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斷言,京東與美團的這場外賣大戰,將成為中國商戰歷史上最為激烈的一次。為何如此篤定?回顧過往,諸如 360 與騰訊之戰、滴滴與快的之爭、視頻平臺大戰,以及摩拜與 ofo 的較量,都不及此次這般激烈。
究其原因,當年的共享單車大戰,是摩拜與 ofo 兩家創業公司的角逐;滴滴與快的的打車大戰,同樣發生在創業公司之間,且均屬于全新賽道。此前的外賣競爭,如美團與餓了么,也是新賽道上兩家創業公司的博弈。然而,如今的情況截然不同。這是兩個超重量級對手,在一個早已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中展開廝殺,堪稱一場近身肉搏的遭遇戰。
以往,像摩拜、ofo、快的、滴滴等企業競爭,比拼的是誰燒錢多、誰融資能力強,誰就能壓制對手。而且過往互聯網商戰的最終結局往往是合并,例如快的與滴滴合并,Uber 加入后再度合并,體現出資本的兼容趨勢。但京東與美團之間,是一場不死不休的競爭。盡管它們背后都與騰訊存在關聯,騰訊曾是京東和美團的大股東,但劉強東與王興絕不會輕易妥協。
劉強東執意進軍外賣領域,是因為近年來美團不斷向電商市場滲透。若劉強東不攻入外賣腹地,京東未來除了拼多多這個勁敵外,還將面臨美團的挑戰。加之京東在電商領域面臨阿里和拼多多兩座大山,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而京東進軍外賣具備天然優勢,其自建物流體系與順豐相當,擁有大量快遞小哥,具備人員和管理方面的資源。
反觀美團,當下最大的難題是盈利。多年來,美團戰勝餓了么、百度外賣,卻始終難以實現大規模盈利。這一兩年剛有盈利苗頭,京東便強勢入局,美團不得不再次投入燒錢大戰。京東雖也并非盈利大戶,但現金流充裕。京東以自營模式為主,平臺交易總額龐大,與阿里的純平臺模式不同,其采購再銷售的模式使其現金流十分可觀,完全有能力與美團長期作戰。
這場對決,是兩位成熟企業家,帶領兩家成熟企業,在成熟市場中的激烈搏殺。戰斗打響后,劉強東攻勢兇猛,美團卻反應平淡。美團僅以一篇 20 字短文回應:“他強任他強”。在王興眼中,京東并非戰略性對手,而是攪局者,他認為能打敗美團的只有美團自己。但劉強東志在必得,他精準抓住美團的弱點:一是對商家抽成過高,京東愿將抽成降至 5 個點,借此吸引大量商家;二是美團給騎手的福利不足,未繳納社保,京東則立刻為騎手繳納社保。京東不惜壓縮利潤,讓利給騎手、商家和消費者,以構建生態。
接下來就看美團是否跟進。若美團跟進,其剛剛顯現的盈利勢頭可能戛然而止,外賣行業又將回到燒錢競爭的階段。不過,這對于消費者和平臺生態參與者而言,或許是好事。至少在京東的沖擊下,騎手的社保問題得以解決,此前呼吁多年的騎手社保政策,因京東入局而加速落地。更甚者,劉強東還提出為騎手的另一半在京東安排工作,這一舉措堪稱狠辣。
這場外賣大戰,預計三五年內難分勝負,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場商業傳奇如何續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