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太高,正在沖擊備婚年輕人購買三金、五金的計劃。尋找平替、打金、折現,甚至租三金結婚,正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文 |李清揚
編輯 |張輕松
運營 |芋頭
年輕人不買五金,金店出租黃金自救
兩周前,29歲的歐陽奕剛辦完婚禮。她是廣州本地人,婚禮當天,她穿著秀禾,頭上別著鳳釵、脖子上掛著豬牌、手腕戴著龍鳳鐲,這代表了家人對她成立自己的小家庭的深切祝愿。
除了她自己、她丈夫,沒有人知道她手腕上戴的3對龍鳳鐲,乃假金制品。這3對龍鳳鐲,是歐陽奕從閑魚上花了348元買回來的。
▲歐陽奕結婚當天,真金和假金摻著戴,如果全部購入真金,需要花費超過12萬元。圖 / 講述者提供
在那之前,她首先考慮過租三金。然而,為了瞞過家人,她需要保證金飾能在家里存放較長時間,“家人想看的時候隨時能拿出來”。如果選擇租,無法保證時長,付出的費用也隨之增高。其次,租金的高低與所租黃金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如果租到品相上乘的金飾,甚至需要付出幾千元成本,她想了想,還是選擇了更加平替的方式,買假金。
但“租黃金”結婚這件事,已然成為一些備婚年輕人降低成本的新思路。
去年底以來,國際金價不斷飆升,讓一些年輕人直呼結不起婚,如今購買三金、五金的成本比3年前直接翻番。2022年,國際金價還在300多元/克的價格帶,如今已躥升至700多元/克甚至更高,周大福、六福珠寶等珠寶大品牌,黃金飾品的售價一度飆至了千元每克,令人望而卻步。以一套50克的金項鏈、金手鐲、金戒指為例,2022年總價約2.65萬元,2025年飆升至5.4萬元,漲幅達103%。有人感慨,購置三金的錢,都可以買輛電車代步了。
金價越高,溢價高的金飾消費越低迷;金價暴漲,金店卻因為進價上漲、利潤被壓縮,紛紛關門。消費者更看重黃金的投資屬性,傾向于購買更“便宜”的金條,一些人甚至只購買積存金,像炒股一樣炒黃金,根本不需要和實物打交道。甚至作為結婚剛需的三金、五金,很多人也不買了,選擇折現給女方,或者尋找平替。
▲金條成了不少人購買黃金的首選。圖 / 視覺中國
根據披露的財報數據,多家黃金珠寶企業今年一季度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中國黃金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62.96%,老鳳祥和周大生歸母凈利潤同比降幅也超過了兩成。
為了挺過金飾消費“寒冬”,一些企業開始推出“租黃金”業務自救。
廣州天河市中心摩登百貨一樓,黃金珠寶柜臺前冷冷清清。繞過這些柜臺,再經過幾個化妝品專柜,最靠近出口的一家店鋪,寫著“婚慶首飾租賃”,海報上是一位穿著秀禾,戴著鳳釵的女性。
39歲的李宏是這家首飾租賃店鋪的員工,而這家店,在兩個月前剛剛開業。李宏20多歲來到廣州,過去一直在黃金回收行業的連鎖企業工作。過去,公司的業務包括回收黃金、定制黃金和金鉆銷售。剛開業的黃金珠寶租賃公司,正是公司旗下新開辟的業務。
之所以要多開一家黃金租賃公司,就是因為,黃金買賣生意顯而易見地不好做了,“無論是零售還是回收,風吹草動都容易受影響”。
零售很不好做,這是目前的行業共識。長沙人葉斌在深圳水貝從事黃金批發已經八九年時間,有自建的工廠,過去主要對接C端的零售,把金飾銷往全國各地。2023年年底到2024年,是深圳水貝市場生意最好的時候,他的工廠徹夜加班,如今單量減少,工人們變成了“965”的國企作息,周末不加班,有時工作日的下午都不用開工。
葉斌不止做批發,還在湛江、海口等地加盟過品牌店,如中國黃金、周六福等等。過去,品牌是吸引消費者進店的招牌,現在,卻由于溢價成為消費者反復比較之下被舍棄的一端。兩個月前,由于一直虧損,他位于湛江徐聞縣的最后一家加盟店宣告閉店。
加盟品牌店需要付出加盟的成本,為了省去這份錢,今年以來,葉斌在水貝大廈的一樓開了一家直接面向消費者,出售金飾的店鋪。五一時,借著結婚高峰和母親節的消費刺激,狀況還算不錯。然而五一之后,“銷量斷崖式下跌”。
與門可羅雀的黃金零售店相比,黃金回收店門口排著長隊。許多人翻出自己家里的陳年舊金拿去回收,“接洽最多的就是結婚了之后,三金五金沒有用武之地了,看到價格上來了就拿去賣掉”。
▲深圳水貝交易市場,回收店鋪大排長龍。圖 / 視覺中國
表面上看,黃金回收市場無疑是火爆的。但李宏明顯感受到,這一兩年,許多商場和社區周邊都開起了黃金回收店,“體量也已經快飽和了”。
然而,市場熱的另一面,是行業的內卷加劇。知乎“水貝珠寶老司機”表示,過去回收黃金,要去找專門回收黃金的店鋪,“現在打開手機,各種回收的都有,還可以直接上門回收。更有甚者,價格直接按照大盤價收,這怎么玩?”
