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天,不少人身上突然冒出大片紅疙瘩,越抓越癢,越癢越抓,反反復復折騰人......這就是蕁麻疹,中醫稱為“風疹塊”或“癮疹”。
從中醫角度看,春天陽氣升發,風邪當令,加上雨水增多,濕氣漸重,內外風邪與濕熱相搏,就容易在皮膚上“興風作浪”。
1、首先,風邪是蕁麻疹的主要誘因:風性善行數變,來去無蹤。蕁麻疹發作時,疹子忽起忽消,位置游走不定,正是風邪的特點。
2、其次,春季肝氣旺盛,若肝氣郁結或升發太過,容易化火生風:內外風邪勾結,皮膚就遭殃了。
3、最后,濕氣加重也是關鍵:雨水增多,濕邪困脾,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與風邪結合形成“風濕熱”,發為紅疹、瘙癢。
中醫對付蕁麻疹,講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同時兼顧健脾祛濕。臨床常用消風散、防風通圣散等方劑加減。
廣州公立三甲醫院的皮膚科專家殷新主任推薦一味藥堪稱中醫界的“止癢王牌”,它就是——徐長卿。
來跟大家談談怎么運用!大家先幫忙點贊、轉發、關注!
這類體質的人要小心!
蕁麻疹雖常見,但并非人人都會中招。中醫發現,這三類體質的人最易發作:最典型表現:紅、腫、癢、竄。
一、濕熱體質的人:容易口干口苦、大便黏膩,皮膚愛出油;
二、脾虛的人:常感覺乏力、食欲不振,舌苔厚膩;
三、肝郁的人:則情緒波動大,容易煩躁或悶悶不樂。
一味徐長卿,勝過氯雷他定!
徐長卿性辛溫,歸肝、胃經,既能祛風止癢,又能活血解毒。
它含有丹皮酚等成分,抗過敏作用顯著,它優勢在于,不僅能止癢,還能從根源化解風濕熱毒,標本兼顧。
給大家分享徐長卿的三種用法,能迅速止癢消疹!
1、內服方:徐長卿15克,配伍防風、白鮮皮各10克,水煎服。
此方祛風透表,適合疹色鮮紅、灼熱刺癢的風熱型蕁麻疹。
2、外洗方:徐長卿30克,野菊花20克,煎水放涼后濕敷患處。
適合濕熱型蕁麻疹(疹子滲液、抓破流水),可收斂解毒。
3、藥浴方:徐長卿50克,艾葉30克,煮水泡浴15分鐘。適合全身泛發蕁麻疹,通過皮膚腠理直接吸收藥效。
真實門診案例分享
曾有位45歲的患者,每年春天蕁麻疹必發,吃抗過敏藥只能暫時緩解。就診時雙臂布滿紅色風團,抓痕累累,舌紅苔黃膩。
殷新主任辨證屬“脾胃濕熱兼風邪襲表”。于是用徐長卿配伍土茯苓、蒼術、蟬蛻。
三劑后患者瘙癢大減,七劑疹子全消,隨訪一年未復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