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訊:2025年4月27日上午,中國政法大學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中國政法大學海淀校區教學圖書綜合樓會議室舉行。雙方將在法學教育、司法實踐、人才培養及學術研究領域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共同推進法學理論與司法實務的有機融合。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艷紅,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梁建武出席并致辭。儀式由中國政法大學培訓學院院長盧躍主持。中國政法大學培訓學院副院長劉平,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孫艷紅及雙方代表十余人共同見證簽約。
劉艷紅副校長強調,本次合作是落實"法治援邊"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作為法學教育領域的高等學府,中國政法大學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與師資力量,通過共建人才培養機制、共享學術研究成果、共促司法實踐創新,為邊疆地區法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
梁建武院長指出,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年均審結案件14萬件,審判質效指標連續五年位居自治區前列。面對新時代司法能力建設要求,此次戰略合作將為干警隊伍專業素養提升、疑難案件實務破解提供重要平臺支撐,推動形成"理論研究-實踐驗證-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
培訓學院院長盧躍指出,此次合作,是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深度融合的必然選擇。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是邊疆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而中國政法大學作為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致力于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雙方的合作,既是法學理論研究與司法實務的深度對接,也是學術資源與司法實踐的雙向賦能,將有效實現“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目標。培訓學院立足國家教育戰略需求,持續優化專業布局。當前除法學特色優勢專業外,已開設心理學專業這一交叉學科,2025年計劃新增紀檢監察、法務會計、醫事法學三項創新型專業,進一步強化實務導向。學院始終堅持以高品質教學為核心,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師資配置、深化產教融合,著力打造“理論精專、技能扎實、實踐貫通”的法治人才培養高地,為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輸送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孫艷紅表示回到母校,激動萬分。小月河畔、軍都山下,法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青春回憶,不僅塑造了法治信仰更為其投身司法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是法學教育高地與司法實踐前沿的強強聯合,是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必然選擇,更是推動邊疆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孫艷紅提到作為從法大走出去的學子,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她強調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積極推動赤峰法院與法大的深度對接,確保合作項目落地見效。
培訓學院副院長劉平指出,培訓學院一直致力于將優質的法學教育資源推廣到更廣泛的領域,服務國家法治建設大局。此次與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合作,是學院在服務邊疆法治建設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學院將通過理論結合實務等定制方式,將優質教育資源向基層傾斜,切實服務邊疆法治建設。助力邊疆法治人才充實前沿性理論、拓寬視野,在掌握好實務的同時,夯實理論基礎。從而全面提升干警政治領悟力、公正司法能力及社會治理感知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學院將全力以赴,為雙方合作提供堅實的保障和支持。
盧躍與孫艷紅分別代表中國政法大學和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完成后,雙方領導和代表們參觀法大校史館并合影留念,共同記錄下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
據悉本次簽約標志著校院協同創新進入新階段。雙方將共建"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實踐創新"三位一體合作平臺,通過聯合課題攻關、案例數據庫建設、模擬法庭實訓等具體項目,探索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實踐樣本。
內容來源 |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