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開始,根據梅花數據輿情監測團隊監測4月21日-4月27日主要輿情事件,其中格力、遇見小面、猿輔導等品牌相關的公關輿情事件傳播度較高。
輿情聲量方面
監測期間內主要輿情當中,“格力事件”聲量最高,共監測到輿情聲量78206條,其次 “猿輔導事件”輿情聲量為8220條,“遇見小面事件”輿情聲量為1103條。
敏感度方面
“遇見小米事件”相關的敏感度最高,占比達89.48%,“猿輔導事件”占比達54.89%, “格力事件”占比達45.19%。
4月22日,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71歲的董明珠順利當選新一屆董事,并再次當選格力電器董事長。
然而,她在會上關于人才任用的一些言論引發了不小的質疑。在股東大會現場,談及格力的人才培養與選用標準時,董明珠表示:
“我們在人才培養當中,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原因是因為海歸派里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在無法辨別是否是間諜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選擇在國內的高校里面培養自己的人才。”
該言論引發不小爭議,少部分聲音認為,在當下復雜的商業競爭環境中,保護企業機密至關重要,采取保守的人才策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潛在風險。
但更多人則持批評態度。例如新京報發表快評:
“不可否認,在實際經營中,企業當然有權根據自身定位、業務需求等因素制定屬于自身的人才策略,這是企業經營自主權的體現。但是,企業有自身的選人用人標準與企業家發表‘污名化言論’是兩碼事,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界限也很清晰。
說到底,企業家當然可以大談特談自身關于企業用人的觀點,但對那些突破常識和公眾認知下限的言論,還是克制些為好。”
知名評論員胡錫進發文稱:“董明珠女士的個人風格和領導方式都無可厚非,但她講話涉及公共利益時就要有邊界和分寸感,在這方面誰都不能特殊,‘講話直率’不是擋箭牌。所以,我認為,董明珠女士應當就她針對海歸群體所說的越線言論做出道歉。”
根據梅花數據輿情監測系統監測,在4月21日-4月27日,此事件共監測相關輿情聲量總計78206條,敏感度45.19%。
其中信息來源分布圖如下圖所示,聲量主要集中在客戶端,占比77.26%,視頻占比16.74%,其他信息來源占比不超過10%。
聲量熱詞方面,熱詞云圖如下所示,其中“拒用”“道歉”“大錯特錯”“胡說八道”“輿論”等詞匯排名較前。
熱搜方面,此次格力事件相關熱搜熱度總計2.99億,上榜記錄47次,上榜平臺8家,持續時長136小時。
據企查查顯示,4月15日,遇見小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保薦機構為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
然而4月18日,遇見小面的公關總監在朋友圈發文,當事人孩子生病,本人也不在公司,卻突然收到了公司的裁員通知。
隨后她留言表示,即日起不再擔任遇見小面的員工,出于保護公司和我個人出發,特此說明,謝謝大家此前的所有支持,江湖再見。
但不久之后,她再次發布朋友圈表示,這封通知竟然不是發給本人,而是寄到了當事人的家庭住址,直接通知了當事人的家人。
這讓她有些憤怒,質疑公司是否尊重員工的基本人格,并在朋友圈留言“三連問”:“你們尊重人嗎?先毀職業再毀家庭關系嗎?試用期可以隨便裁和侮辱的嗎?”
當事人還提到,在負責遇見小面IPO傳播工作期間,自己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甚至出現了心慌、心律不齊、手臂發麻等身體不適的癥狀。這種不尊重員工的做法,讓他感到非常委屈和無奈。
此外另據媒體報道,該總監自1月入職遇見小面,收到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時仍處于試用期。根據通知說明,在其離職時,遇見小面會正常為其結算工資和發薪,且參照法定標準給予離職賠償。
有記者從遇見小面知情人士了解到,遇見小面將辭退郵件發送給鄭女士家人,是公司HR的失誤,在發送快遞時錯填成其緊急聯系人的電話,遇見小面相關人員已就此事向當事人解釋。不過當事人不接受這一解釋,她指出,遇見小面相關人員僅對此事做出解釋,但是并未向其道歉。目前她已經尋求律師幫助,并在維權過程中。
根據梅花數據輿情監測系統監測,在4月21日-4月27日,此事件共監測相關輿情聲量總計1103條,敏感度89.48%。
其中信息來源分布圖如下圖所示,聲量主要集中在客戶端,占比72.98%,網站占比11.60%,其他信息來源占比不超過10%。
聲量熱詞方面,熱詞云圖如下所示,其中“IPO”“估值”“公關總監”“招股書”“擴張”等詞匯排名較前。
4月23日晚,網傳猿輔導武漢公司一名員工猝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悉4月23日,有猿輔導員工表示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因“網絡故障”調休一天,員工不能去公司上班。
