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4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在總結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實施三年來相關經驗的基礎上,對未來一個階段推進教育數字化進行了全面部署,為我國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清晰的藍圖和明確的方向。這一政策不僅將推動教育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模式變革,還將為相關企業和從業者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文件梗概
《意見》明確了教育數字化工作的總體要求,提出堅持立德樹人、應用導向、數字賦能、以人為本、改革創新、統籌規劃、安全發展、開放合作等8項工作原則。《意見》分七個部分,共22條政策舉措,旨在以教育數字化為突破口,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1.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四橫五縱”平臺資源布局
在深入推進集成化方面,《意見》提出,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四橫五縱”平臺資源布局。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國家平臺)為樞紐,集成各級優質平臺、資源、服務,逐步實現入口統一、資源共享、數據融通。圍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四大領域和德智體美勞五大版塊建設匯聚精品資源。鼓勵各地各校、行業企業發揮優勢開發精品資源。
2.擴大教育公共服務“一網通辦”事項
《意見》提出,持續升級國家平臺公共服務功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擴大教育公共服務“一網通辦”事項。優化招生入學、考試評價、學籍查詢、學歷學位認證、教師資格查詢、普通話等級證書查詢等服務,優化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為大學生實習就業和行業企業招聘提供優質服務。優化出國留學全程在線服務,提升便捷性。
3.探索建立基于學分制的終身學習學歷學位授予機制
《意見》提出,加快構建終身學習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學習型社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構建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加快出臺資歷框架標準,建設國家學分銀行,促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縱橫貫通。加快建立學習成果認證機制,探索建立基于學分制的終身學習學歷學位授予機制。建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終身教育板塊。加快建設新形態國家數字大學,探索線上非學歷、學歷教育學分認證及學歷學位授予新機制。完善國家開放大學體系,建好國家老年大學。
4.推動課程、教材、教學數字化變革
在全面推進智能化方面,《意見》提出,推動課程、教材、教學數字化變革。完善知識圖譜,構建能力圖譜,深化教育大模型應用,推動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智能化升級,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要素全過程,推動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統籌推進大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一體化,建設“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一批高校智慧課程,開好中小學信息科技相關課程,鼓勵開設人工智能特色課程。制定數字教材建設和管理指導意見,分領域分專業研發一批示范性精品數字教材,支持地方、學校和企業開發數字教材。
此外,探索建設云端學校、智造空間、未來學習中心,建設“人工智能+X”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構建新型教學組織形態,促進學習方式變革。構建“一站式”數智學生社區。通過智能學伴、數字導師等探索人機協同教學新模式,實現人工智能驅動的大規模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和質量。
5.將數字素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意見》還提出,以師生為重點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深入實施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提升網絡文明素養、數字道德倫理。制定完善師生數字素養標準和人工智能應用指引,開展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和調查評估,提升數字素養與人工智能應用水平。
建立大中小學銜接的數字素養培育體系,將數字素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將數字素養融入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立輪訓制度,提高教育管理干部、學校管理者數字素養。
6.建設基礎教育學位預測預警模型
《意見》提出,全面支持教育決策和治理。加快建設“教育數字地圖”,支持開展趨勢預測、規劃決策、風險預警。建設基礎教育學位預測預警模型,支持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臺,支持動態調整優化專業布局、學科設置和招生規模,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建設全國學科大數據信息資源庫,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學科發展監測體系。提高教育財務數字化信息化管理能力,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監管。
7.規范人工智能應用進校園管理
在筑牢教育數字化安全屏障方面,《意見》提出,強化人工智能安全保障。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安全保障制度。落實人工智能算法與大模型備案機制,探索建立算法安全評估制度,有效規避網絡攻擊、信息繭房、算法霸權、依賴成癮等問題。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數字倫理準則,加強對智能教育產品、工具、服務監管,規范人工智能應用進校園管理。
內容亮點
1.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推動其在教育教學全要素全過程中的應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場景新范式。
2.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升級:強調建強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增加精品資源供給,完善資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推動平臺全域深度應用。
3.數字素養提升:開展師生數字素養提升實踐活動,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推動教師利用人工智能打造優質課堂。
4.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加快構建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國家學分銀行,探索線上非學歷、學歷教育學分認證及學歷學位授予新機制。
5.國際化合作:推動數字教育資源的國際共建共享,塑造中國數字教育的國際品牌,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字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政策機遇
1.教育科技企業迎來新機遇:隨著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的建設與應用,教育科技企業將獲得更多參與數字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內容開發和平臺運營的機會。
2.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共享:政策推動數字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為教育內容提供商創造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是在國際教育合作領域。
3.教師培訓與數字素養提升:開展師生數字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將催生對數字技能培訓的巨大需求,為相關培訓機構和在線教育平臺帶來機遇。
4.智慧校園建設加速:推進智慧校園標準化建設,逐步普及教學智能終端,將推動教育信息化相關企業的發展。
5.終身學習市場拓展:加快構建終身學習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學分銀行,為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在線學習平臺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