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變了,服務邏輯該跟上了
最近,多個電商平臺宣布取消“僅退款”政策。
這一政策曾經讓無數商家“人財兩空”:產品寄出后,不管客戶吃沒吃,只要點一下就能拿回錢。
現在,這種做法終結了——退款必須退貨。
很多人說:“商家終于迎來公平了。”
但作為一個常年做豆制品電商的人,我得潑一盆冷水:
對于賣腐竹、賣食品的商家來說,規則變了,不代表麻煩變少了。反而,是時候系統性地重構一下“服務底線”了。
我是盧大發,在廣東和平縣從事腐竹產品的出品與供應鏈對接。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從一個豆制品廠商的角度,說說這項新規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又該怎么應對。
一、“僅退款”的取消,并不意味著電商售后更輕松
這項政策調整,對我們這類賣豆制品、尤其是半即食或開封即食產品的電商賣家來說,是把“雙刃劍”。
我們在“鮮臨門”的一線體驗是:規則公平了,反而更考驗企業自身的服務系統是不是成熟。
二、我們廠做了哪些具體調整?
這波政策出臺后,我們立刻啟動了“售后策略改版”,核心思路是:不給平臺添麻煩,更不給客戶添情緒,自己先把流程搞清楚。
? 1. 明確售前風險提示,控制期待落差
- 商品頁統一加上“腐竹為手工抽皮產品,形狀尺寸有差異屬正常”提示;
- 設置“泡發方法+食用方式”FAQ,減少因操作不當引發的誤判;
- 對所有SKU設置風險等級,用于客服快速識別和應對策略制定。
讓客戶預期合理,才有機會減少售后。
? 2. 對退貨機制進行分級分類處理
我們把所有商品按照單價、復購率、物流成本分類,制定如下策略:
同時建立退貨品再利用機制(如員工內部福利、熟食商家分銷)減少純銷毀。
? 3. 服務態度+數據追蹤雙系統
平臺規則調整了,但平臺仍會參考服務響應速度、客戶情緒反饋等維度進行“隱性打分”。我們內部做到:
- 所有投訴2小時內響應;
- 客服接入流程標準化,統一口徑避免誤導客戶;
- 每月復盤售后數據,追蹤退貨原因與SKU關聯,反哺產品開發。
服務的本質不是賠得多,而是“講得清、理得順、動作快”。
三、我的判斷:這是一次行業服務能力的“分水嶺”
平臺規則的調整,其實是一次“大洗牌”:
以前拼誰忍氣吞聲、誰讓利多,現在拼的是:
- 誰能清晰表達產品特性;
- 誰能控制售后流程中的邊際成本;
- 誰能通過服務穩定客戶、提高復購。
豆制品行業尤其如此:
腐竹這種產品,非標屬性強、損耗高、體驗主觀——一旦遇到不講理的“僅退款”,就是一場必輸仗。
現在,規則終于給了我們一張“防守的盾”,接下來該看我們能不能拿出一套真正靠譜的“服務系統”。
取消“僅退款”不是商家勝利,而是提醒我們:
服務,不該靠忍讓和吃虧堆出來;它必須是有規則、有判斷、有邏輯的運營系統。
我相信,豆制品行業能不能走得更遠,不只看產品好不好,更要看我們面對變化,是不是反應得夠快、夠穩、夠清楚。
我是盧大發,在廣東和平縣做腐竹出品協作,
我們在“鮮臨門”不追熱點,也不躲問題,只想把“出得去、退得穩、賠得明”的系統建立起來,讓客戶安心、讓企業不虧、讓平臺少操心。
#取消僅退款 #電商新規 #腐竹 #豆制品電商 #平臺售后 #供應鏈管理 #鮮臨門 #盧大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