如果只有內卷,在大盤火熱的當下,或許還有轉圜之地。金店關門更重要的原因,是高金價壓縮了利潤。以水貝為例,據證券時報,水貝市場4月市場回收量環比3月增長20%,但回收價與零售價價差從10元/克擴大至25元/克,商家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此外,由于擔心高價收回的金子砸在手里,許多商家都會“當天收貨當天出”,一部分流回到上海黃金交易所,絕大部分流入黃金加工廠,作為黃金原料。對現在的黃金回收商來說,起伏不定的行情讓人沒有信心,“持金過夜就像在賭第二天的行情”。
經營和環境的壓力疊加下,另辟蹊徑,開設黃金租賃業務,成為金店的一種求生途徑。
目前來講,婚慶黃金租賃依然是一個非常小眾的業務。葉斌在水貝多年,“從來沒聽說”。說起結婚去租首飾金,他也感到不可思議,“怎么會有人去租呢?”
傳統備婚需要的五金,分別為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金手鐲和金吊墜。按照廣東和福建兩地習俗,婚禮當天走儀式時,新娘需穿戴的五金為工藝繁復的豬牌、龍鳳鐲、鳳釵、鳳戒、耳環等。這幾種復雜的婚嫁款,除結婚當日可穿戴,日常并不適合搭配。
▲廣東、福建婚禮上的五金。圖 / 視覺中國
現在開設婚嫁黃金租賃的金店,主要出租的金飾也是這類款式復雜、一生只用一次的婚嫁款金飾。
羅新是一家黃金珠寶租賃品牌的創始人,她之前也主做黃金回收,發現很多人在婚禮上用完婚嫁款的金飾,80%都要拿回來熔了換成日常款,相當于要多出一重工費,“那為什么不直接租?”
今年以來,羅新明顯感覺,年輕人開始接受租賃黃金了,咨詢成交量在上漲。她的表妹、弟弟都是租黃金舉辦了婚禮,“哪怕目前還不賺錢,從長遠來看,年輕人切身地感受到了共享黃金、共享珠寶的好處,租黃金結婚或許會成為一種更大的趨勢。”
租黃金還不是最劃算的?
從事結婚三金租賃業務的從業者有一個共同的發現,線下來咨詢的年輕人,普遍抱著相似的心理,“花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情”。顯得大但克重輕的金首飾是前來租賃的年輕人最青睞的款式——這意味著高性價比:戴著闊氣能撐場面,卻不需要花費很高的費用。
羅新接觸的租賃三金的年輕人里頭,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孩,家里人給了十萬元買金,給錢的時候金價處于低位,但當時她沒買,“等她想買的時候,金價已經狂漲了”。
“同樣的預算,現在買,只能買更少的,倘若不買,無法跟家里人交代,只有去租了。”
租和買之間存在懸殊的價格差,看起來似乎是手頭拮據的人才會選擇的“曲線救國”的方法,但羅新接觸的客戶,多數是來自廣東和福建的人群,年齡集中在20到30歲,家里都能給經濟支持,“家庭條件并非不好,但更偏精打細算”。
▲社交媒體上關于“是否還需要買三金”的討論帖層出不窮。圖 / 小紅書截圖
這或許和廣東人的性格分不開關系。比起通過穿金戴銀比較財富,廣東人更喜歡比誰買得便宜,“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
歐陽奕娘家和婆家都做生意,結婚時,老公的舅舅給她買了一對龍鳳手鐲,買的時候金價處于785元,“現在金價才760元”,她想到就覺得心疼。
此次婚禮,是為補辦疫情期間錯過的儀式,家里人給的買金資金,歐陽奕此前全部拿去購置了更具有投資屬性的金條,“如果不是家婆突然說要擺酒,從未打算入手婚嫁三金”。
在考慮租金飾之前,歐陽奕了解了目前黃金租賃的市場行情,若選擇租真金,首先要付出上萬元的押金,租金價格一般在30到50元一克,一對40克的豬牌,租金價格在2000元一天,若時間長,則更貴;而對于真金,使用上總免不了一些心理壓力。若選擇金包銀,以豬牌和龍鳳手鐲為例,出租價格在400元到500元一天。
一家位于深圳龍崗的金包銀租賃店告訴每日人物,這個月,有一位生活在北京石景山的女孩,一口氣租了6件,一天下來,租金達到2000多元。
在有的人看來,這份成本,能夠抵得上一條小預算的項鏈,并不值當。歐陽奕最終選擇“一步到位”,購買假金辦婚禮,將成本降至最低。
