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宸:靠短劇彎道超車成“頂流”,不料剛上綜藝就敗光了路人緣
近日,李沐宸在《無限超越班3》中的表現引發了廣泛爭議,網友表示:這次綜藝翻車事件不僅暴露了她的演技短板,還被吐槽“有些人不火是有原因的”。
那么為何她的表現引起了如此大的反響呢?
一、綜藝表現:高期待下的“原形畢露”
1. 演技模式化與臨場能力不足
李沐宸在節目中表演《白蛇傳》時被導師批評“表情呆滯”、“缺乏妖嬈感”,搭檔傅首爾時多次無法進入狀態,甚至中途放棄表演,被質問“是否在玩角色”。
這與她在短劇中擅長的高強度、快節奏表演形成對比,長劇對細膩情感和即興發揮的要求暴露了她的短板。
2. 職業態度爭議
她因遲到錯過角色選拔后又臨時變卦要求參演,被指“任性”、“不尊重機會”;事后未向搭檔傅首爾道歉,反而在陳志朋旁“賣慘”,被觀眾批評缺乏責任感。
3. 導師評價兩極分化
曾志偉看了她表演后,直言她演的“像女戰士而非蛇妖”,郝蕾則強調“演員沒有不擅長的基本功”;
但此前在《開播!短劇季》中,寧靜曾盛贊她“是掌管短劇的神”,也表現了不同賽道對演員能力的不同要求。
二、職業經歷:短劇賽道成就與局限
1. 短劇領域的成功與困境
李沐宸曾憑借《招惹》《執筆》等短劇成為“一姐”,她的優勢在于精準把握了短劇的“高沖突、快節奏”特性,并通過密集拍攝(如日拍18小時)積累經驗。
然而,短劇的流水線模式導致表演同質化,缺乏長劇的深度打磨,這也成為她綜藝翻車的潛在原因。
2. 轉型長劇的焦慮與妥協
她在采訪中坦言,因年齡壓力和影視寒冬轉向短劇,短劇的試錯成本低且回報快,但長期面臨“資源降級”質疑。
盡管通過短劇證明扛劇能力,但長劇制片方對其能否擔綱女主仍持觀望態度。
三、爭議延伸:私人情感與公眾形象
1. 男友劉奕暢的負面牽連
劉奕暢因小號“吃醋”指責洪堯、不尊重前輩(如直呼王家衛名字)、拒絕《蒼蘭訣》男二等行為,引發了大眾對他情緒管理和職業素養的質疑。
李沐宸的戀情曝光后,公眾擔憂其擇偶眼光可能影響事業規劃。
比如她演白蛇遲遲無法入戲最后辭演的事,就有網友表示:可能男友在旁邊看著,所以她放不開,最后才直接放棄不演了。
2. 輿論對女性藝人的雙重標準
盡管事件起因是劉奕暢的過激行為,但李沐宸卻被迫公開道歉并承擔了更多輿論壓力,暴也露娛樂圈性別議題的復雜性。
四、行業反思:短劇演員的破圈難題
1. 短劇與長劇的表演體系差異
短劇依賴“抓眼球”的瞬間爆發力和套路化人設,而長劇需要持續性情感鋪陳。李沐宸在長短劇的地位差別也反映了兩者的差異。
2. 綜藝作為雙刃劍的放大效應
《無限超越班3》一直被當作爭議藝人“洗白”平臺,但李沐宸的表現反而暴露了短板,說明綜藝對演員的考驗遠超短劇拍攝。
而且,節目組通過沖突制造話題,也加劇了公眾對其“實力不足”的認知。
總之,李沐宸的爭議本質上是短劇生態與內娛傳統評價體系碰撞的結果。
她的成功源于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把握,但職業瓶頸也在于過度依賴單一賽道。
李沐宸在節目中的表現暴露了她演技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長劇和即興表演中的不足,而短劇的快節奏和模式化可能讓她缺乏深度表演的鍛煉。
加上男友的爭議,公眾對她的評價出現兩極分化,之前的努力和成功被綜藝中的負面表現部分抵消。
不過話說回來,至少到目前為之,盡管如今爭議很大,但她有一些不錯的長劇演繹,比如《司藤》、《夢華錄》、還有口碑很好的《執筆》等做鋪墊,大眾對她還有期待。
因此,她需要平衡短劇和長劇的發展,提升基本功,處理私人事務對職業的影響,盡快挽回公眾形象和口碑。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