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大為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革命3.0》中曾說,當營銷進入3.0時代,與1.0、2.0將消費者視為被動營銷對象不同,是價值驅動營銷時代的興起。
當人們的消費觀念偏向情感與精神價值的聯結,這就要求品牌在追求商業價值同時,也要注重社會價值的表達。而公益就成了品牌表達人文關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最直觀方式。
只是,如果落實到執行上,真正能夠被大眾認可的公益傳播,往往不是一時的沖動,需要品牌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這是誠意的體現,也是消費者的最高評判標準。
隨著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到來,蒙牛綠色心情就用一場#加入綠色合伙人,「益」起綠色生活#為主題的綠色營銷,提升了品牌“傳遞綠色心情”公益理念的影響力,更是用“綠色合伙人”理念,給品牌提供了公益營銷新思路。
從呼吁到落實:
行業首創“綠色生活嘉年華”,
讓公益成為“地球頭等大事”
最近,一個關于70后、80后、90后學生在學校如何喝水的問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討論。對著水龍頭喝、直接喝井水等回答,震撼了不少年輕一代,也折射出了我國在飲水安全與衛生健康問題上的重視與進步。
這背后,離不開公益機構的助力。而如今,向鄉村學校提供凈水設備、水杯,改善鄉村學校兒童的飲水環境,提升兒童的衛生健康意識,已經成為品牌公益行動的重要方面。
這里就要提到綠色心情在4月15日聯合壹基金發起的“鄉村校園凈水計劃”,每銷售1支綠莎莎冰淇淋,綠色心情會捐贈1元,幫助鄉村學校購買凈水設備,守護鄉村學校兒童飲水健康。
而網絡熱議話題到品牌公益行動之間的“巧合”,足以體現出,綠色心情在綠色營銷中真正關注到了有需要的人群,并將公益關懷落到了實際行動中。
其實,2024年的世界地球日,綠色心情就創新性地提出了“綠色合伙人”理念,并聯動哈啰、愛回收、藍信封公益組織三大機構,通過發起 “乳品包裝減塑新生計劃”和“一起成為綠色合伙人”公益號召,共同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守護人類和地球的共同健康。
如果彼時的綠色心情還是側重公益呼吁層面,那么到了2025年世界地球日,其綠色營銷已經升級到了公益行動層面,并走出了一條鏈路閉環的公益之路。
以“鄉村校園凈水計劃”為起點,綠色心情還打造了行業首個“綠色生活嘉年華”,通過有參與感、互動性的線下公益玩法,提升活動滲透力和公益營銷,為鄉村孩子提供更多實質性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綠色生活嘉年華”并不是活動的終點。最后,綠色心情又回到了鄉村學校,來到山西省洪洞縣萬安鎮的普安小學,以一堂生動的“綠色未來”公開課讓整個綠色營銷實現了完美收官。
在我看來,這是綠色心情此次綠色營銷相當有意義的地方。
都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通過向鄉村孩子科普“綠色生活小事”,綠色心情無形中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綠色”的種子,品牌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生根發芽,在未來的某一天成長為參天大樹,而每一個孩子都將是品牌公益理念的踐行者。
從個體到盟友:
攜手多元公益IP傳達綠色理念,
全方位提升傳播影響力
有人說,“公益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這是社會公益發展的一大趨勢。因為,當不同機構、組織“群策群力”地進行公益活動,其感染力和影響力是超乎想象的。
而提出“綠色合伙人”概念的綠色心情,就是希望打破過去“單打獨斗”的公益模式,團結不同的公益IP,放大公益活動的傳播勢能。
復盤此次綠色心情的#加入綠色合伙人,「益」起綠色生活#公益campaign,我們會發現,“綠色合伙人”模式貫穿始終,并且在高潮期的“綠色生活嘉年華”中,得到了具象化、極致化體現。
4月19日,綠色心情聯合各大媒體、機構、行業伙伴、消費者齊聚于成都寬窄巷子,打造了集團首個“綠色生活節”,即綠色生活嘉年華,以一場人人可參與的綠色行動,號召人們加入綠色合伙人,共同踐行綠色生活。
現場被打造成了一個市集,并分為品牌區和消費者深度互動區。而從品牌區到互動區的動線設計來看,綠色心情營造出了一個“深入淺出”的綠色生活理念傳播過程。
品牌區,更多展示了不同品牌、機構的綠色環保理念和公益行動。
