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40多歲、年薪60萬的渣男朋友——說他是渣男,也就是年輕時期多談過兩段不負責的戀愛而已,最近,被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玩弄于股掌之間——他說他愛上了她,從未如此上頭,因此每天焦躁得像個青春期少年,今天研究什么”回避型依戀”,明天探索“原生家庭創傷”,最終不得不求助于我這個情感專家。
當他給我展示女孩的朋友圈時,我立刻察覺到異常。女孩發自拍很正常,但此女的朋友圈,每一個姿勢,每一個眼神,每一寸肌膚,都讓我感覺有一種精心修飾的“魅惑”。我拿著與幾位女朋友的朋友圈做了對比,差異明顯,她的照片明確寫著:來吧來吧,我不誘惑你。
綠茶,鑒定完畢。
男生又詳細描述了他們相處的細節,更加證實了我的判斷。
有一次,男生請女生滑雪,一起玩得很開心,花了幾千塊。半個月后,女生突然毫無征兆地把錢轉回來,只留下一句"不想欠你的"。這一招高明之處在于:既立了"我不物質"的人設,又在男生心里種下疑問的種子——"她為什么要劃清界限?難道她對我沒感覺?"這種若即若離的姿態,比起直接的拒絕或接受,更能讓人念念不忘。
更高明的是她的情緒控制術。那一天,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氣氛到了、時機到了,兩個人在餐廳相談甚歡,就差臨門一腳。談到女生的前任時,雖然沒有任何過激言論,女生卻突然勃然大怒,拂袖而去,并表示男生讓她很失望。留下男生一臉困惑:"我到底說錯了什么?"
人什么時候最容易上頭?就是當你以為即將得到,卻又突然失去的時候。這種心理落差最能激發人的渴望。關鍵是,這種情況甚至反復多次。因為我這位朋友一直認真追求這個女生,全程表現得真誠專一,自認沒有做錯什么,這種突如其來的情緒爆發讓他陷入了不斷自我懷疑的循環,就像游戲中"馬上就要勝利"的錯覺一樣欲罷不能。
如今,他被困在這個循環里已經很久,依然沒有得手。只能說渣男雖然久經沙場,但是面對新型打法,還是潰不成軍。
根據這些跡象,我判斷女生是上了什么情感大V的課程,因為太過于套路化、模式化了。
現在的情感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僅是曲曲、賽維、灰玻璃這樣的情感大V在開設課程,小紅書、抖音上的情感小V也層出不窮。小V們不再專注于撈女釣金龜婿這種高端市場——畢竟多數人沒接觸過億萬富豪,缺乏說服力。但隨著階級躍遷的流動性降低,一大批條件普通的人仍然希望獲取更好的情感資源。于是,情感課程從高端市場迅速下沉至普通人群,各種關于"初期上頭"、"情感挽留"、"讓男人更愛你或為你付出"的課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個賽道已經火爆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前不久,我在小紅書上看到一則帖子:一位女生發現男友跟其他女孩聊天,便將聊天記錄公開求助。我查看那些對話,立刻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技巧痕跡。
舉個例子,綠茶女生為了跟男生沒話找話,聲稱自己研讀了他最新一條朋友圈并做了筆記,她撒著嬌說,希望男生多分享,感覺很有價值,為她"打開更大的世界"——以后要當面向他請教。
多好的聊天啊,既稱贊了男人的品位,又展示了自己上進的狀態,還在互動中增進了彼此的鏈接,關鍵是,跟我此前看過的大V在短視頻里講的撩撥技巧一模一樣。
我忽然意識到,當今社會年輕人的愛情的問題不僅僅是不相信愛情,本質上,其實是不相信自己能獲得好的愛情。優質男女始終是這個市場上最為稀缺的資源,所以,一部分年輕人躺平的同時,另一部分始終不甘落后、積極行動,他們以優質男女作為獵物,不惜投入時間和金錢去培訓、學習、實踐,最終導致情感市場的無限內卷。
我承認,好的東西就是要爭搶的,上點技巧無可厚非。但正如孩子們從小就被要求學習各種應試技巧,會背離了教育的本質一樣,情感市場的"卷"也讓人們偏離了感情的真諦,把本應自然發生的情感連接,變成了一場處心積慮的資源爭奪戰。
這樣的感情,真的有意思嗎?
沒有實力的人才會去玩這些話術、情緒操控、情感博弈。就算你靠著這些情感大V手把手教你的微信、朋友圈短期內獲得了某些人的青睞,那個不是你的個性,總有一天也會從你身邊溜走。要知道,結婚也可以離婚,法院始終也只保護雙方原始財產。
何況,不真誠很容易被識破。
茉莉群里一位心理咨詢師朋友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在北上廣工作的金融行業男士,與一位女生相識后心生好感,便帶她出國旅行,精心安排了許多浪漫而有儀式感的活動。
旅行第五天左右,女生將他帶到某奢侈品店,指向一個包包。在當時的情境下,男士難以拒絕,便為她購買。然而回到酒店后,他越想越感到不適,有種被刻意安排的感覺。回憶與女生相處的點滴,他想起女生曾經提到過情感博主"曲曲"。出于這種懷疑,他尋求了專業咨詢,并表示如果確認女生接受過"撈女"培訓,他將終止這段關系。
此后的旅行日程,原本的浪漫氣氛蕩然無存。
有博主說,打直牌是很低端的,真誠是最不值錢的東西。感情中你必須要與人博弈,如果你不爭搶,你的價值就處于地位。
可你有沒有想過,一段需要你時刻計算、不斷博弈的關系,本質上就不是適合你的。(短擇除外)一個好的伴侶,一定是讓你感到舒適的,唯有真實的自我,才能吸引到同樣真實的靈魂。
人生苦短,我們真的要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那些需要我們不斷偽裝才能維持的關系上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