TRK 抑制劑已在市場占據一定份額。拉羅替尼憑借先發優勢,其膠囊劑型于 2022 年 4 月在中國獲批上市,口服溶液也于同年 6 月獲批,覆蓋超 50 個國家;恩曲替尼除 NTRK 適應癥外,還獲批 ROS1 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癥,通過多適應癥協同推廣鞏固市場地位。
卓樂替尼片的研發進展,有望為 “不限癌種” 靶向治療國產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NTRK融合基因,全球最受關注的“癌種無關”靶點之一
Guide View
目前,NTRK基因已成為全球最火的抗癌靶點之一,也是腫瘤患者應該檢測的泛癌種 “鉆石” 靶點。在NCCN指南中,NTRK也是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肝膽腫瘤、胃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等實體瘤推薦的檢測基因。
NTRK 融合基因廣泛存在于成人及兒童各類腫瘤中,是常見的癌癥驅動基因突變,其靶向治療藥物具備 “不限癌種” 的特性,因此備受關注。
全球 NTRK 靶向藥研發競爭激烈,超 10 款藥物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眾多藥企紛紛布局,除諾誠健華外,威凱爾醫藥、正大天晴、貝達醫藥,以及輝瑞、阿斯利康等企業均投身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創新藥企業在全球 NTRK 靶向藥研發管線中占據重要地位,參與比例超六成,憑借本土臨床優勢加速推進研發進程。
在國內研發梯隊中,諾誠健華的卓樂替尼率先進入上市申報階段;威凱爾醫藥的 VC004 也進展迅速,已進入 Ⅲ 期臨床,并啟動國內上市申請準備工作,與監管機構開展 pre-NDA 溝通交流。
圖源:威凱爾醫藥公眾號
此外,再鼎醫藥引進的第三代 TRK/ROS1 抑制劑瑞普替尼同樣值得期待。
當前,我國 NTRK 融合等罕見靶點藥物多依賴進口,卓樂替尼等國產創新藥若成功上市,將有力打破這一局面,提升國產藥在精準治療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已上市 “廣譜” 抗癌藥的全面盤點
Guide View
在癌癥治療領域,“廣譜” 抗癌藥的問世是重大突破,它們打破了傳統按腫瘤來源治療的局限,為眾多癌癥患者帶來新希望。下面對已上市的 “廣譜” 抗癌藥進行全面梳理。
帕博利珠單抗堪稱廣譜抗癌藥領域的開拓者,作為全球首個不區分腫瘤來源的免疫藥物,它于 2017 年獲美國 FDA 批準,用于治療錯配修復缺陷(dMMR)或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的實體瘤,開啟了廣譜抗癌新時代。次年,該藥進入我國市場,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二線治療。
憑借卓越療效,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連續兩年成為制藥公司最暢銷產品,2024 年銷售額達 294.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不過,其關鍵專利將于 2028 年到期,屆時將面臨生物類似藥的競爭挑戰。
2018 年,全球首款 “廣譜” 抗癌藥拉羅替尼獲批上市,2022 年 4 月在我國獲批。它能治療攜帶 NTRK 基因融合的 17 種癌癥,涵蓋胃腸道腫瘤、肺癌等多種實體瘤,無需考慮癌癥發生區域。
同年,第二款 “廣譜” 抗癌藥恩曲替尼也在我國獲批,它同樣針對 NTRK 基因融合陽性患者,在臨床試驗中對肝癌、肺癌等近 20 多種癌癥類型,包括腦轉移患者都展現出顯著療效 。
塞普替尼于 2020 年獲美國 FDA 批準,成為全球首個選擇性 RET 抑制劑,2022 年在國內上市,對 RET 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良好。LIBRETTO-321 研究表明,該藥治療 RET 融合陽性腫瘤患者,不僅能產生強效且持續的緩解,安全性也有保障。
達拉非尼于 2019 年 12 月 19 日在中國正式獲批,2022 年獲美國 FDA 批準,是全球首款且目前唯一獲批用于 BRAF V600E 突變的成人和兒童泛癌種治療藥物組合,主要用于治療 BRAF V600 突變陽性的晚期實體瘤患者(6 歲及以上)。
