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
這幾天黃金金價大漲又突然跳水,仿佛一個驚心動魄的“財富過山車”,國內多家珠寶首飾店里的足金首飾最高早已沖破1000元/克。
面對跌宕起伏的金價,一些人在發懵:“要不要行動?”“該買還是該賣?”
雖然小編對金價的漲落無法預判,也不敢給出什么建議,但是作為一名凝聚態物理人,小編還是對金屬材料有那么些了解的
那么,今天小編就從材料和物理的角度,化身為一名“黃金礦工”,帶大家一起來體會一下黃金的魅力,尋找一下人造黃金的方法,希望和各位一起早日一夜暴富!
黃金的魅力
從古至今,黃金都是備受青睞的金屬材料之一,古代的宮殿可以采用貼金裝飾,一些器皿、首飾也都采用貼金或者直接由黃金打造,貼金裝飾可以彰顯尊貴和權威。
布靈布靈的~
而在現代工業中,在手機、計算機、電視機等諸多電子電器中都有少量的黃金,據估計,一部手機中就大概含有50 mg黃金。
無論是貴重的裝飾品、生活器具,還是作為流通的貨幣,幾乎從人類發現它的那一刻起,黃金就成了大家競相爭奪的珍寶。它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呢?
01 黃金有著獨特的金黃色金屬光澤,并且它具有抗氧化性,在自然光下不易褪色;
02 黃金的密度高達19.3 g/cm3,易通過重量鑒別真偽,并且金具有極佳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比如1 g黃金就可以被拉成兩公里的細絲,或者被壓成僅0.1 μm的金箔(約頭發直徑的1/500);
03 黃金的導電性在金屬中排名第三(次于Ag和Cu),但抗氧化性遠超銀和銅,因此用于高精度電子觸點,并且它的熔點約為1064 ℃,比大部分工業元素(如Fe熔點在1538 ℃)要低,便于鑄造加工;
04 黃金還具有很高的抗腐蝕性,黃金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水反應,即使高溫下也不易氧化,并且它不溶于單一酸(如鹽酸、硫酸),但可溶于王水(濃鹽酸與硝酸的混合物)。
Au
正是由于黃金具有的非凡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其被廣泛應用到了人類的生活生產中,它也被人們當作一種美好祝愿的象征。
了解完了黃金的獨特魅力,下面就讓我們正式邁進“煉金”之旅~
古法煉金真的可行嗎?
首先讓我們先穿越回公元200年前的古埃及,跟著當時的煉金術士了解一下“古法煉金”。
中世紀煉金作坊的內景,展示了許多對煉金術而言很重要的符號象征,如太陽、月亮、獅子和蛇、天平、正方形、植物、十字架,以及最重要的元素——火
最早關于煉金術的記錄是來源于古埃及的德莫克里特斯(沒錯,就是那個提出原子不可再分的),那時候的煉金術士多用染料和礦石煉金,配方中往往都采用一些太陽、月亮、十字架等一些隱晦不明的元素,后人很難理解。當然,他們最后的煉金結果除了產生一些劇毒物質外,沒有產生真正的黃金。
慢慢地時間來到了14世紀,這時有些新的煉金術被人們提出,其中一種名為“哲人石”的方法被廣為流傳,煉金術士們相信只要獲得了這種神奇的石頭,就能將廉價金屬轉變為貴金屬,從而實現點石成金。
為了得到哲人石,人們把汞、硫磺和礦物鹽混合在一起加熱并蒸餾,人們發現,汞這種金屬在常溫下是呈現液態,如果把它和其他金屬混合,就能發生汞齊化反應形成合金,再利用汞的低沸點特性,將汞蒸發出來就能夠得到金屬。
有時候人們可能會得到具有金的部分特點的金屬,或者是不經意將反應物本身含有的金提煉出來了。這就導致當時的人們誤以為汞可以煉金。
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思想的啟蒙,煉金術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挑戰。
直到拉瓦錫、門捷列夫等人通過精密定量實驗,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現代化學,從根源上否定了古法煉金術,煉金術才從歷史上落下帷幕。
手機里藏著個巨大“金礦”?
近期金價狂漲,網絡視頻平臺上隨處可見的土法廢料煉金,看著視頻里最后閃閃發光的一顆顆金錠子,不少人心動不已:難道手機里藏著一個巨大“金礦”?
一堆鍍金的電子元器件廢料、幾個燒杯、幾瓶化學試劑,再加上一把高溫噴槍,就可以開啟一段奇妙的土法煉金之旅啦!
