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有過疑惑:為什么銀行不能無限制地印制鈔票?這背后是對世界如何運作規律的不解!經濟學不是萬能的,但它幾乎是萬能的001,它影響著所有人的生活。每當你在思考是去上班還是休息、是消費還是把錢存起來、是出去吃還是在家做飯時,都是在做經濟決策。一些宏觀的經濟概念,如全球貿易、稅收、財政支出等,幾乎會影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大多數人并不理解經濟學到底是什么,更別說是孩子了。這本專為孩子寫的,比小說還好看的經濟學入門,輕松教孩子看懂經濟世界的運轉原理。
本文摘錄自《為什么不能多印點錢》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在西班牙電視劇《紙鈔屋》(Money Heist)中,一群劫匪闖入馬德里皇家鑄幣廠。他們的目標是印出超過20億歐元的紙幣。他們認為,這并不是偷竊,這一想法是由他們的領頭“教授”極力倡導的――這是新的錢,而不是從別人的銀行賬戶里拿走的錢,所以這種做法在道德上是合理的。
這部電視劇的戲劇性就在于這次大膽的搶劫。事實上,這與過去10年世界各國央行所做的事并沒有本質區別,僅有的區別在于各個央行印鈔是合法的。盡管最后他們并沒有真正打開印鈔機,也沒有用槍對準鑄幣廠的工人。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央行一直在創造貨幣,其規模甚至會讓那些劫匪自愧不如。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至本文撰寫之時,英格蘭銀行已經印制了近1萬億英鎊的新貨幣,并將其投入流通。這對英國人來說,相當于人均獲得了15 000英鎊。當然,英國并不是唯一這么做的國家。美聯儲印制了超過7萬億美元,歐洲央行也印制了類似數額的歐元,這些貨幣似乎是憑空產生的。
為了解釋為什么央行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貨幣供應量擴張,本章將探討央行在經濟中的杠桿作用:這些杠桿是如何影響你和你周圍的世界的,以及最終政府為什么限制了央行的貨幣供應。我們也將深入研究政府影響經濟的其他方式,如利用稅收和財政支出來盡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另外,經濟政策制定方面的諸多教訓將帶領我們踏上環游世界、跨越時間的旅程,這段旅程始于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
央行刺激經濟的武器
20世紀80年代是日本經濟的繁榮時期。這個國家當時已經成為全球資本主義的寵兒,生產隨身聽、汽車等各種高科技產品。然后,在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滅了。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兩個經濟領域的泡沫破裂了,一個是房價泡沫,另一個是股市泡沫。后果是日本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日本人和各類公司開始減少支出。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放緩,通脹率下降,正如我們在第6章中所講述的,需求下降意味著物價上漲不會那么快,或者甚至會下降。日本央行需要找到一種刺激經濟和提高通貨膨脹的辦法。與大多數央行一樣,他們的目標是保持物價穩定。如果物價穩定,反過來也表明整個經濟活動中的消費和支出是健康的。
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與世界各地的其他央行一樣,日本央行通過調整經濟活動中貨幣的供應量和利率來實現目標,這一措施被稱為貨幣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貨幣政策的武器主要是利率。
因為央行是其他銀行的銀行,所以他們處于重要位置。當央行需要錢時,一方面它可以設定其他銀行貸款的條件,另一方面可以設定向其他銀行支付的存款利率,就像商業銀行支付給你利息一樣。當央行改變這些條件時,它會通過一些渠道對經濟的其他領域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種渠道被稱為貨幣傳導機制。雖然這個詞有點令人費解,但請保持耐心,因為它們真的很重要。這些渠道包括以下4個方面。
第一,通過改變向其他商業銀行收取和支付的利率,央行推動這些商業銀行調整向借款人收取的貸款利率和支付給儲戶的存款利率。其中有多種操作方式,最直接的有跟蹤抵押貸款,這種貸款的利率與央行設定的利率保持一致。央行利率變化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商業銀行之間相互競爭,以提供最佳利率來吸引客戶。當央行改變利率時,或多或少會使商業銀行存款和貸款的成本發生變化,這意味著要么將成本的變化轉嫁給客戶,要么自己承受。最終,央行的利率變化會影響商業銀行的一系列利率,包括信用卡、銀行存款、商業貸款等各方面的利率。
