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東鵬特飲再度IPO
“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這句廣告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作為大車司機、外賣小哥等藍領打工人的最愛,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最近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準備在香港再次上市了。
作為中國功能性飲料的第一股,東鵬特飲其實很賺錢。
招股書顯示,2022年,東鵬飲料營業(yè)收入為85億元,凈利潤為為14.41億元;2023年,疫情結束,隨著工商業(yè)及物流業(yè)的恢復,東鵬飲料營業(yè)收入大幅增長32.4%,達到112.57億元,凈利潤也增長至20.4億元;到了2024年,東鵬飲料營業(yè)收入又進一步增長至158.3億元,相較于2022年的營業(yè)收入,幾乎翻倍。與此同時,東鵬飲料2024年的凈利潤也暴漲至33.26億元,達到2022年凈利潤的2倍多。
事實上,東鵬飲料不僅很賺錢,而且很值錢。
早在2021年,東鵬飲料就已經(jīng)在A股的上海交易所上市了(605499.SH )。截至4月24日收盤,收盤價為281.98,市值達到1466億。
此外,根據(jù)東鵬飲料2024年的年報,截至2024年底,東鵬飲料擁有流動資產(chǎn)合計達到127.06億元,如果再算是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chǎn),東鵬飲料資產(chǎn)總計達到226.76億元。
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東鵬飲料不僅很賺錢,而且很值錢,還很有錢!而且已經(jīng)在大A主板上市了。
那么東鵬飲料為何還要赴港二次上市呢?
0 2
手握百億資產(chǎn),為何還要再次上市?
官方的說法是“赴港上市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司的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提升公司國際化品牌形象,滿足公司國際業(yè)務發(fā)展需要,深入推進公司全球化戰(zhàn)略。”
翻譯一下,就是想要把出海的業(yè)務做起來。
事實上,東鵬飲料在海外也推出過不少產(chǎn)品,比如出口到美國的EDRAGON Energy Drink,出口到東南亞的Eastroc Flavored Drink等。
甚至東鵬飲料還曾宣布,要在印尼設立合資公司,將海南和昆明作為面向東南亞市場的生產(chǎn)基地。不過東南亞市場,以早已是紅牛、魔爪等國際品牌天下。從目前的財報數(shù)據(jù)來看,東鵬飲料的海外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24年上半年,在東鵬飲料78.73億元的收入當中,海外收入只有0.11億元,海外收入占比僅為0.14%。
當然,在年報中,東鵬飲料也提到,會戰(zhàn)略性探索海外市場與投資并購機會。
如果東鵬飲料打算真的拓展海外市場,那他也將不得不面對曾經(jīng)的老對手,紅牛。
早在2009年的時候,東鵬飲料旗下的爆款產(chǎn)品東鵬特飲,就曾因廣告語跟紅牛高度相似而引起爭議。“累了,困了,喝紅牛”最早是紅牛的廣告語,東鵬飲料覺得不錯,也拿來用,于是就有了“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
不僅在廣告語上,在配料上也是高度致敬紅牛,加量減價,量大管飽,迅速成為了藍領階級的寵兒,搶走了紅牛的市場。
0 3
單一產(chǎn)品依賴癥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東鵬飲料85億元的營業(yè)收入當中,僅東鵬特飲這一款飲料的收入就達到82.11億元,占其總營收的96.6%;到了2023年,東鵬飲料總營收112.57億元,東鵬特飲就占了103.54億元,比重雖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比達到91.9%。
對于一家公司而言,超過9成的收入都依賴某一款產(chǎn)品,這個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相信東鵬飲料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到了2024年,這種情況稍微有所改觀,2024年鵬飲料營業(yè)收入為158.3億元,東鵬特飲的營收為133.04億,占總營收的84%。這也是近三年來,東鵬飲料首次對于東鵬特飲這一款飲料的營收依賴低于9成的情況,但對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84%的占比依然很高。
0 4
大股東及高管持續(xù)減持套現(xiàn)
網(wǎng)友質(zhì)疑割韭菜
此外,東鵬飲料還屢次卷入大股東和高管套現(xiàn)的爭議。
這里有個小科普,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上,我國擁有一部完整的《證券法》。為了保護我國的廣大股民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一家公司在上市以后,其原始股東及持股的高管團隊,所持有的股票,在一段時間內(nèi),是不允許賣掉的,也就是所謂的禁售,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可以賣了,就叫解禁,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公司,利用股市來惡意套現(xiàn)。
據(jù)《鳳凰網(wǎng)財經(jīng)》報道,就在2022年5月,也就是東鵬飲料剛上市的一年后,剛開放限售的時候,大股東們就按耐不住寂寞,開始頻繁套現(xiàn)。
其中最重要的持股實體為天津君正創(chuàng)業(yè)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在上市之初持有東鵬飲料9%的股份,但放開解禁之后,就開啟了瘋狂減持、瘋狂套現(xiàn)的模式。兩年時間至少減持了5次,套現(xiàn)超過42億元,遠超東鵬飲料2024年全年凈利潤。
根據(jù)企查查數(shù)據(jù),截至2025年4月24日,天津君正僅持有1.37%東鵬飲料的股票。
在上市初期,持股的12位高管當中,至少8位高管在2023年減持股票。甚至還有不少公司的“老臣”,賣掉股票,直接退休。
比如東鵬飲料原監(jiān)事會主席蔡運生,減持了公司13萬股股份,然后離職;原董事李達文,減持了公司51.86萬股股份,然后離職;原監(jiān)事陳義敏減持公司28.3萬股股份,然后離職;原監(jiān)事黎增永減持了公司30.1萬股股份,然后離職。
要知道,這4位可都是在2000年之前就加入東鵬飲料的“開國功臣”,平均在職時間超20年,剛開放限售就套現(xiàn)離職,這未免有點太直接了吧。
當年,在高管們頻繁減持套現(xiàn)的時候就有股民表示,“這是一群最了解公司經(jīng)營狀況的人,現(xiàn)在卻紛紛要賣股票,這不就不給人一種連內(nèi)部人員都不看好公司未來發(fā)展,甚至是想要收割資本市場的既視感嗎?”
以至于此次東鵬飲料赴港再次上市,也有網(wǎng)友在社交媒體上留言,“上市圈錢唄,然后分紅套現(xiàn),躺賺比辛苦做實業(yè)強百倍,股市是股東的提款機,散戶是韭菜。”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