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橋樓市在市區中一直是“小透明”。
今年卻反轉了,天津樓市的局部熱點,紅橋占了好幾個,這讓紅橋樓市都熱起來了。
代表樓盤就是建投譽河院和格調觀槿花園。
建投譽河院二期前不久開盤,開發商本想推一棟樓,因排卡人數太多,臨時加推所有樓棟,也都賣了。
建投譽河院排隊現場
格調觀槿花園首開售罄,出現“日光盤”現象。
格調觀槿花園首開現場
為什么他們如此火爆?
除了地段優勢,建投譽河院和格調觀槿花園產品、總價段正好踩中紅橋樓市的需求空白。
紅橋新盤上一波熱度還集中在中海云麓公館在售時,總價集中在350-600萬,不算對準紅橋改善的靶心。
2024年天津新房300萬以下成交占比達82%。
也就是說,天津大部分買房人的預算集中在300萬以下。
紅橋的剛改和改善需求,主流預算段在200-400萬之間。
本來新盤就少的紅橋,在中海云麓公館清盤后,改善供應又斷檔了。
建投譽河院和格調觀槿花園的出現,就是紅橋新盤的“救命稻草”,面積段和總價段都“對路”。
一下子就供不應求了!
現在建投譽河院二期沒房,格調觀槿花園售罄。
但買房人的需求還在,熱度開始往二手房傳導。
這里說的二手房不是全部,一定是品質和價格相近的次新房。
從居住屬性來說,次新房和新房其實沒差太多。
這幾年新房迭代速度太快了,對比下好像次新房就落后了。
在新房供應不足的時候,這類次新房就是很好的“平替”。
比如泰達城河與海、仁恒北岸中心、千吉花園等。
小編關注了下,這些小區確實有房源的價格,開始上調了。
這是紅橋區泰達城河與海小區兩套80平米2024年年底的成交情況。
成交單價在2.2萬/平米上下。
面積差不多的戶型,今年3月最新的成交單價就到2.4萬/平米上下。
漲了約2000元/平米。
再看北岸中心90平米兩室2024年年底的成交,單價2.2萬/平米。
掛牌價215萬,最終以203萬成交。
進入2025年,同戶型的掛牌價漲了至少20萬。
還有千吉花園94平米的兩室,從2024年年底2.5萬/平米的成交價,到今年2.6萬/平米。
總結起來,紅橋的幾個次新房成交價在2.4-2.6萬/平米間。
其實和市區的入門樓盤價格差不多。
中車中環學府3月高層簽約均價是2.4萬/平米。
路勁太陽城的3月高層簽約均價2萬/平米(精裝),剛加推的樓棟已經2.3萬/平米了。
可是看位置,泰達城河與海、北岸中心等次新房的位置并不差。
泰達城河與海緊鄰海河,仁恒北岸中心在紅橋位置也不錯。
仁恒北岸中心實景圖
產品上,拿仁恒北岸中心舉例,是標準的二代產品,與新房市場上的二代商品如出一轍。
只不過情緒上,大家對紅橋的預期一直不好。
導致買房人不認可這的房子,房價一直在降。
現在這些次新房的價格已經超跌,達到“買點”。
像河西、河東,很多次新房都被新房按到“泥里”,壓得喘不過氣。
但在紅橋區不存在的,因為新房供應跟不上,二手房受新房影響就小。
不過話說回來,次新房個別房源的漲價現象不能以點帶面。
只能說價格開始進入修復期。
想要迎來普漲,還需要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