這反過來又會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如果利率會影響你現在的消費,那么是先存錢還是等一等再消費?假設你現在有100英鎊,如果你把它存起來,也許明天就會變成110英鎊。你可能選擇現在花掉,也可能考慮存起來。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如果今天你不花,明天可能會變成200英鎊呢?這會改變你的決定嗎?盡管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這一案例揭示了利率如何在整個經濟活動中發揮作用。更高的利率會增加你的儲蓄動機,降低你的消費或投資動機。因此,當利率上升時,存款的人更多,消費的人變少,企業投資變少,最后經濟就會放緩;另外,較低的利率會降低你的存錢動機,增加你的消費動機,從而提振經濟。經濟學家將這一過程創造性地命名為貨幣傳導機制的利率渠道。
第二,利率與經濟活動中資產的價值掛鉤。資產可能是股票等金融資產,也可能是房屋等固定資產。當利率下降時,這些資產的價值往往會上漲。這意味著持有資產的人會過得更好。當人們變得更富有時,他們往往傾向于增加消費。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房子的價值上升時,人們會多借一點錢,然后去購買房產。因此,較低的利率會增加財富,進而增加支出,提振經濟。這就是貨幣傳導機制的資產渠道。
第三,產生經濟學家所說的收入效應。你是儲蓄者,還是借款人,這會對你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你是借款人,較低的利率意味著每個月的還款會減少,口袋里會有更多的錢。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當你有更多的錢時,可能也會花更多的錢,結果就是提振經濟。然而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儲蓄者,更低的利率意味著你每個月的利息收入會減少。實際上你的月收入下降了,你可能會通過控制支出來應對收入變化。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既是儲蓄者,又是借款人。例如,我們的銀行賬戶里既有錢,也有貸款。所以,你個人的收入效應將取決于這些因素之間的平衡。
而整個經濟的收入效應取決于儲蓄者和借款人之間的平衡關系,以及每個群體的支出在多大程度上隨著收入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儲蓄者和借款人對收入變化的敏感度相同,那么儲蓄者和借款人的收入變化就會平衡,因此總體支出不會發生變化。然而,證據表明,與儲蓄者會控制支出相比,借款人更有可能將大部分新增加的收入用于支出,這意味著利率降低帶來的收入效應往往會促進整體性的支出。
第四,有一些傳導渠道是通過銀行系統本身發揮作用的。當利率較低時,銀行可以向人們提供利息更低的貸款,因此貸款量往往會增加。由于人們希望通過借貸來為自己的消費和投資提供資金,因此對貸款的需求會增加。與此同時,銀行也更愿意放貸:一方面是因為貸款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由于資金渠道的作用,人們有更多有價值的資產作為擔保。正如我們在上一章中所講述的,貸款的增加通過提高人們的消費和投資,促進了貨幣供應,也促進了經濟活動。這也會導致總需求增加,從而導致通貨膨脹上升。
對于像英國這樣的經濟體來說,最后一個傳導渠道尤為重要,這就是匯率的影響。當央行降低利率時,匯率也會降低。當英國利率下降時,英鎊就會貶值。如果英國的利率下降,但美國的利率沒有下降,那么如果你把錢從英鎊換成美元,會得到更好的回報。因此,因資金跨境流動,越來越多的人想購買美元并出售英鎊。這種需求的轉變意味著用英鎊購買美元變得更貴。這反過來推高了英國商品的進口價格,我們在第6章中討論過,這也會推高通貨膨脹。
最后還有一個復雜的問題。所有這些機制都需要時間才能在經濟活動中發揮作用。貨幣政策制定者不只是動動手指,通貨膨脹就會突然上升或放緩。這有點像神槍手瞄準移動的目標:他們扣動扳機時必須適當考慮變量,因為他們知道子彈射中目標時目標已經移動。同樣,當利率發生變動時,其效果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這意味著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經濟政策時也要考慮變量,而不是僅僅根據目前的情況便做出決定。
這種滯后不是特別容易理解,并且在不同的時間和條件下可能是不同的。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影響需要半年到兩年才能從物價通貨膨脹中顯現出來。這一點的重要后果是,如果今天的通脹率是因為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居高不下,但預計不會持續下去,那么央行對此可能無能為力。如果央行選擇為了應對當下的通貨膨脹而加息,那么當加息生效時,現在的通貨膨脹可能已經消失了,經濟就會放緩。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夜讀好書」欄目往后將每日晚間更新,由編輯們從數百本經典書目中精選呈現。在紛繁的世界中,讓好書陪你度過一段深邃、寧靜的晚間時光。好書夜讀,讓生活松弛有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