首先,“煉金術士”們先把收集來的鍍金廢料剪碎,并將其放進配制好的“脫金水”,靜置幾個小時再過濾雜質就可以得到含金廢液。
第一步:脫金,脫金水可以采用王水(危險!需嚴格防護)或者碘-碘化鉀溶液 視頻來源:還原法提煉黃金技術操作全過程
接下來,使用鹽溶液或者鋅條將金置換出來:
2HAuCl4+3Na2SO3+3H2O→2Au↓+3Na2SO4+8HCl
2HAuCl4+3Zn→2Au↓+3ZnCl2+2HCl
這里視頻加入的是鋅絲,使用鋅絲反應會更加劇烈,置換結束后,隨后又是一輪靜置、過濾、烘干,加入王水溶解金渣并過濾得到金水。
第二步:置換黃金 視頻來源:還原法提煉黃金技術操作全過程
最后放入還原劑把金水里的金子提取出來,再進行過濾就可以得到珍貴的海綿金。
第三步:提純海綿金 視頻來源:還原法提煉黃金技術操作全過程
到了這一步,接下來只需要拿起高溫噴槍,對著坩堝里的海綿金一頓猛噴,就可以收獲一坨真正的黃金。
視頻來源:還原法提煉黃金技術操作全過程
伴隨最后的冷卻、上稱、收獲快樂與財富,簡單的化學,極致的享受,這就是知識的饋贈。
視頻來源:還原法提煉黃金技術操作全過程
廢料煉金雖說是也是“煉金”,不過煉金術士們不用再尋找哲人石,從化學科學的角度,只要通過各種化學試劑就可以大力出奇跡。
提純黃金的工藝流程
既然土法廢料煉金可以煉出真金,那如果我們收集足夠多的電子元件廢料,是不是可以實現“黃金自由”呢?
但仔細思考一下,在這個煉金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有毒氣體(比如王水反應會產生NO和Cl2),有些土法廢料煉金過程中還會使用汞或者氰化物,產生汞化合物或者HCN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同時,在煉金過程中使用王水等強酸,而大部分小作坊土法煉金往往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這也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2002年的貴嶼鎮
其實,早在上世紀我國就對土法廢料煉金的危害有了認識和整改措施,并且禁止電子廢料流入,但是還是出現了全球電子垃圾第一城——貴嶼。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貴嶼地下水便因重度污染而無法飲用,而當地衛生院通過對貴嶼鎮一轄村進行體檢發現,全村80%以上的中小學生都患有呼吸道疾病......
可見,土法廢料煉金帶來的危害比背后帶來的“暴利”要更加暴力。
用“鑷子”就可以把汞變成金?
不論是古法煉金還是廢料煉金,這些方法中的原子只是發生了破裂和重組,整個過程是元素守恒的。那么,元素不守恒的過程能否發生呢?早在1901年,索迪和盧瑟福兩人發現放射性的釷可以自發轉變為鐳。
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元素不守恒的過程,讓其他元素轉化成金元素!
要實現這一過程,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原子核。根據盧瑟福模型,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共同構成,而元素的種類是根據質子的多少進行區分的。也就是說,原子核內有多少質子,就代表著這個原子是多少號元素。
那如果我們能夠將其他金屬原子的質子拿出一個或者幾個,是不是就可以將其轉化成金?
通過查看元素周期表可以發現,金是第79號原子,而汞是80號原子,也就是說,如果用一個特制的“鑷子”將汞原子中的一個質子取出,那就可以成功地“點石成金”啦!
但是,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通過強相互作用力結合在一起,如果要分離出一個質子需要多高的能量呢?我們簡單地估算一下。
要實現“點石成金”,需要兩部分能量,分別是質子分離能和庫倫勢壘,質子分離能B是由原核的結合能B(A, Z)減去分離質子后新核的結合能B(A-1, Z-1)。
而結合能B可以通過液滴模型進行計算:
其中,av是體積能系數,as是表面能系數,ac是庫倫能系數,aA是對稱能系數,δ是修正項。
再加上庫倫勢能,最后通過估算,對于汞這種重核元素來說,分離出一個質子的能量在MeV量級,這在微觀層面是一個極高的能量!
那我們要如何能夠找到這樣一個能量極高的“鑷子“呢?
答案就是高能粒子!根據相對論的質能方程,粒子的能量E滿足:
其中m 0 為粒子的靜止質量,c為光速,v為粒子的速度。通過高能粒子加速器將粒子加速接近光速,高能粒子將具有極大的能量,其能量足以實現原子核的撬動!
早在1980年的時候,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就利用高能粒子加速器,將氦原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速度,用其轟擊Bi(質子數為83)的原子核。在這種高能粒子的轟擊下,有部分Bi便因為失去質子,而變成了質子數為79的金元素。
實驗結束后人們卻發現,在這一過程中,裝置耗費了極大的電能,而最后生產出的金卻簡直少得可憐。經過計算要生成一盎司金就得耗費接近一億美元,而一盎司金市場只能賣到兩千多美元,可以說是一夜暴負了!
雖然按照現在的科技成功制備出了人造黃金,但是離黃金自由和一夜暴富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參考文獻:
[1]約翰·埃姆斯利.致命元素:毒藥的歷史[M].2012.
[2]薛光,鞠軍,楊春東.從含金電子元件廢料中提取金的試驗研究[J].黃金,2010,31(12):52-53.
[3]Energy dependence of 209Bi fragmentation in relativistic nuclear collisions, Physical Review C. 23 (3): 1044, (1981)
編輯:悅悅
本文轉載自《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
《物理》50年精選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