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神醫華佗,東漢末年的名老中醫。他醫術高明,而且全面,只要是治病的手段,不管是藥、針、灸、外科手術,都會使用。
華佗因為醫術高超,尤其能治大病,起死回生,所以非常出名,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名醫,給自己的兩位徒弟留下的兩個方子,并不是治病的方子,而是養生的方子。華佗傳給兩個徒弟的方子是什么呢?一個是傳給樊阿的漆葉青黏散,一個則是傳給吳普的五禽戲。華佗傳給吳普的五禽戲,卻是實實在在地一直流傳至今。
五禽戲,是華佗觀察大自然的動物形象,根據人的身體功能,兩者思考結合之后,發明的一套模仿動物的肢體語言,運動形式,來鍛煉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的一套功法。
在《后漢書·方術列傳·華佗傳》記載:「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五禽戲可以治病,還可以讓人腿腳輕松靈活。身體不舒服了,練一套,就能身體輕便。華佗的徒弟吳普練了之后,90多歲了,還耳聰目明,牙齒堅固不掉。
五禽戲,分別是虎、鹿、熊、猿、鳥。
虎戲:外在形體鍛煉的部位,是我們的筋、肌、骨組織的強韌度。對神經衰弱、頸肩背痛、坐骨神經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鹿戲:主要鍛煉我們的筋膜的延展性,還能減少腰部脂肪,達到瘦腰的效果。
熊戲:主要是調理脾胃,脾主肌肉,所以也可以充實四肢肌肉。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其他脾胃不適的癥狀,可以通過熊戲改善。
猿戲:可以養心醒神,平時運動少的人,通過猿戲增強肢體的靈活性,健體輕身,鍛煉平衡能力。
前面幾個形體,鍛煉了我們的筋肌骨骼,也給我們的器臟做了按摩,身體的氣血循環已經充盈。(供稿/亳州市文化館)
[責任編輯:梁紀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