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刷視頻, 刷到義和團運動. 不由想起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學的,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是民間團體,口號是“反清滅洋”, 是反帝反封建團體. 后來因為中外矛盾激化, 口號變成“扶清滅洋”, 與清政府合作, 打擊帝國主義!
可是我刷到的視頻, 沒有一條提到義和團有過“反清‘的口號或者事跡. 讓小編驚詫莫名,義和團到底有沒有反過清?
義和團是起源于山東直隸一帶的民間團體. 山東這個省份民間有什么特征? 戰國時代秦統一五國, 只剩齊國. 齊國在其他五國被秦國攻擊時,不但不救反而趁火打劫,在背后捅刀子. 只剩自己的時候又不放一槍主動投降秦國. 以為秦國能賞口飯吃, 結果秦國正眼不看它.
遼國人,金國人,蒙古人,滿清人, 誰打過來, 山東就效忠誰. 日本人打過來, 韓復榘也是不放一槍逃跑. 對比山西的閻錫山, 山東人自己品吧.
這樣一個省, 滿清人入關都沒反抗, 在滿清勢力鼎盛的時候, 會提出反清滅洋的口號? 而且民間團體, 會盡量低調以便吸引群眾加入, 提出這樣一個滅九族的口號, 誰敢參加? 怎么可能壯大?
所以小編大膽猜測, 義和團早期, 滅洋是有的, 反清不可能.
在丁寶楨出任山東巡撫后, 主動拉攏義和拳, 義和拳就坡下驢,主動改名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 這就有編制了, 符合蔥省人的習性.
那么”扶清“的義和團, 為什么后來遭到了滿清的打擊呢? 這就可以看出義和團的本質并沒有’扶清‘. 義和團需要資金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勸“商戶,老百姓捐款, 老百姓不捐就是通洋,就被搶被殺! 曾國藩很形象的稱呼他們為拳匪, 一個字說明了義和團的本質.
義和團反清了嗎? 沒有! 義和團扶清了嗎? 也沒有! 義和團滅洋了嗎? 確實滅了一些洋人,但是更準確的說法是打著滅洋的口號,行搶劫之實,正如梁山,瓦崗之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