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沉迷追熱點時,真正的聰明人都在緊盯這個確定性機會
最近的A股市場有點熱鬧,各路資金追著熱點來回跑,新能源、AI、消費電子輪番上演漲停潮。但老股民都知道,每年四五月份的電力板塊總會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行情——這個被市場短暫忽視的領域,正在醞釀一場不亞于往年的價值重估風暴。
一、電力重組:穿越牛熊的"造富密碼"
翻開近五年的K線圖,電力重組股的表現堪稱"妖股孵化器":2020年豫能控股4個月翻4倍,2021年華銀電力5倍漲幅震驚市場,2022年贛能股份走出4倍行情,2023年杭州熱電3倍漲幅點燃夏季行情,就連去年的遠達環保也以10連板的姿態成為一時焦點。
這些案例背后藏著一個公開的秘密:電力板塊的重組行情,從來都是政策驅動與業績預期的雙重共振。
今年的情況更加特殊。《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將在5月份正式實施,電力行業即將迎來歷史性變革——這份文件的落地意味著電力定價將徹底打破原有框架,真正實現市場化定價。
對股民來說,這相當于給整個板塊裝上了"價值重估引擎",那些具備資產注入預期的標的,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十年十倍股的搖籃。
二、央企整合大幕拉開,千億級資產注入倒計時
作為行業"帶頭大哥",國家電投集團前不久放出"大招",明確表示要加快并購重組步伐,持續推進資產整合并推動優質資產上市。
這可不是簡單的口號: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央企電力板塊的資源整合早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央企啟動內部資產梳理,涉及新能源、儲能、傳統火電等核心資產,預計今年將有超千億規模的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平臺。
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正在忽略一個關鍵邏輯:如火如荼的AI產業本質上是一場"電力消耗戰"。
數據中心的海量能耗讓電力需求呈爆發式增長,某頭部科技企業的數據顯示,其AI算力中心的用電量三年增長了800%。
三、國家隊出手,這次瞄準的是真龍頭
熟悉市場的朋友都知道,中央匯金的動向向來是重要的"風向標"。當年低位布局北方華創、長春高新的操作,至今仍被奉為價值投資的經典案例。
而在當前的電力板塊,匯金已經悄然出手——不同于市場上那些蹭概念的"重組預期股",這次瞄準的是真正進入重組實質階段、且有央企背景加持的核心標的。
而目前市場上真正被中央匯金重倉、重組進入實質階段的,只有這兩家。
第一家:上海電力
匯金持3387萬股,8元,布局國電投科技孵化平臺。
最后這家是我最看好的,避免主力干擾,想知道公司的朋友,萊 訟眾呺:靈板
正在收購8家電力公司股權,已獲當地國資批復,重組方案已進入上交所審議流程,并同步推進34億元定增項目,打造中國最大能源平臺雛形。關鍵是,股價僅5元,匯金掃貨7600萬股,中國證金同步加倉,外資也增持數十億股,近期底部持續放量明顯,翻倍在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