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立夏將至,記得“吃3樣、做2事”,老傳統別丟,安康入夏身體棒!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萬物進入生長旺季。此時氣溫漸升、雷雨增多,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需順應時節調整飲食起居。老傳統講究“吃3樣、做2事”,既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也藏著夏日養生的智慧。今日分享3道立夏必吃美食與2件傳統習俗,助你安康入夏。
一、吃3樣:食補養心,順時而食
1. 立夏飯——五色補益,健脾祛濕
立夏飯又稱“五色飯”,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子與大米同煮,象征“五谷豐登”。豆類富含蛋白質與膳食纖維,搭配應季蔬菜如蠶豆、豌豆,健脾祛濕、補中益氣。
做法:
材料:大米200克、蠶豆50克、胡蘿卜30克、玉米粒30克、臘肉50克、豌豆20克、生抽1勺、鹽少許。
步驟:
豆類提前浸泡2小時,臘肉切丁,胡蘿卜切粒。
熱鍋少油,下臘肉煸炒出油,加胡蘿卜、玉米、豌豆翻炒2分鐘。
大米洗凈入電飯煲,加炒好的配菜、豆類,加1.2倍水,淋生抽、鹽拌勻。
按下煮飯鍵,跳閘后燜10分鐘,翻拌均勻即可。
貼士:可用紫薯、南瓜泥代替部分大米,增色添營養。
2. 荷葉蓮子粥——清心除煩,安神助眠
夏日心火易旺,荷葉蓮子粥是清心佳品。荷葉清熱解暑,蓮子養心安神,粳米健脾,三者搭配可緩解煩躁失眠、口舌生瘡。
做法:
材料:干荷葉1張(或鮮荷葉半張)、蓮子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步驟:
荷葉洗凈撕塊,入鍋加500ml水煮15分鐘,濾出荷葉水。
蓮子去芯,與粳米同入荷葉水中,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熬至黏稠。
加冰糖調味,撒干桂花增香。
貼士:脾胃虛寒者可將荷葉減量,或加2片生姜同煮。
3. 蒜香莧菜——補血明目,輕身耐老
民間有“立夏吃莧菜,賽過吃雞蛋”之說。莧菜富含鐵、鈣、維生素K,補血強骨;蒜香殺菌開胃,助消化。
做法:
材料:紅莧菜500克、大蒜5瓣、鹽、食用油適量。
步驟:
莧菜摘去老根,洗凈瀝干;大蒜拍碎切末。
熱鍋涼油,下蒜末爆香至金黃,入莧菜大火翻炒至軟。
加少許鹽調味,沿鍋邊淋一勺清水,蓋蓋燜1分鐘即可。
貼士:莧菜易熟,勿久炒以免營養流失;出鍋前可撒一把松子仁增香。
二、做2事:順應節氣,安康度夏
1. 稱人祈?!Q出福氣與安康
立夏“稱人”習俗源于三國,傳說劉備之子阿斗被孫夫人接至東吳,立夏時稱重以盼其安康。此后民間效仿,以秤稱人體重,寓意“稱出福氣”,祈求夏日無病災。
做法:
備一桿大秤,懸于房梁,下方掛竹籃或椅子。
孩童坐籃中,大人念吉祥話:“稱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
老人稱重時則道:“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寓意:通過稱重關注體重變化,提醒夏日飲食有節,避免苦夏消瘦。
2. 斗蛋游戲——以蛋補夏,童趣養生
立夏蛋是立夏標志性食物,民間認為蛋形如心,吃蛋能“補心”。孩子們將煮蛋裝入彩線網兜,掛于胸前,玩“斗蛋”游戲: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破者認輸,未破者稱“蛋王”。
立夏蛋做法:
材料:雞蛋10個、紅茶10克、八角2顆、桂皮1段、鹽適量。
步驟:
雞蛋洗凈,冷水下鍋煮8分鐘,撈出過涼水,輕敲蛋殼至裂紋。
另起鍋加清水1000ml,放紅茶、香料、鹽,煮沸后轉小火煮20分鐘。
放入雞蛋浸泡2小時以上,入味后撈出晾干。
貼士:可用核桃殼、蔬菜汁代替茶葉,煮出彩色花紋蛋。
三、立夏養生要點
忌貪涼:少食冷飲,避免寒氣傷脾,可飲姜棗茶溫中。
重午休:立夏后晝長夜短,午睡30分鐘養心神。
調情志:夏屬火,易心煩,可練書法、聽古琴靜心。
立夏是自然贈予的轉折點,一碗五色飯、一盞荷葉粥、一盤紅莧菜,承載著對健康的期許;稱人、斗蛋的童趣,則讓傳統在煙火氣中延續。愿君順時而食,心安體健,輕快步入夏日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