作為活動發起者的綠色心情,通過品牌公益歷程的回顧,為“綠色生活嘉年華”的理念定下了基調,屬于“定海神針”的作用;“凈水計劃”區域則呼應了品牌與壹基金發起的“鄉村校園凈水計劃”,讓消費者在公益參與中更認同綠色心情的理念;“愛回收愛地球”區域,體現了綠色心情讓綠色公益營銷落地社區終端的愿景,希望聯動更多消費者加強環保意識,參與綠色環保行動;“一支筆的環保課堂”區域,則通過通過晨光文具一支筆的環保課堂,持續傳遞再生環保理念。
▲ 《滑動左右查看下一張圖片》
如果說品牌區更多是“自上而下”輸出綠色生活理念,那么互動區就增強了消費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讓人們在具體的游戲中,“自下而上”而感知品牌的公益理念。
諸如綠色新「騎」點,解鎖了低碳出行新玩法;節能有一手,引導人們關注生活中的節能小事;綠色合伙人集結處,以獨特儀式感強化“盟友”的身份認同;晨光打造的綠色環保小課堂,通過拼貼一首環保小詩,了解人們一件環保小事。趣味性的體驗裝置,巧妙的環保知識科普,讓抽象的綠色生活理念變得更加妙趣橫生、淺顯易懂,這就大大提高了整個綠色營銷的傳播效果。
▲ 《滑動左右查看下一張圖片》
而當各大品牌、公益組織、消費者都參與到這場“綠色生活嘉年華”中,成為齊心協力的盟友,助推營銷聲量的不斷高漲,已經足以說明綠色心情的“綠色合伙人”模式得到了認可和支持。
從品牌到消費者:
不斷豐富公益基因,
強化用戶對品牌公益身份的認同感
當然,從營銷的角度而言,品牌公益行動最理想的效果莫過于,在行善舉的同時,沉淀出更厚重的品牌內涵,從而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距離,提升用戶的忠誠度和凝聚力。
回顧綠色心情連續兩年的綠色營銷,我認為,綠色心情在公益傳播中有意識地融入了品牌的元素,從而讓人們在肯定品牌綠色營銷時,提升對品牌的認知度與好感度。
產品層面,綠色心情特地推出了綠莎莎的公益定制版,用綠莎莎這一明星單品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為此,綠色心情還對綠莎莎的包裝進行了全方位升級,踐行綠色營銷理念。
材質上,綠莎莎采用易回收、易再生的材質包裝,從而減少塑料污染,這一包裝還獲得了官方認證的雙易標識。設計上,包裝還加入了可視化"綠色生活指南",引導消費者通過日常小事踐行環保。
在IP打造層面,“小綠人”已經成為綠色心情綠色營銷的視覺符號。
2024年,綠色心情就打造了“小綠人”IP,并通過在上海發起的一場綠色騎行大事件,鼓勵人們低碳出行和環保回收,強化了“小綠人”的親民形象。
今年,綠色心情又將“小綠人”形象和身份進行了全面煥新,以更加可愛的虛擬IP形象,大大提升了“小綠人”觸達消費者的維度和場景。
“綠色生活嘉年華”活動現場,不同形態的“小綠人”成為了人氣頂流。不僅有在門口迎賓的“小綠人”成了熱門打卡點,還有與消費者各種賣萌、親密互動的“小綠人”人偶,而“小綠人”形象的手辦、扇子、環保袋等周邊產品,更是成為了備受消費者追捧的“谷子”,讓人們愛不釋手。
▲ 《滑動左右查看下一張圖片》
可以說,在持續的IP打造下,綠莎莎和“小綠人”將不僅是綠色心情綠色營銷的標志性符號,更可以沉淀成了品牌資產,它們可以延伸到了更多元的品牌營銷場景,傳遞品牌的價值主張,提升品牌的正面形象,贏得更多消費者喜愛。
結 語
復盤了綠色心情今年世界地球日期間的綠色營銷,我想到了如今時常被提及的“企業公民”一詞,它指的是一個公司將社會基本價值與日常商業實踐、運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為方式,一個企業公民認為公司的成功與社會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關。
從提出“綠色合伙人”理念,到打造行業首個“綠色生活嘉年華”,從關懷鄉村學校孩子的飲水健康,到產品層面踐行綠色生活理念,毫無疑問,這是綠色心情在自覺踐行“企業公民”的責任和使命。
并且,綠色心情給出了標志性示范,比如發揮品牌效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讓綠色營銷成為全民行動;比如讓綠色營銷融入產品研發和品牌塑造,成為融入發展脈絡的品牌DNA。
我想,綠色心情希望告訴大眾的是,“綠色心情”既是一個品牌,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傳遞的是一種美好正能量的價值觀。
這是一個國民雪糕品牌的格局和擔當,也是品牌提升用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秘密武器”。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強制性刪除。為了不失聯,請關注下面的備用號,有些精彩內容會發在這個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