恩沃利單抗在 2021 年獲我國批準,用于標準治療失敗的 MSI-H/dMMR 晚期結直腸癌、胃癌及其它實體瘤,它還是首款皮下注射的 PD-L1 抗體藥物。不過受市場競爭影響,康寧杰瑞與思路迪合作的恩沃利單抗 2024 年收入 4.46 億元,較 2023 年下滑約 30%,但下半年銷售額增長 15.9%,顯示銷售趨勢有所轉變。
普特利單抗在 2021 年 ASCO 會議上公布的多中心 Ⅱ 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二線及以上 MSI-H/dMMR 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療效可觀且安全性可控,隨后于 2022 年 7 月在我國獲批上市。
斯魯利單抗作為首款國產 “廣譜” PD-1 抗癌藥,2022 年 3 月 24 日在我國獲批,用于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的成人晚期實體瘤經治患者,開啟國內不限癌種治療新時代。復宏漢霖的斯魯利單抗2024 年銷售額達 13.09 億元,同比增長 16.9%。
2024 年,德曲妥珠單抗在美國 FDA 獲批用于既往接受過治療的轉移性 HER2 陽性實體瘤,作為首款 “廣譜” ADC 藥物,同年在我國也有適應證獲批。第一三共德曲妥珠單抗2024 年全球銷售約 38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77.84 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替雷利珠單抗是我國自主研發的 PD-1 藥物,2024 年在我國拿下肝癌、肺癌、胃癌等三個適應證,同年在美國獲批,成為我國首個 “出海” 的 PD-1 抑制劑。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雖然已經在海外獲批,但目前仍是以國內銷售為主,是目前國內最暢銷的PD-1單抗,其2024年累計銷售額44.67億元+17.37%,其中Q4單季度收入11.07億元+19.81%,相較Q2Q3也有顯著提速。
特瑞普利單抗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 “廣譜” 抗癌藥,2024 年在國內獲批,適用于肺癌、腎細胞癌、乳腺癌等病癥。同年,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國內銷售收入達 15.01 億元,同比增長超 60%,在黑色素瘤等多個領域成為醫保內首個且唯一藥物。2024 年前三季度,該藥物國內銷售額約 10.68 億元,占君實生物當期總收入超 80%。
目前,特瑞普利單抗已在全球四大洲超 35 個國家和地區獲批。其擁有 11 個適應癥,10 個納入醫保,治療疾病數量在同類產品中居前列。此外,其在中美市場存在顯著價格差異,美國批發采購價每瓶近 9000 美元,國內同規格僅售 1913 元 。
從市場格局來看,已上市的 “廣譜” 抗癌藥多為 PD-1 產品。國內 PD-(L) 1 市場競爭激烈,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占據第一梯隊,復宏漢霖、康方生物等憑借特色產品和技術創新快速發展。如今,市場競爭已從早期的價格競爭,轉向差異化競爭、適應癥拓展以及全球化布局,在創新驅動下,行業格局持續演變。
結語
Guide View
在抗癌藥物市場這片藍海,“不限癌種” 藥物正重塑行業版圖。本土藥企憑借創新與布局加速崛起,市場競爭從價格戰轉向全球布局與差異化角逐,誰能搶占先機,成為抗癌藥市場的領航者,答案即將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來源:
[1]公司官網/網絡新聞
[2]醫藥經濟報
[3]醫藥觀瀾
[4]醫悅匯
[5]Insight數據庫
[6]新康界
[7]藥智數據
[8]丁香園
[9]龍談價值2023
制作策劃
策劃:Whale / 審核校對:Jeff
撰寫編輯:Whale / 封面圖來源:網絡
媒體合作 | 微信號:GuideView2021
投稿轉載 |13291812132(同微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參考文獻如上,如對文中內容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留言討論。如需轉載,請郵箱guideview@guidechem.com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