生活在廣東羅定的女孩森森,婚禮當天使用的豬牌和龍鳳鐲,是在拼多多花150元買的沙金,“租三金還是不劃算,與其租還不如買一個真的,剩下去買沙金抵”。
在歐陽奕看來,不管是租真金還是金包銀,性價比都不高。她在閑魚搜索,有不少租金價格100元以下的三金出租,“假得想笑”。
買假金也講究一分錢一分貨。她一開始花了幾十元買的假金龍鳳鐲,品相拙劣,表面反光,糊得像落了一層灰的玻璃。她立刻退了貨,把購置假金的預算提高到兩三百元。
▲歐陽奕為婚禮所購入的假金。圖 / 講述者提供
婚禮用完之后,歐陽奕甚至把假金出了二手,一位居住在深圳的女孩,以330元的價格買走了她的首飾,比她購買的價格便宜了18元,“相當于花18元買了個面子”。
盡管有進行心理建設,也有著充足的理由,歐陽奕并不敢讓婆婆知道自己打算租黃金、甚至買假金結婚的事情。更多的人聽到租三金結婚如聽到打腫臉充胖子的笑話,對租金結婚持懷疑、鄙夷的態度。羅新接觸的客戶決定租的時候都會猶豫,再三囑咐“你不要跟人家說我是租的”,想在平臺推廣征用一些素材,“100%不會同意,不想讓任何大數據發現他會租三金”。
為了三金自由
金價太高,正在沖擊備婚年輕人購買三金、五金的計劃,也在沖擊傳統婚俗和結婚觀念。除了租黃金,有人從五金降級到三金,有人選擇拿出以前的存貨去打金,有人選擇通過折現的方式兌現約定,還有人研究品牌的克減款(品牌促銷款式),以求“薅”到羊毛。
在三金備婚降級的潮流中,打金店的生意逐漸興旺起來。位于北京的連鎖打金店“邵老師打金”的師傅介紹,從去年5月份開始,有很多為了結婚的年輕人詢問,“50克金條可以打出哪些首飾?”
一塊50克的金條,可進行多種方式的搭配,比如20克到30克的古法素圈手鐲,一對加起來10克的對戒,一對10克的耳環;或者一對戒指、一款手鐲和一個羅盤吊墜等。按照“邵老師打金”的定價,一個素圈手鐲的手工費為20元一克,“每克加工費要比品牌金店便宜100元到200元”。
此外,打金店一般都包損耗,保證給打金店的原品和最終做成的樣品克數相等,如若有差,則回收抵工費或者換成小金豆給客戶,這也就是多數打金店宣傳的“零損耗”。
▲線下打金店開始逐漸流行。圖 / 視覺中國
除了去打金店以外,還有不少人熱衷在家打金,堪稱最高性價比。購置齊打金需要的用具并不貴,網友“小雷多金”分享自己花100元購齊的清單:火槍頭、氣罐、油泥王、石英碗、坩堝、模具、水口鉗、不銹鋼鑷子等工具,實現居家打金自由。不過,居家打金可能面臨炸金,導致黃金損耗,嚴重者還會威脅到自身安全。
相比于自己去打金,折現的爭議聲音更多。社交平臺上,“不理解,三金買下來要5w+”的吐槽帖下,有人稱金價太貴,男方給了10萬元折現,有網友表示羨慕,也有人擔憂,“錢容易花完,金子是你個人財產,以后越來越貴怎么辦?”有人以過來者的身份勸道,“如果不買,以后這筆錢不知道會以什么方式花掉。金子就是不動產。結婚前不買,結婚后更不會買了”。
在奶茶、辣條進入婚宴的當下,三金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在被其他東西替代。幾位租賃商家不約而同告訴每日人物,名牌手表、車、奢侈品珠寶,都是租黃金省錢之后年輕人想買到的東西。
在金價高企的環境下,如何得到備婚年輕人青睞,成為商家的主要課題。
李宏所在公司,共在摩登百貨開了四家店,打出的招牌是,一站式搞定租賃、回收、定制,“做一個全產業鏈,就像超市一樣,來維修可以、定制可以、改裝也可以,怎么樣都可以”。他店內可出租的包括真金、金包銀等,對應不同的價位需求。日后,李宏還預備著讓日常款金飾也進入租賃清單,“有需求都可以來”。
如果租完之后,金價跌了,突然覺得適合入手了怎么辦?羅新表示,“租金可以抵押一部分買賣的價格”。
(文中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豹變,《三年漲四倍,誰偷走了年輕人的三金自由》
2.新京報,《周大福、周大生等關店自救》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