4月24日,記者探訪猿輔導武漢公司,部分員工已經恢復上班。網傳25樓為事發樓層,消防通道緊鎖,進出需要輸入密碼;樓下安保級別也有加強,想進入樓內需要多重身份驗證。辦公樓底商員工回憶,當時有警車、救護車、殯儀館的車停在樓下。
這家公司的一位陳姓公關人員向記者介紹,確實有一位二十六七歲的男性員工在公司出了問題。公司方面目前正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但相關事件的具體情況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同時,公司也正在真誠地與員工家屬進行溝通。
這件事對在職員工產生了一定影響。一位正在猿輔導培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聽說猝死事件后馬上提離職,工作兩天也感覺很累,有一起培訓的人第一天就走了。
記者致電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表示,今早接到自稱猿輔導亡者同事的電話,咨詢相關情況。她不清楚具體訴求,因此給了對方相關科室的電話。隨后,記者致電工傷失業科,對方表示采訪需到現場。
武漢公安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工作人員回應,(猝死)確有發生,具體情況只能和死者家屬透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勞動保障監察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猿輔導和死者家屬目前還沒有提交相關工亡申報的材料,他們正在準備中,“死者是否為工亡,需要經過調查和領導審批。”
據悉,猿輔導武漢公司在2023年就曾因管理苛刻、加班時間長被媒體曝光。
當時,猿輔導前員工爆料,猿輔導武漢公司加班情況嚴重,日常上班是從中午一點到晚上十點,一般會拖到十一點。每季度有十天左右的報名簽單日,首日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十二點,其他時間是從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十二點。“日常每天加班一兩個小時,報名日首日領導會要求提前到公司,有人8點半甚至8點就到公司了,加班超過六小時,其余幾天也加班三四個小時。”
這名前員工稱,除了這樣日復一日的加班,公司的管理也非常嚴苛,比如沒完成工作量、沒挽留客戶下單,都要扣績效甚至開除,人不在工位會開除,向客戶答疑的會被開除。公司有各種處罰措施,扣除0.5績效就是扣除1500元基礎工資,“比如不讓你離開工位,上廁所、吃飯都要跟組長報備。動輒扣罰,大家后來都成了無條件服從的機器。”
此外另據媒體報道,一位去年從猿輔導離職的小王透露,上次報道后,猿輔導撤銷了部分嚴苛的措施,但還是幾乎每天加班,“我一個人負責400個學生,課后要答疑,賣課過程要錄音。公司隨機抽查錄音,并約談你哪里做得不好。每天很焦慮。”
后續有一篇疑為猿輔導員工的詳細發帖在網絡傳播。該帖稱去世的老師李某2020年從武漢某知名高校本科畢業,進入猿輔導工作。在今年4月份,李某與未婚妻領取結婚證,計劃五一舉行婚禮。4月22日中午,李某前往猿輔導上班,晚上加班期間,未再回復未婚妻信息。未婚妻凌晨報警后,隨同民警前往公司尋找,但因公司各樓層大門均有門禁,無法進入李某的辦公區。23日上午,保潔員打掃衛生時發現李某在辦公室,已經無呼吸。
這名網友的評論區有數千條留言,不少疑似猿輔導員工留言批評公司加班嚴重,該網友回復多條留言補充了一些信息。在評論區,有其他疑似員工曬出一張武漢市急救中心院前病情告知書,顯示26歲的李某在救護車到達時呼吸心跳已停止。告知書簽署時間為23日上午9點43分,填寫的處置地址信息,與猿輔導武漢公司辦公地址和樓層相同。
4月25日上午,猿輔導就網傳武漢公司員工猝死事件作出回應。回應內容如下:
“4月23日,武漢公司員工李某某突發意外不幸離世,我們和員工的親人十分悲痛。
李某某是公司優秀的員工,加入公司的5年時間,工作上愛崗敬業,有責任感,業績表現一貫保持優秀。
該員工發生意外期間,正值武漢公司員工倒休假期,當日所在團隊沒有安排加班。得知消息后,公司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組,在這幾天的時間里,管理團隊一直陪伴著員工親人度過這艱難的時間,處理好后續事宜。
不幸的發生給員工家庭帶來了災難,懇請大家尊重逝者隱私,照顧員工親人情緒,不傳播、不擴散未經核實信息,感謝大家的理解。”
根據梅花數據輿情監測系統監測,在4月21日-4月28日,此事件共監測相關輿情聲量總計8220條,敏感度54.89%。
其中信息來源分布圖如下圖所示,聲量主要集中在客戶端,占比48.38%,視頻占比23.31%、微博占比19.66%,其他信息來源占比不超過10%。
聲量熱詞方面,熱詞云圖如下所示,其中“猝死”“AI”“回應”“加班”“融資”等詞匯排名較前。
熱搜方面,此次猿輔導事件相關熱搜熱度總計2.97億,上榜記錄74次,上榜平臺9家,持續時長80小時。
文 | 李旭
圖片 |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
所有數據圖表 | 梅花數據熱榜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